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五十,阿澈醒了,摸手机发消息:“四点十分到新厂房,先烤四千盒脆片,十点前装完货。另外老周带点辣椒面,今天试做麻辣口味。”发完穿衣服,老婆迷迷糊糊问:“今天又要赶货?”“嗯,八千盒的最后四千,完了试新口味。”阿澈说完,揣上老婆煮的鸡蛋就出门。
四点零八分,阿澈到新厂房,大赵已经在开烤炉了。“阿澈哥,五个炉子都通电了,旧炉子170度,新的160度,慢慢升温。”大赵指着温控表说。阿澈点点头,刚把鸡蛋放在桌上,老周、小吴、小李、陈阳也到了,老周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三种辣椒面。
“这是我昨天挑的,一种香的,一种辣的,还有种又香又辣的,等下试试哪种合适。”老周把辣椒面放在案板上。阿澈说:“先烤完四千盒,下午再试新口味,别耽误送货。大家分工,老周、小吴揉面团,大赵看烤炉,小李、陈阳准备打包,开始吧。”
几个人立马动起来。老周和小吴把面粉倒在案板上,按老配方加水、加盐,揉得又快又匀。大赵盯着五个烤炉的温度,时不时调一下旋钮:“旧炉子快到180度了,新的还差十度。”小李和陈阳把打包盒摆好,标签也分好类,就等脆片出炉。
四点四十分,五个烤炉温度都到了180度。“第一批烤两百盒,五个炉子全用上。”阿澈说。陈阳赶紧把老周和小吴揉好的面团分成四十份一组,往烤盘里摆。“新炉子能多摆两盒,我每个新炉子摆四十二盒,旧的摆四十盒,刚好两百盒。”陈阳说。阿澈看了眼,点点头:“行,注意别摆太挤。”
五点整,第一批面团入炉。阿澈看了眼时间:“旧炉子二十分钟,新的十八分钟,到点就取,别烤糊了。”大赵拿出手机设了闹钟,蹲在烤炉前盯着。老周和小吴继续揉第二批面团,案板宽,俩人动作舒展,比以前快了不少。
五点十八分,闹钟响了,是新炉子的时间。大赵赶紧戴手套,打开两个新烤炉的门,一股香味飘出来。“新炉子烤的颜色真好看,金黄金黄的。”陈阳凑过来说。大赵把烤盘拿出来,小李和陈阳立刻开始打包,动作麻利。
五点二十分,旧炉子的闹钟也响了,三个旧炉子的脆片也出炉了,颜色比新炉子的稍浅点,但口感一样脆。“都装盒,别混了,等下一起清点。”阿澈说。大家加快速度,十分钟就把两百盒脆片打包好,小李记在本子上:“第一批,两百盒,完成。”
接下来几批都很顺利,五个烤炉轮着转,面团揉好就上炉,烤好就打包,流水线一样。七点半,已经烤到一千两百盒了。大赵伸了个懒腰:“新厂房干活就是痛快,不用等烤炉,揉好就能上。”老周擦了擦汗:“可不是,以前三个炉子,揉好的面团得堆着,现在根本不用等。”
八点十五分,张经理来了,手里拿着个文件袋。“阿澈,客户那边又加了两千盒,说后天一起送,总共一万盒。”张经理把文件袋递给阿澈,“这是补充合同,你签个字。”阿澈接过笔,赶紧签上名:“一万盒?那今天得烤五千盒,明天再烤五千盒,能赶得上吗?”
