皇太极亲率十五万大军寇边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中枢。北京城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紫禁城内,崇祯皇帝在接到蓟镇雪花般飞来的告急文书后,惊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色煞白。去罗刚刚经历流民冲击,国库空虚,京营糜烂,拿什么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后金大军?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崇祯气得将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蓟镇每年耗费朕多少粮饷,竟连几日都守不住吗?!\"
\"陛下息怒!\"周延儒等内阁大臣跪倒在地,冷汗直流。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崇祯咆哮道,\"虏骑旦夕可至京师,你们告诉朕,该怎么办?!\"
兵部尚书张缙彦颤声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急调各地兵马入卫京师!宣大总督卢象升、陕西孙传庭、湖广左良玉……还有……还有北直隶首席执政官陈远!令其等火速率精锐前来勤王!\"
\"陈远……\"崇祯念叨着这个名字,眼神复杂。他立刻想起了陈远离京前的承诺,以及那份赋予其巨大权力的圣旨。\"对!陈远!他手握重兵,就在北直隶!快!八百里加急,令陈远即刻率大名新军入卫京师!\"
然而,当崇祯和满朝文武眼巴巴地盼着陈远这支离得最近、也最能打的\"救火队\"时,陈远通过八百里加急呈递的奏报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奏报中,陈远详细禀明了敌情,也汇报了自己命令北地三省戒备、并随时准备出击的态度,但最关键的是——他并未立刻发兵,而是强调需要\"查明虏酋真实意图\",\"避免中其调虎离山之计\",并表示\"大名府乃北地根本,不容有失\"。
这封奏报一经在朝堂上宣读,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狂妄!跋扈!\"周延儒第一个跳出来,声色俱厉地指责,\"陛下明旨让其入卫,他竟然敢按兵不动!还说什么'查明意图'、'根本重地'?分明是拥兵自重,坐视君父危难!其心可诛!\"
\"臣附议!\"吏部尚书郑三俊立刻跟上,\"陈远此举,与叛逆何异?陛下,当立刻下旨夺其职爵,锁拿进京问罪!\"
\"陛下!陈远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去罗他要求专断之权,便是为了今日!他这是要借虏骑之手,逼迫朝廷啊!\"都察院的御史们也纷纷出列,言辞激烈,仿佛陈远已经是十恶不赦的叛臣。
一时间,朝堂之上要求严惩陈远的声浪甚嚣尘上。似乎只要解决了陈远,眼前的危局就能迎刃而解。
勋贵集团中,成国公朱纯臣等人虽然因为利益关系想为陈远说话,但在如此汹涌的舆论下,也不敢轻易开口。
崇祯的脸色阴沉得可怕。陈远的反应,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也深深刺痛了他那颗多疑的心。难道……周延儒他们说的是对的?陈远真的有了不臣之心?
就在朝堂乱成一锅粥,崇祯也即将被愤怒和猜忌吞噬之时,一直沉默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轻轻咳嗽了一声。
\"皇爷,诸位大人,\"王承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的议论,\"奴婢以为,此刻并非追究陈远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守住京师,击退虏骑。\"
他看向周延儒等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锐利:\"周阁老指责陈远拥兵自重,坐视不理。那么敢问阁老,若此刻下旨夺职问罪,陈远是否会奉诏?若其不奉诏,甚至……铤而走险,又当如何?届时,我大明是要同时面对关外虏骑和境内'叛军'吗?\"
王承恩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狂热的大臣们头上。是啊,现在去逼反陈远,不是自寻死路吗?
王承恩继续对崇祯说道:\"皇爷,陈远在奏报中言之有理。皇太极狡诈多端,此番大举进犯,未必没有后手。陈远坐镇大名府,既是稳固后方,也未尝不是一种牵制。或许……他正在等待最佳战机。当此危难之际,朝廷更应示以信任,督促其尽快出兵,而非自毁长城啊!\"
这番话,既有对现实利害的冷静分析,也包含了王承恩对陈远的一丝维护和期望。
崇祯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王承恩说得有道理。此刻与陈远撕破脸,风险太大了。
\"传朕旨意……\"崇祯最终艰难地开口,语气中带着无奈和一丝警告,\"催促北直隶首席执政官陈远,尽快查明敌情,把握战机,火速派兵入卫京师!告诉他,朕……和满城百姓,都在等着他的捷报!\"
这道旨意,没有问责,只有催促,其中蕴含的压力却如山般沉重。
就在北京城为陈远\"按兵不动\"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大名府这边,\"听风司\"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取的关键情报,终于被沈炼亲自送到了陈远面前。
\"大人!查清楚了!\"沈炼眼中布满血丝,但神情振奋,\"皇太极此次确实是倾巢而出,但其主力围攻蓟镇是假,真正目的是吸引我军主力驰援,然后在野外利用其骑兵优势与我决战!而且,我们发现了一条隐秘的粮道,从蒙古草原绕道,为其大军提供补给!\"
\"果然如此!\"陈远猛地一拍桌子,\"好一个声东击西!若非我们沉住气,此刻恐怕已经一头扎进他的陷阱里了!\"
他盯着地图上那条标出的隐秘粮道,眼中寒光闪烁:\"皇太极,你想玩大的,我就陪你玩一把更大的!\"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作战计划,在陈远脑海中迅速成型。
\"李定国!\"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两万骑兵、一万步兵,携带全部火炮,大张旗鼓,做出驰援北京的姿态!但要记住,行军速度要慢,一路上多设疑兵,务必让皇太极的探子相信,我大名府主力正在赶往京师!\"
\"遵命!\"李定国虽然不明白陈远的全部意图,但毫不犹豫地领命。
\"沈炼!\"
\"卑职在!\"
\"动用'雷火司'全部精锐,再从我军中挑选敢死之士,组成一支特遣队!你们的任务,不是去救北京,而是给我沿着这条粮道,深入敌后!找到他们的主要囤粮点,然后……\"陈远做了一个狠狠斩下的手势,\"给我烧了它!\"
\"明白!断其粮道,虏骑自乱!\"沈炼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
\"其余各部,随我坐镇大名府,随时准备出击!\"陈远目光扫过众人,\"这一次,我们要的不是击退皇太极,而是要让他……伤筋动骨,十年不敢南顾!\"
一场围绕着后勤补给线的生死较量,即将在世人看不见的阴影处,悄然展开。陈远这步险棋,究竟能否扭转乾坤?而被蒙在鼓里的北京城,又能支撑多久?
危机与机遇并存,陈远正将他和他一手缔造的势力,推向命运的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