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城核心,元首府议事厅。巨大的海图悬挂在墙壁上,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华胥现有的七州疆域——墨城所在的婆罗洲核心区、琉球群岛的链州、盘州、云崖州,以及爪哇岛上的南、中、北三洲。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爪哇以东、那片用浅色虚线勾勒出的、星罗棋布的万千岛屿上。
东方墨坐于主位,神色平静,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青鸾坐在他身侧,一身利落的深色常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海图上的那片区域。李恪、玄影、莫文,以及负责商贸、格物、内政的几位核心官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而审慎。
李恪率先开口,作为总揽行政的丞相,他的考量最为务实:“元首,诸位。东南诸岛部落主动来朝,其心可嘉。若接纳其归附,其地盛产的丁香、豆蔻等香料,品质极佳,远超我们目前掌握的其他来源。还有他们提及的金矿、珍珠,皆是重要资源。纳入版图,可极大丰富我华胥物产,增强贸易优势。此乃利之一。”
他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然,弊亦明显。诸岛分散,距离遥远,航道复杂。若设州立县,派遣官吏,驻守军队,所需行政成本、后勤补给将是巨大负担。且各部语言、习俗迥异,治理难度极大,恐会分散我们建设核心七州的精力。此为弊之一。”
玄影的声音如同他本人一样,带着阴影的冷冽:“从墨羽掌握的情报看,这些部落所言非虚。他们彼此之间征战不断,猎头、血亲复仇等习俗盛行。更西面,确有来自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等势力的商队兼掠奴船活动。若我华胥贸然接纳,等同于将他们的仇怨与外部威胁,一并承接过来。我们是否需要为这些化外之地,卷入无休止的部落冲突与潜在的区域争端?此为弊之二。”
青鸾微微颔首,接过话头,她的视角更侧重于军事与安全:“玄影所言甚是。我们的‘惊澜’舰队虽强,但主力需拱卫核心海域,震慑大唐与倭国。若在东南群岛广设据点,派驻分舰队,兵力势必分散。而且,我们对其海域的水文、气候、潜在敌人皆不熟悉,远征补给线漫长,一旦有事,反应不及,易成孤军。此为弊之三。” 她顿了顿,看向东方墨,“但反过来说,若能以较小代价,在这些岛屿建立前沿哨点或友好港口,亦可拓展我海疆防御纵深,并监视更广阔海域的动向。关键在于,以何种形式。”
负责格物院的官员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看法:“元首,诸位大人。这些岛屿地处特殊,物产与植被与我等已知地域大有不同。据归化的爪哇学者提及,有些岛屿上的植物、矿物或许蕴藏着我们尚未知晓的特性。若能在当地建立稳定的考察点,对我格物院研究万物之理,或大有裨益。此或为潜在之利。”
莫文(恰好有事来墨城)沉吟片刻,作为大陆墨羽总负责人,他更关注战略平衡:“还需考虑大唐的反应。我华胥立国海外,虽与大唐有‘超然默契’,但若势力过快扩张,难免会引发长安猜忌。目前帝后矛盾虽在,但对外问题上,他们态度难料。步子太大,恐生变数。”
各方意见纷呈,利弊交织。主张接纳者,看重资源与长远影响力;主张谨慎者,忧虑成本、风险与战略平衡。议事厅内一时陷入沉默,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始终未发一言的东方墨,等待着他的决断。这不仅仅关乎是否接纳几个部落,更关乎华胥未来是选择深耕既有疆域,还是开启新一轮的海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