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一役的余波,如同深冬的寒潮,席卷了整个咸阳。尽管捷报已传——星轨高台被毁,东皇太一退走,帝师成蟜夺得重宝。但笼罩在秦庭上空的,却是一种难以驱散的凝重。
章台宫深处,药香弥漫。嬴政卧于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往日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此刻也略显黯淡。强行引爆人皇位格与国运硬撼道祖一击,虽护住了成蟜与社稷根基,却让他自身付出了惨痛代价。人皇道果几近碎裂,与大秦国运的联结也变得摇摇欲坠,仿佛风中残烛。
“王兄……”成蟜立于榻前,看着嬴政虚弱的样子,心中沉重更甚于自身道伤。混沌钟碎片在识海中缓缓旋转,修复着他的道基,却抚不平他内心的波澜。这份护持之情,重于泰山。
嬴政摆了摆手,声音虽虚弱,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不必作此姿态。寡人既为人皇,护持人族希望,乃分内之事。只是……经此一役,鸿钧已然瞩目,天庭与人教,绝不会善罢甘休。我大秦,已无退路。”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成蟜:“仙秦之道,必须加快!寡人需要时间恢复,在此期间,朝堂内外,凡‘仙秦’诸事,由你独断!凡有阻挠者,无论勋贵宗室,皆可先斩后奏!”
这是将整个国家的革新重任,彻底压在了成蟜肩上。其中信任,无以复加。
“臣,定不负王兄所托!”成蟜躬身,声音坚定。他知道,这是危局,也是机遇。必须在外部压力全面爆发前,让仙秦的根基牢固到足以应对风暴。
带着嬴政的嘱托与沉重的责任,成蟜首先回到了蓝田大营的灵械工坊与地下灵芯工坊。骊山之战,灵能弩与灵芯初露锋芒,证明了“仙秦”道路的可行性,也极大地鼓舞了工匠与学者们的士气。
成蟜并未因伤势而停歇,他结合自身融合混沌钟碎片后对能量法则更深的理解,以及从星轨高台“窃取”的知识,对灵芯的制造工艺与灵能弩的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
“能量回路效率提升12.7%,灵芯储能上限增加三成,稳定性提升一倍……”成蟜在工坊中央,对着围绕过来的工匠首领与学宫精英,以神念勾勒出全新的设计图,“最关键的是,我优化了‘星辰共鸣’模块,使得灵芯在夜间能更高效地自动汲取星力补充,减少对使用者气血的依赖,也更适合普及。”
他又拿出了数张新的图纸:“这是基于灵芯能源的‘灵能耕犁’、‘净水符盘’、‘讯光镜’的初步构想。仙秦,不应只有强兵,更要有富民、利民之术。”
工匠与学者们看着那些巧夺天工、却又原理清晰的设计,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前所未有世界的康庄大道。
“帝师放心!吾等必竭尽全力!”众人轰然应诺,干劲冲天。
在成蟜的亲自督导与资源倾斜下,灵芯的日产量开始稳步提升,优化后的灵能弩也开始批量换装精锐部队。同时,关于农、工、医等方面的“仙秦造物”研发,也悄然启动。一股名为“技术革新”的星火,开始在古老的秦地悄然蔓延。
然而,变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嬴政重创休养,成蟜大权独揽,专注于“奇技淫巧”之事,这引起了许多传统权贵与守旧儒生的极大不满。
以博士淳于越为首的一批儒生,联合了部分因“仙秦”政策利益受损的宗室勋贵,开始在朝堂内外发声。他们不敢直接攻击成蟜,便将矛头指向了“人道学宫”和“灵械工坊”。
“陛下休养,帝师当以稳定朝纲为重!岂能终日与工匠、方士为伍,行那耗费国帑、动摇国本之事?”
“学宫不授圣贤经典,专讲奇巧之术,长此以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灵能弩虽利,然穷兵黩武,非仁德之君所为!当复周礼,行仁政……”
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更有甚者,暗中串联,试图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抵制新式农具与工坊。
这一日,淳于越竟率领数十名儒生与宗室子弟,跪于章台宫外,高声泣谏,要求嬴政出面,罢黜“妖术”,回归“正道”。声势颇大,引得咸阳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玄诚子与瑶池仙子面露忧色,看向成蟜:“道友,此事若处理不当,恐寒了工坊与学宫之心,亦使民间生疑。”
成蟜立于宫墙之上,俯瞰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面色平静。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理念之争,更是新旧势力在嬴政休养这个权力空窗期的必然碰撞。若不能妥善处理,仙秦大业必将受阻。
成蟜没有动用武力驱散,也没有请出嬴政压服。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他命人在宫门外搭建起一座高台,并传令下去:“召集群臣,并允咸阳百姓旁观。本帝师今日,便与淳于博士,公开论道!论一论,何为‘国本’,何为‘仁政’!”
消息传出,举城哗然。帝师竟要与腐儒公开辩论?
高台之下,人山人海。淳于越等人面露得色,认为成蟜这是自取其辱。他们熟读经史,自诩掌握着话语权。
辩论开始,淳于越引经据典,大谈尧舜禹汤,周礼王道,斥责格物之学为末流,灵能之术为祸端。
成蟜静静听完,并未直接反驳,而是挥手间,以法力在空中幻化出种种景象:
他展示了灵能耕犁一日开垦百亩荒地的效率;
他展示了净水符盘如何让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甘甜;
他展示了讯光镜如何让千里之外的军情瞬息传达;
他更展示了装备灵能弩的秦军,在模拟对抗中,如何以极小代价击溃数倍于己的“传统”敌军……
“淳于博士,”成蟜声音平和,却传遍全场,“你口口声声仁政、爱民。请问,是让百姓终日劳作不得温饱为仁政,还是以新技术助其轻松耕作、丰衣足食为仁政?是让将士们以血肉之躯填塞沟壑为爱兵,还是以其器利、减少伤亡为爱兵?是固守古礼、眼看妖魔环伺、天灾频仍却无能为力为强国,还是拥抱变化、自强不息、拥有守护家园之力为强国?”
他每问一句,空中的景象便随之变化,展示着新旧两种道路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那直观的对比,强大的说服力,让无数围观百姓和底层官吏陷入了沉思。
“尔等所维护的,究竟是‘道’,还是不愿改变的‘特权’与‘惰性’?”成蟜最后一句,如同重锤,敲在许多人心中。
淳于越等人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那套空洞的道德文章,在如此直观、如此关乎民生国力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成蟜不再理会他们,转向台下万千民众,声音朗朗:“仙秦之道,非为一人一姓之私欲,乃为天下人人如龙之宏愿!格物致知,非是奇技淫巧,乃是开启智慧,认识天地,利用万物,以求自强之道!此,方为真正的人道!永恒的仁政!”
“帝师万岁!仙秦万岁!”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句,顿时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应!民心向背,高下立判!
经此一役,朝中反对声浪骤然平息,仙秦诸事的推行再无阻碍。然而,成蟜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他抬头望向东方天际,那里,是崆峒印所在的首阳山方向。
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首阳山方向检测到剧烈能量波动,疑似人教启动护山大阵。崆峒印气息出现短暂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