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过后,清辉满地。
穗安起身,衣袂在夜风中微扬:“走,我们去看看这真实的人间。”
杨戬默然颔首:“好。”
哮天犬竖起耳朵就要跟上,杨戬却按住他:“三妹初掌华山神职,你去陪着她。”
见哮天犬耷拉着耳朵不情愿,他揉了揉他的头顶,声音放缓,“等我回来。”
安顿好哮天犬,二人便驾云离去,不多时,落在一处荒僻的山野。
此地看似贫瘠,远处却隐约可见一片聚居地,屋舍俨然,不似寻常村落。
“用你的天眼看看。”穗安轻声道。
杨戬依言,额间银纹微闪,天眼洞开。下一刻,他周身一震——只见视野之中,那片聚居地上空灵光隐现,而聚居其中的男男女女,体内竟大多流淌着或浓或淡的非凡血脉!
虽远不及他与三妹的纯粹深厚,却皆是半人半仙之躯,绝非寻常凡人。
他猛然闭合天眼,一把抓住穗安的衣袖,眼中满是惊疑与不可置信:“这是……?”
“这便是被流放的殷商贵族之后,”穗安的声音平静无波,却似惊雷炸响在杨戬耳边,“或者说,是无数触犯天条,与凡人结合的天庭仙神,留在人间的血脉。”
她转眸看向杨戬,目光深邃:“现在,你可明白,为何玉帝对仙凡结合如此忌惮?为何你杨家的悲剧,偏偏如此惨烈?”
杨戬瞳孔骤缩,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所以他是因为无法根除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便拿我家杀鸡儆猴?”
“这些身负神血的后裔,在人间轻易便能积累权势财富,世世代代皆为贵族,长久下去,人间秩序必然失衡。”
穗安的语气依旧冷静,却字字诛心,“你父亲一介凡人,你与杨婵却天赋异禀,若任由你们成长,再联结各方势力,玉帝岂能安心?”
“荒谬!”杨戬勃然怒喝,眼中几乎喷出火来,“那是他身为三界之主却掌控不力,是他无能。
凭什么这些触犯天条者能苟活于世,甚至荫庇子孙,而我杨家就该家破人亡?这不公!”
夜风呼啸,卷起他墨色的衣袍,那压抑的愤恨与不甘,仿佛在此刻喷薄而出。
杨戬定定地看着穗安,眼眶微微发红,胸膛因激烈的情绪而起伏。
穗安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声音缓和下来:“这个悲剧,非你我所愿,亦非三界之福。但好在,并非没有弥补的机会。”
她抬手指向苍穹,“那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你应有所了解。玉帝以严苛天条驾驭他们,看似权势滔天,实则埋下了隐患。此刻或许是他权势的顶峰,却也是衰微的起始。我们,需得徐徐图之。”
然而,这番冷静的分析并未能立刻平息杨戬翻涌的怒火。
一想到父母兄长的惨状,想到三妹孤守华山的凄清,再对比眼前这些罪神后裔,一股难以抑制的暴烈之气直冲顶门。
他猛地一跺脚,身形欲化作一道流光,竟要不管不顾地直冲九天!
“杨戬!”穗安一惊,下意识伸手,攥住了他腰间的丝绦,整个人因他前冲的力道而被带得向前一步,几乎是贴着他的后背将他紧紧抱住。
温软的触感自身后传来,带着清雅的淡香。杨戬前冲之势骤然一滞,下意识地收敛了所有可能伤及身后之人的力道,僵在了原地。
他眼中浮于表面的怒火悄然消失,只余下深不见底的幽潭,心底一个声音在无声地问:【你对杨戬,只有算计与利用之心么?】
感受到身前身躯的僵硬与那瞬间收敛的气息,穗安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些小年轻,昨日在灌江口还那般沉得住气,怎么今日又如此冲动?
她心底掠过一丝歉意,若非自己不愿之前的投资付诸东流,刻意引导他看清这背后的纠葛,或许他此刻仍在灌江口做着逍遥散仙,不必再次直面这血淋淋的残酷。
她放软了声音:“你冷静点。”
杨戬默然,手却覆上了她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微微用力,想要挣脱。
穗安恐他余怒未消,依旧不肯松手。
僵持之下,杨戬终是无奈,修长的手指轻轻扣住了她的手腕,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喑哑:“元君,松开吧。男女授受不亲。”
穗安察觉到他气息已然平复,那股决绝的冲动已然散去,这才顺势松开了手。
“那你如今,是何打算?”她退开半步,看着他挺拔却难掩孤寂的背影问道。
杨戬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冷峻,只是眼底深处多了几分复杂的疲惫与认命,他拱手,语气带着一丝自嘲与郑重:
“但凭元君差遣。我杨家满门性命皆系元君所救,杨戬非忘恩负义之人。”
穗安微微颔首,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眼前这个克制而清醒的杨戬,才更像是她记忆中,那个能在逆境中蛰伏、最终搅动风云的二郎神。
“如此,甚好。”
感觉到杨戬这次是真正归心,穗安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紧绷的氛围也随之缓和。
她语气里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些亲近,浅笑道:“好了,正事既已说定,便暂且放下。走,我们随处走走,这人间,你我所见或许还远远不够。”
杨戬点头,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与她并肩,不再施展遁法,而是如同两个寻常的修道者,脚踏实地,漫步于山河之间。
他们这一路,行得极慢,立于岱山顶,看云海翻涌,群山俯首,行于长江畔,看滔滔江水奔流东去。
穗安也有别样的领悟:泰山,并非最高,为何能尊为五岳之首?非仅因其本身,更因其所处之地利,累积之人望,此即为‘势’。势成,则万山来朝;
水无常形,却无坚不摧。因其善变通,不拘一格。治理之道,或许也需如此,堵不如疏,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计。
他们走到了繁华的城镇。看贩夫走卒为生计奔波,看书生学子为前程苦读,看男女相悦,也看邻里纷争。
“天庭律条是骨架,但这人间真正的血肉,是这些最细微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她轻声说着,目光掠过众生百态,“欲平衡三界,不可不识此间真意。”
途中遇雨,荒郊野岭无处躲避,杨戬会不动声色地略移半步,恰好为她挡住风口,自身法力微涌,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凄风冷雨隔绝在外,衣袂飘飘,却不沾半点湿痕。
露宿山野,篝火燃起,他会默默将烤好的、温度恰好的食物递到她手边,自己则坐在稍外侧的位置。
他甚至会留意到她多看了某处山花的眼神,或在某处清泉边稍作停留的意向,随后行程便会不着痕迹地配合,放缓或是绕行,让她能尽兴。
这般朝夕相处,同行同止,看遍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最初的联盟关系,在青山绿水与细碎日常中,悄然沉淀,滋生出一份难以言喻的默契与亲近。
他们之间的话语或许依旧不多,但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已能明了对方心意。
一日,他们受邀参加了山野间一户朴实人家的婚宴。
红烛高照,喧闹的人声里洋溢着最质朴的喜悦,新人敬酒时,那对视的眼眸中,有着毫不掩饰的倾慕与对未来的憧憬。
归途静谧,月色铺洒在林间小径,只闻得虫鸣窸窣,方才那人间最浓烈的情愫似乎还在空气中微微荡漾。
杨戬沉默地走在她身侧半步之后,目光掠过她被月光勾勒得格外柔和的侧影,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元君执掌三界情欲,见惯悲欢离合,爱恨痴缠。”
他微微停顿,“却不知元君自身的情与欲,又寄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