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上不到七点,阿澈就醒了。想起老周说换厂房的事,他没去厂里,先骑着电动车在城东转。之前的厂房是居民区里的小院子,也就五十来平,现在两台烤箱、一台大搅拌机占了大半,仓库堆原料和成品都得挤着放,确实得换个大点的地方。
转了俩小时,路过之前买设备的厨具市场附近,看见个挂着“厂房出租”牌子的院子。阿澈赶紧停下来,院子门口有个老大爷在晒太阳,他走过去问:“大爷,这院子是要出租不?多大面积啊?”
老大爷抬头看他:“是啊,里头一百二十平,带个小仓库,还有间办公室。你干啥用啊?”
“做食品加工,烤脆片的,没噪音也没污染。”阿澈跟着老大爷进院子,里头挺干净,生产间比现在的大一半,仓库也能放下不少东西,“大爷,这租金咋算啊?”
“一个月三千五,押三付一。”老大爷说,“你要是诚心租,我能给你免半个月的装修时间,里头水电都通,你直接就能用。”
阿澈心里算着,现在的厂房一个月两千,贵了一千五,但面积大了不少,还带办公室,以后谈合作也方便。“大爷,我回去跟合伙人商量下,明天给你准信行不?”
“行,你尽快,最近问的人不少。”老大爷留了电话,阿澈也存了,骑着电动车往厂里去。
到了厂里,张强正在拌原料,新搅拌机嗡嗡转着,王敏在旁边看烤箱温度。阿澈把找厂房的事跟大家说,还把院子的照片拿出来给他们看。
“这地方不错啊,比现在宽敞多了,以后再添设备也有地方。”张强停下手里的活,凑过来看照片,“就是租金贵了点,咱们现在一个月能剩多少,再加一千五扛得住不?”
“上个月卖了快三千盒,一盒赚五块,就是一万五,除去租金、原料、人工,能剩个七八千,加一千五没问题。”阿澈说,“主要是现在的地方太挤了,昨天刘伟来的时候,我都怕他觉得咱们规模太小,不跟咱们合作了。”
林晓正在打包,也插话说:“我觉得行,新地方带办公室,以后客户来不用在生产间待着,也显得咱们正规。”
“那我明天就跟老大爷定下来,先交押金,咱们月底搬过去。”阿澈拍板,“这个月还有十几天,咱们先把订单赶完,搬家的时候得停个两三天,得提前跟客户说一声。”
大家都同意,接着忙活手里的活。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李说网店今天又接了两百多单,大部分是红枣味的,还有不少客户问有没有其他口味,比如芝麻味、核桃味的。
“要不咱们试试做新口味?”王敏说,“之前有客户反馈,想给孩子买带芝麻的,说有营养。”
阿澈想了想,现在红枣味卖得好,要是加新口味,能吸引更多客户。“行,下午咱们去买芝麻和核桃,明天试试做样品,好吃就批量生产。”
下午,阿澈和林晓去批发市场买芝麻和核桃,芝麻要了十斤,核桃二十斤,还顺便买了些包装袋,印上“芝麻味”和“核桃味”的标签。回到厂里,老周已经把红枣泥拌好了,阿澈让他留一部分,加芝麻进去试试。
老周把芝麻炒熟,磨成粉,倒进红枣泥里,用搅拌机拌均匀,然后分到烤盘里,放进烤箱,温度还是180度,烤四十分钟。等脆片烤好,大家都围过来尝,芝麻味挺香,口感也脆,比红枣味多了点嚼劲。
“好吃!这个芝麻味肯定好卖,尤其是宝妈客户。”林晓拿起一块,递给小李,“你尝尝,是不是比红枣味更有营养?”