张经理说:“客户急着用,能赶就赶,实在不行,明天下午送也行。”阿澈算了算:“五个炉子一次两百盒,一小时烤两批,就是四百盒,一上午能烤两千四,下午再烤两千六,今天能凑五千,明天上午烤五千,后天一早送,没问题。”“那就好,我先回公司,有情况给我打电话。”张经理说完,就开车走了。
阿澈跟大家说:“客户加了两千盒,总共一万盒,今天烤五千,明天烤五千。大家加把劲,中午少歇会儿,争取下午四点前烤完。”“好嘞!”大家都没意见,反而更有干劲了,订单多了,大家心里也踏实。
九点半,备货到了两千盒。小李说:“阿澈哥,刘师傅刚才打电话,说他十点半到,比原定时间早半小时。”阿澈说:“没事,等他来了,先装已经烤好的,我们接着烤。”大赵说:“我等下把烤好的搬到门口,省得装货的时候耽误时间。”
十点半,刘师傅的货车到了,大赵和陈阳已经把两千盒脆片搬到门口了。“阿澈,今天货不少啊。”刘师傅跳下车,开始搬货。“总共一万盒,今天装五千,明天再装五千。”阿澈帮着递盒子,“您先装着,我们接着烤,等下烤好一批装一批。”
刘师傅点点头,开始往车上搬。小李和小吴继续打包,老周和阿澈一起揉面团,速度又快了点。十一点半,又烤好八百盒,大赵赶紧搬过去,刘师傅接着装。“照这速度,下午两点就能装完五千盒。”刘师傅说。
中午十二点,备货到了四千盒,大家歇下来吃午饭。小李订的是包子和粥,大家坐在门口吃。阿澈说:“下午一点开工,先烤完剩下的一千盒,装完车,然后试做麻辣口味的。老周,你等下琢磨下辣椒面的量,别太辣,也别不香。”老周点点头:“我已经想好了,三种各放一点,先少做点试试。”
下午一点,大家准时开工。一点半,最后一千盒脆片烤好,打包完,刚好五千盒。刘师傅把货装完,说:“我先把这五千盒送过去,明天上午十点再来装剩下的五千。”阿澈说:“行,您路上慢点,别磕着。”刘师傅点点头,开车走了。
送走刘师傅,大家开始准备试做麻辣口味。老周把三种辣椒面混在一起,加了点芝麻,搅拌均匀。“按五十盒的量来,面粉和水还是老配方,就是加这个辣椒面。”老周说。阿澈点点头:“先做五十盒,烤两批,一批二十五盒,试试口感。”
小吴把面粉倒在案板上,老周把混合好的辣椒面加进去,一起揉匀。“辣椒面有点呛,大家忍忍。”老周说。大赵赶紧打开窗户,通风透气。揉好的面团变成了淡红色,看着就有食欲。
三点十五分,第一批麻辣脆片上炉了,用两个新烤炉,每个烤二十五盒。阿澈设了闹钟,十八分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别太辣了,客户要是接受不了就麻烦了。”小吴有点担心。老周说:“我放的量不多,应该刚好,先试试再说。”
三点三十三分,闹钟响了,麻辣脆片出炉了,颜色比原味的深点,带着辣椒的香味。阿澈拿了一片,吹了吹,放进嘴里,又香又脆,辣度刚好,不呛人。“好吃!比我想象的好。”阿澈说,递给大家每人一片。
大赵嚼了嚼:“确实不错,辣得够味,还香。”小李说:“我觉得再加点孜然会不会更好?”老周说:“下次试试,这次先按这个配方,给客户送样品。”阿澈说:“那就再做五十盒,明天一起送给客户,让他们尝尝。”
接下来,大家又做了五十盒麻辣脆片,烤好打包,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四点半,所有活都干完了,厂房也收拾干净了。阿澈说:“今天大家都累坏了,明天还是四点十分到,烤五千盒,争取上午十点前装完货。老周,你把麻辣脆片的配方记下来,以后批量做。”老周赶紧掏出本子,把辣椒面的比例记好。
大家各自回家,阿澈锁好门,骑上电动车,心里美滋滋的。刚走没多远,手机响了,是张经理打来的。“阿澈,客户又打电话了,说一万盒不够,再加五千,总共一万五千盒,后天一起送。”张经理的声音很激动,“他们说我们的脆片卖得好,要多备点货。”
