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号”撕破星际尘埃,如同一位孤独的朝圣者,驶向宇宙中那片最为诡异的空域。舰内气氛凝重,每个人各司其职,沉默中透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专注。
李静雅指关节微微发白,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船。这里的空间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迹象,常规的物理法则时强时弱,飞船的每一次轻微调整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预见性。导航系统完全依赖陈筱雨从基地远程传输的、根据“芽”的感应和天体计算得出的修正数据,以及飞船自身强大的自适应传感器阵列。
秦雪坐镇战术位,所有防御系统和侦察无人机都已上线,处于最高警戒状态,但武器系统并未预充能——避免任何可能被误解为敌意的能量波动。
艾斯特拉守在“芽”的身边,“芽”怀抱着那枚裂纹的“心光晶石”,闭着眼睛,仿佛在冥想,又像是在用另一种感官感知着外界。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
林洛的投影核心悬浮在主控台旁,光芒稳定,如同定海神针,无声地统御着一切。
“抵达预定坐标区域边缘。”李静雅报告,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空间曲率读数异常,背景辐射频率出现无法解析的偏移。”
舷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原本清晰的星空变得模糊、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半透明的油膜。远处的恒星光芒被拉长,变成一条条诡谲的光带,色彩也变得怪异而不自然。空间本身像是在缓慢地呼吸,荡漾着肉眼可见的涟漪。
这里,就是“帷幕最薄之处”。现实的结构在此地变得脆弱而暧昧。
“释放‘静默之眼’探测器集群。”林洛下令。
数个体积微小、涂有最强吸波材料、几乎不散发任何能量信号的探测器被悄然释放出去,如同几粒尘埃,飘向那片扭曲区域的更深处。它们传回的数据经过层层过滤和降噪,才敢在主屏幕上显示出来。
数据显示,前方的空间结构密度正在急剧下降,仿佛一个不断膨胀的泡沫之壁,薄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某种难以形容的、源自更深层维度的“压力差”正在形成。
“能量水平持续上升,但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形式……更像是一种……信息湍流?”陈筱雨的声音从超光速通讯链路中传来,带着强烈的干扰杂音,分析也变得困难。
“芽”的身体忽然颤抖了一下,睁开了眼睛,小手指着前方那片最扭曲的空域,声音带着一丝恐惧:“……很多……声音……挤在一起……要……出来了……”
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
整个“帷幕号”猛地一震!并非遭到攻击,而是仿佛被卷入了一个无形的宇宙漩涡!
舷窗外的景象彻底变了!
所有的星光、所有的色彩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动态变幻的、介于灰色与银色之间的混沌背景。在这片混沌中,开始浮现出无数支离破碎、光怪陆离的幻象:
· 巨大到超越理解范围的、非几何结构的冰冷建筑残骸;
· 无法判断是生物还是机械的、扭曲蠕动的巨大触须或肢体片段;
· 一闪而过的、充满了极致痛苦或疯狂喜悦的陌生面孔;
· 完全违背物理定律的能量流动方式;
· 甚至还有……地球上的景象?古老的战场、现代化的城市、荒芜的末世废墟……这些熟悉的场景如同破碎的镜子般闪过,却又透着一种诡异的陌生感和扭曲感!
这些幻象并非清晰的影像,更像是高速流动的、掺杂了无数记忆和信息的湍流,强行涌入所有人的感知!
“稳住!是信息风暴!保护主要传感器!过滤次级信息流!”林洛立刻下令。
“屏障生效中!但信息流强度太高,有少量穿透!”陈筱雨的声音断断续续。
舰内几名队员发出了痛苦的闷哼,捂住了脑袋,显然受到了一些精神冲击。
艾斯特拉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那些破碎的画面和噪音仿佛要钻入她的脑海!
就在这时,她手中的皮质日志和“芽”怀中的“心光晶石”同时发出了强烈的光芒!光芒形成一道柔和的光晕,将她、“芽”以及林洛的投影核心笼罩其中,有效隔绝了大部分混乱信息的直接冲击。
“是遗物在保护我们!”艾斯特拉惊魂未定。
然而,这种保护似乎也产生了另一种效果——它们像黑暗中的灯塔,在这片信息湍流中变得格外显眼。
突然,所有的幻象如同退潮般骤然消失。
那片银灰色的混沌背景稳定了下来。
然后,在“帷幕号”的正前方,那“薄膜”一般的空间结构之后,一个巨大的、模糊的、无法用任何生物形态去描述的“阴影”,缓缓地、无声无息地“贴”了上来。
它没有具体的五官或形体,更像是一个纯粹由“观察”这一概念凝聚而成的、冰冷到极致的“焦点”。
一种无法形容的、源自生命最本能的、最原始的恐惧,瞬间攫住了舰内每一个人!
那不是敌意,不是杀气,而是一种……超越了一切情感和概念的、纯粹的“注视”。
仿佛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偶然注意到了玻璃箱内的一只蚂蚁。
秦雪的手僵在了武器控制台上,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李静雅感觉自己的血液几乎要冻结。连林洛的投影核心,其光芒都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
艾斯特拉感到自己几乎无法呼吸,她死死盯着那个巨大的“阴影”,一个词如同冰锥般刺入她的脑海:
“……观察者……”
卡米拉博士呓语中的“观察者”!
它就是“看守者”?还是……别的什么?
那巨大的“阴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仿佛调整了一下“焦距”。
然后,一道无法理解其载体和形式的“信息”,并非声音,也非电磁波,更像是一种直接烙印在意识层面的“询问”,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深处:
【——标识符?——】
它是在询问他们的身份?来历?还是……他们身上那正在发光的、属于“守望者”的遗物?
如何回应?
任何的回应,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帷幕号”如同被钉死在这片时空的标本,动弹不得,承受着那超越理解的冰冷注视。
薄暮边界,他们看到了真实的阴影。 而阴影,也看到了他们。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