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从养心殿染上的凝重和一丝对未来的坚定,弘历脚步一转,走向永寿宫——他那位便宜额娘,禧贵妃钮钴禄氏·柔婉的居所。
说起这位禧贵妃,绝对是大清后宫的一股泥石流……啊不,一股清流!年龄比弘历还小两岁,却完全没有历史上钮钴禄氏喜好奢华、工于心计的模样。
她活得那叫一个纯粹!什么宫斗?不存在的!勾引皇帝?没兴趣!每天大门一关,就是她的小天地:看看闲书,拨弄几下古琴,兴致来了约上几个同样“不思进取”的妃嫔打打叶子牌,小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惬意,仿佛后宫纷争与她隔着一个世界。
直到有一次,弘历偶然在她宫里瞥见几本散落的、墨迹未干的手稿。
好奇心驱使下翻开一看——好家伙!《巾帼平虏传》、《凤鸣朝堂录》、《踏雪行江湖》……
在她笔下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跃然纸上:有披坚执锐、横扫千军的女元帅;有白衣胜雪、一剑光寒十九洲的女剑仙;有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女丞相……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由、力量、智慧的无限向往和酣畅淋漓的想象。
那一刻,弘历才真正看懂了这位“佛系”贵妃的灵魂——那是一个被深宫高墙锁住的、极度渴望挣脱束缚、翱翔天地的自由灵魂!一个有趣到闪闪发光的灵魂!
所以,当弘历胸有成竹地向她提出,希望她能出面,以贵妃之尊号召京城贵妇们支持女校时,他几乎能预见她的反应。
果然,当弘历将女校的蓝图描绘出来——女子亦可读书明理,亦可科举入仕,亦可建功立业,亦可掌控自己的人生——原本慵懒倚在贵妃榻上、眼神还有些漫不经心的禧贵妃,猛地坐直了身体!
她那双总是带着点疏离和无聊的美眸,瞬间亮得惊人,如同夜空中骤然点燃的星辰,细碎的星光在其中激烈地碰撞、闪烁。
她甚至无意识地抓住了弘历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巨大的期待:“办女校?弘历……你皇阿玛他……是同意……是本宫想的那样吗?女子……真的可以……”
“额娘!”弘历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眼神坚定有力,给予她最肯定的答复,“是的!以后,女人不必再困于闺阁!可以读书、可以科考、可以为官、可以为将、可以开疆拓土、可以建立不世功勋!女校,就是改变这一切的第一步!额娘,您愿意帮儿子,也帮天下女子,推开这扇门吗?”
“愿意!额娘愿意!一百个、一千个愿意!”禧贵妃激动得连连点头,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那些被深宫磨平的棱角似乎又隐隐显现出来。
“需要额娘怎么做?你尽管说!是召集命妇们喝茶?还是写文章造势?额娘这些年偷偷写的画本子,里面那些女将军、女宰相的故事,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 她语速飞快,思路清晰,完全进入了战斗状态。
母子俩凑在一起,低声而热烈地讨论起来,从如何说服宗室贵胄,到如何打消顽固派的顾虑,再到如何利用她那些“不务正业”积累下的人脉……计划越来越详实。
等大致敲定,弘历刚想补充几句细节,就见禧贵妃已经风风火火地站起身,一把将他“丢”在一边:
“成了!剩下的额娘自己琢磨,务必给你办得漂漂亮亮!你该干嘛干嘛去,别耽误额娘做计划!” 她像只被点燃了斗志的凤凰,眼神灼灼,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慵懒。
弘历看着便宜额娘这充满干劲、仿佛要上战场的背影,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心中无比欣慰。
‘这才对嘛!’他暗自点头,‘整天写画本子意淫女将军有什么意思?自己当一回改变历史的‘女将军’才够劲!您可是未来的太后娘娘,大清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必须得动起来!’
变革的浪潮,悄然涌动。
一个月后,早朝,金銮殿。
弘历手持精心准备的奏折,在满朝文武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敌意的目光中,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创办“大清皇家女子学院”的宏伟构想。
出乎一些守旧大臣意料的是,反对的声音寥寥无几,甚至很快被淹没在一片支持的声浪中。
这背后,是太子妃富察琅嬅这一个月来不遗余力地在宗室女眷中奔走游说,以理服人;更是禧贵妃钮钴禄氏·柔婉以超然的身份地位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画本子式”宣传。
她巧妙地将女校与女子建功立业的梦想结合,成功点燃了京城大半顶级贵妇心中的火苗!无形的压力,早已施加在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后院。
雍正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准奏!”
雍正九年八月,大清皇家女子学院,正式开放报名!
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整个京城为之震动。有嗤之以鼻者,有冷眼旁观者,但更多的是——蠢蠢欲动的心!
温宜长公主第一个站出来,以皇室典范的身份,亲自递交了入学申请!紧接着,直亲王、理亲王、诚郡王、恒亲王……皇帝所有兄弟府上的适龄格格,以及众多宗室贵女,纷纷响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本还在观望的官宦、富商之家,立刻蜂拥而至。名额,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
九月,秋高气爽,大清皇家女子学院正式开学!
一股清新而充满力量的风,开始吹拂古老的京城:
曾经只售卖《女则》《女训》的书屋,悄然摆上了《论语》《策论》甚至《九章算术》的“女学生专版”,穿着统一素雅学服的少女们,三三两两流连其间,挑选着心仪的书籍,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城郊沉寂已久的皇家马场,第一次迎来了成群结队、身着利落骑装的少女。她们在教习的指导下,或紧张、或兴奋地尝试着控缰驰骋,清脆的笑声和马蹄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连一向被视为男子专属的校场角落,也开辟出了“女学区”。虽然只是基础的射箭和体能训练,但看着那些挽弓搭箭、眼神专注的年轻身影,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关于“女校”、“女学生”的话题,成为了最热门的谈资。有人摇头叹息“世风日下”,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女儿的父母,眼神中却悄然燃起了一丝过去从未有过的、名为“希望”的火光。
紫禁城的红墙之内,弘历站在高处,望着宫墙外隐约传来的、属于新时代的喧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女校,只是第一步。
等女人们都能走出后院,发光发热,相信毓庆宫里那个被金色气运笼罩的“祸害”还怎么继续墙头马上……他眼中的笑意转为锐利,战斗,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