小李尝了一口,点点头:“嗯,挺香的,我这就去网店上上架,先做预售,看看销量怎么样。”
第二天,阿澈跟老大爷定了厂房,交了押金,拿到钥匙。然后给张莉和刘伟发消息,说月底要搬新厂房,停三天工,订单会提前赶出来,不会耽误他们的货。张莉和刘伟都回复说没问题,让他们放心搬。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着赶订单,还要抽空收拾东西,把不用的旧模具、破纸箱都扔了,有用的设备、原料整理好,等着搬家。期间,芝麻味的脆片预售卖了一百多单,反响不错,阿澈让老周多烤点,等搬家后就正式上架。
月底最后一天,阿澈找了个搬家公司,三个师傅,一辆货车,早上八点就到了。大家一起把设备、原料往车上搬,烤箱重,四个大男人一起抬,才搬上车。生产间的桌子、椅子,仓库里的货架,都一一搬过去。
搬到新厂房,已经是下午两点,大家累得满头大汗,随便吃了点盒饭,就开始整理。张强和老周负责把烤箱、搅拌机安装好,接水电,王敏和林晓整理原料和成品,小李和刘芳收拾办公室,阿澈则在旁边指挥,哪里放设备,哪里放原料,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忙到晚上七点,总算收拾得差不多了,生产间里设备摆得整整齐齐,仓库里原料堆得有序,办公室也打扫干净,放了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阿澈看着新厂房,心里挺踏实,觉得这才像个正经的厂子。
“明天咱们就正式在这开工,先烤芝麻味的脆片,把预售的订单发出去。”阿澈说,“今天大家都累坏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早点来。”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精神饱满地来上班,新厂房宽敞,干活也利索。老周把芝麻红枣泥倒进搅拌机,很快就拌好了,王敏把原料分到烤盘里,放进两台烤箱,温度调180度,四十分钟后,芝麻味的脆片就烤好了,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
小李把脆片打包好,交给刘刚,让他送到快递点,发往全国各地。网店上,芝麻味的脆片销量越来越多,还有客户问什么时候出核桃味的,阿澈让老周下午试试做核桃味的样品。
下午,老周把核桃砸开,取了核桃仁,磨成粉,加到红枣泥里,拌均匀后放进烤箱烤。等脆片烤好,大家尝了尝,核桃味很浓,口感也不错,就是核桃仁成本有点高,一盒得贵一块钱。
“贵一块钱没事,客户要是喜欢,肯定愿意买。”阿澈说,“咱们先做少量的,上架试试,要是销量好,再批量生产。”
小李把核桃味的脆片上架,标了比红枣味贵一块钱的价格,没一会儿就卖了几十单。大家都挺高兴,觉得新口味能打开更多市场。
搬完家的第五天,张莉来厂里拉货,这次要两百盒,其中一百盒是芝麻味的。她看到新厂房,惊讶地说:“你们这新地方不错啊,比之前大多了,看着也正规多了。”
“是啊,之前地方太小,实在不够用,现在换了大的,以后也能多做点货。”阿澈领着张莉去仓库,把货交给她,“芝麻味的是新做的,你回去可以尝尝,反馈好的话下次多给你留点。”
“行,我回去试试,要是卖得好,下次就多要芝麻味的。”张莉笑着说,让司机把货装上车,跟阿澈道别后走了。
下午,刘伟也来了,这次要一千五百盒,是之前说好的,其中五百盒是芝麻味的。他参观了新厂房,点点头说:“你们这规模扩大了,看来是越做越好了,以后咱们合作的机会更多了。”
“还得靠你们支持,要是试卖的好,以后订单多了,咱们还得再添设备。”阿澈说,“一千五百盒都准备好了,在仓库里,我让张强帮你搬上车。”
刘伟让同事跟张强一起搬货,自己在办公室跟阿澈聊了会儿,说总部对脆片的反馈很好,很多分店都要加货,下个月可能要两千盒。阿澈赶紧答应,说肯定能按时交货。
送走刘伟,阿澈跟大家说:“下个月要两千盒,咱们得再加把劲,现在两台烤箱一起烤,一天能烤八炉,一炉能出二十盒,一天就是一百六十盒,一个月就是四千八百盒,足够应对订单了。”
“要是以后订单再涨,咱们还得再添一台烤箱。”张强说,“现在的搅拌机也够用,要是原料多了,再换个更大的。”
“嗯,以后慢慢来,咱们一步一步扩大规模。”阿澈说,“今天大家都挺累,早点下班,明天继续干。”
晚上,阿澈回到家,算了算这个月的销量,网店卖了三千五百盒,社区团购两百盒,连锁超市一千五百盒,外地订单五百盒,一共五千七百盒,比上个月多了快两千盒,赚了不少钱。他想着,等下个月订单稳定了,就再添一台烤箱,再招两个工人,这样就能更快地赶订单,把生意做得更大。
躺在床上,阿澈想起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他和张强两个人,在小院子里烤脆片,每天累得腰酸背痛,还担心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