阿澈愣了下,随即笑了:“一万五千盒?那今天烤的五千,明天得烤一万,能赶得上吗?”张经理说:“客户说可以晚一天送,大后天送也行。”阿澈说:“不用,明天烤一万,后天上午送,没问题。我现在跟大家说,让他们明天早点来。”
挂了电话,阿澈赶紧在群里发消息:“紧急通知,客户再加五千盒,总共一万五千盒,明天烤一万盒。大家明天三点五十分到厂,早点开工,辛苦大家了。”刚发完,大家就都回复了“收到”,没有一个人抱怨。
回到家,老婆已经做好了饭,看到阿澈回来,笑着问:“今天这么高兴?是不是订单又多了?”阿澈点点头,坐下拿起筷子:“何止多了,客户加了七千盒,总共一万五千盒。新厂房就是管用,五个炉子一起转,不然根本赶不上。”
老婆给阿澈夹了块肉:“慢点吃,别噎着。订单多了是好事,但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阿澈说:“知道了,等这批订单完了,我给大家放半天假,好好歇歇。”吃完饭,阿澈洗漱完,躺在沙发上,拿出手机看新厂房的照片,五个烤炉并排着,货架上摆满了材料,心里满是成就感。
第二天凌晨三点四十分,阿澈就到新厂房了,没想到大赵和老周已经到了,正在预热烤炉。“你们怎么来这么早?”阿澈问。大赵说:“怕烤不完一万盒,早点来多烤几批。”老周说:“我把辣椒面也带来了,等下要是有空,再试做一批麻辣的。”
三点五十分,小吴、小李、陈阳也到了。阿澈说:“今天烤一万盒,五个炉子全力转,老周和小吴揉面团,大赵看烤炉,小李和陈阳打包,我帮忙搬货、递东西,开始吧。”
大家立马忙活起来,揉面、上炉、烤脆片、打包,一气呵成。因为来得早,四点半就开始烤第一批了,比昨天早了半小时。第一批两百盒,五点十分就烤好了,打包完,小李记上:“第一批,两百盒。”
接下来几批都很快,一小时能烤两批四百盒,比昨天还快。七点半,已经烤到一千六百盒了。大赵说:“照这速度,中午十二点就能烤到六千盒,下午四点前肯定能烤完一万。”阿澈点点头:“大家别着急,慢慢干,别出错。”
九点十五分,张经理来了,还带了个客户代表。“阿澈,这位是王总,客户那边的负责人,过来看看生产情况。”张经理介绍说。王总笑着跟阿澈握手:“早就听说你们的脆片做得好,今天特意来看看,新厂房真不错。”
阿澈赶紧递水:“王总您坐,我们正在烤,您尝尝刚烤好的原味,还有试做的麻辣味。”陈阳赶紧拿了两盒脆片,递给王总。王总打开原味的,尝了一片:“不错,跟之前的一样脆。”又打开麻辣的,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个好!比原味的更有味道,我们就要这个麻辣味,下次订单加一万盒麻辣的。”
阿澈心里一喜:“真的?那我们尽快批量生产,下次送货一起送。”王总说:“行,我跟张经理说好了,补充合同下午给你。你们好好干,以后我们就是长期合作。”说完,跟张经理一起走了。
送走王总和张经理,大家更兴奋了,不仅加了订单,还敲定了新口味。老周说:“我就说麻辣的能行,这下好了,又多了个口味。”小吴说:“以后我们就能做两种口味了,订单肯定更多。”
中午十二点,备货到了六千盒,大家歇下来吃午饭。小李订了盒饭,有排骨有青菜,大家吃得很香。阿澈说:“下午再加把劲,烤完剩下的四千盒,明天送完货,给大家放半天假,好好歇歇。”“好!”大家齐声应着。
下午一点开工,面团揉得更快了,烤炉转得更稳了,打包也更熟练了。三点半,备货到了九千盒,还差一千盒。“最后五百盒,烤完就完事了。”阿澈说。老周和小吴加快速度,揉好最后一批面团,上了烤炉。
四点十五分,最后五百盒脆片出炉,打包完,刚好一万盒。小李合上本子:“一万盒,全部完成!”大家都松了口气,坐在地上歇着。大赵说:“可算烤完了,胳膊都酸了。”陈阳说:“不过心里痛快,这么大的订单,我们居然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