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宇站在苏明身边,指着鼎身上的兽面纹,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解:“你看这个纹路,叫饕餮纹,是西周时期用来象征威严的,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用……”
那认真的样子,倒真有点小老师的架势。苏明看着他,心里琢磨着,这孩子要是一直保持这份热情,以后说不定真能在文物保护这行做出点成绩。
展览结束后,博物馆给赵德山发了个“文化传承贡献奖”,赵德山特意把奖杯送到了苏明家,说:“这奖杯有您一半的功劳,得放在您这儿。”
苏明赶紧推辞:“这是你的荣誉,我可不能要。”两人推搡了半天,最后赵德山把奖杯放在了超市的柜台上,说让来买东西的街坊都看看,也让大家知道,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从那以后,赵晓宇更痴迷于古董和文物保护了,不仅经常去博物馆当志愿者,还报考了大学的考古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第一时间就跑到苏明家报喜,手里拿着通知书,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苏叔!我考上了!我能去学考古了!以后我就能跟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打交道了!”
苏明看着他,心里比自己孩子考上大学还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有出息!以后到了学校,好好学,多跟老师请教,以后做个对文物保护有用的人。”
王彩儿也笑着说:“以后晓宇就是考古专家了,咱们要是再淘着老物件,还得请你帮忙鉴定呢。”
赵晓宇赶紧说:“苏叔、王阿姨,你们放心,以后不管我在哪儿,只要你们需要,我随叫随到!”
老林头坐在旁边,喝着茶笑着说:“这就是缘分啊,当初谁能想到,一个青铜鼎,能让晓宇找到自己的方向。苏明,你这也算是积了件大好事。”
苏明点点头,心里琢磨着,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他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懂的那点鉴宝知识,能帮到这么多人,还能让一个年轻人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明跟家人说:“以后要是还有人找我鉴宝,只要是真心想了解老物件,想保护文物的,我还帮。咱们虽然是普通人,但也能为文化传承出点力,这也是件挺有意义的事。”
念安笑着说:“爸,您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后我也要向您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
王彩儿靠在苏明身边,笑着说:“我就佩服你这一点,不管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初心,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苏明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幸福。
他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惊喜和挑战,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再加上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好,越过越有意义。
赵晓宇去大学报到那天,苏明特意跟饭馆请了假,陪着赵德山一起去送他。
学校门口挤满了新生和家长,赵晓宇背着书包,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到了学校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想着玩,有不懂的就问老师同学。”赵德山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眼眶都有点红。
苏明拍了拍赵晓宇的肩膀:“要是缺钱缺东西,就给叔打电话,别跟你爸客气。还有,学考古辛苦,别半途而废,记得你当初说的,要保护老祖宗的宝贝。”
赵晓宇用力点头,声音有点哽咽:“苏叔、爸,你们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以后争取成为一名好的考古工作者。”
说完,他背着书包,转身走进了校园,走几步还回头挥挥手,直到身影消失在人群里。
赵德山站在原地,半天没说话,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追求,是好事,咱们该高兴。”
赵德山点点头,擦了擦眼角:“是啊,以前总担心他没出息,现在好了,他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我也放心了。”
从学校回来,苏明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每天早上去饭馆盯菜,上午回超市帮王彩儿理货,下午有空就陪老林头去公园打太极,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偶尔还会收到赵晓宇发来的消息,跟他说学校里的趣事,说考古课上的收获。
这天,苏明正在超市里给客人称水果,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才知道是省博物馆的张教授。
“苏先生,您好啊,我是张教授。”张教授的声音很亲切,“我们博物馆最近收到一批民间捐赠的文物,其中有几件瓷器拿不准年代,想请您过来帮忙看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苏明愣了一下,赶紧说:“张教授,您太客气了,我就是懂点皮毛,哪能去博物馆帮忙鉴定啊。”
“苏先生您别谦虚,上次您鉴定的青铜鼎,眼光很准,我们都很佩服您。”张教授笑着说,“您要是有空,就过来一趟,就算帮我们把把关,我们也放心。”
苏明想了想,跟王彩儿商量了一下,王彩儿说:“去吧,能去博物馆帮忙,是好事,也能多学点东西。”苏明点点头,答应了张教授,约定第二天去博物馆。
第二天一早,苏明就坐火车去了省城,张教授亲自在博物馆门口等他。
走进文物库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物,有瓷器、青铜器、字画,看得苏明眼花缭乱。
张教授指着架子上的几个瓷碗说:“苏先生,您看看这几个碗,我们初步判断是明代的,但不确定是不是官窑,想请您帮忙看看。”
苏明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瓷碗,仔细看了看釉色,又摸了摸碗底的落款,心里有了数。
他没开透视眼,凭着经验说:“这几个碗是明代的,但不是官窑,是民窑精品。您看这釉色,虽然明亮,但比官窑的釉色稍显粗糙;还有碗底的落款,字体不够规整,是民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