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夜

张老汉是被黑子的吠叫声惊醒的。

他睁开浑浊的双眼,木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窗外月光惨白,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黑子是他养了八年的土狗,向来安静,今夜却反常地对着晒谷场方向狂吠不止。

\"黑子!闭嘴!\"张老汉披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趿拉着布鞋走到院中。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得他打了个哆嗦。

黑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听话地趴下,反而更加焦躁,背毛竖起,尾巴夹在后腿间,对着空无一人的晒谷场发出低沉的呜咽。张老汉顺着狗的目光望去——晒谷场上空荡荡的,只有几捆没来得及收的稻草堆在角落,在月光下投下扭曲的影子。

\"见鬼了...\"张老汉嘟囔着,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黑子的眼睛在黑暗中泛着绿光,死死盯着某个点,仿佛那里有什么他看不见的东西。

他弯腰捡起一块土疙瘩朝晒谷场扔去。\"啪\"的一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土块落在晒谷场中央,激起一小片尘土。黑子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夹着尾巴钻进了狗窝,任凭张老汉怎么呼唤都不肯出来。

张老汉站在院子里,突然觉得后颈发凉。晒谷场上明明什么都没有,可他就是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看着他。月光下,稻草堆的影子似乎蠕动了一下。

\"老了,眼花了。\"他安慰自己,却加快脚步回了屋,破天荒地插上了那扇多年不用的门闩。

第二夜

黑子又开始了。

这次的叫声更加凄厉,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张老汉透过窗户望去,黑子正对着晒谷场的方向倒退着,一边叫一边往后缩,最后竟瘫在地上,发出婴儿般的呜咽声。

张老汉这次没敢出去。他躲在窗边,只露出一只眼睛往外窥视。月光比前夜更亮,晒谷场上每一粒沙子都清晰可见。依然什么都没有。

但黑子的反应太反常了。张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知道狗不会无缘无故这样。他想起村里老人说过,狗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一夜,张老汉没合眼。黑子的叫声时断时续,直到东方泛白才彻底安静下来。天亮后,他壮着胆子去晒谷场转了一圈,什么都没发现,只有黑子的脚印在尘土上画出了杂乱的轨迹。

第三夜

整个村子的狗都开始叫了。

张老汉站在自家院子里,听到远近此起彼伏的犬吠声。这不是平常的叫声,而是充满恐惧的、近乎绝望的哀嚎。黑子今晚直接躲进了屋里,缩在床底下瑟瑟发抖。

张老汉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恐惧。他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传说——当所有狗同时狂吠时,是有不干净的东西进了村。

他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土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窗外,犬吠声突然停止了,整个村子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这寂静比先前的叫声更令人毛骨悚然。

张老汉吹灭油灯,摸黑爬上床。他闭着眼睛,却清晰地听到晒谷场方向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很多双脚在干草上拖行。

第四日

\"张叔,你家黑子这几天晚上叫得邪乎啊。\"村口小卖部的老王递给他一包烟,压低声音道,\"我家大黄也是,连着三晚上对着院墙外头叫,可我出去看啥都没有。\"

张老汉接过烟,发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发抖。\"可不是嘛,我家黑子从来没那么叫过,像是见了鬼似的。\"

\"你们也遇到了?\"卖豆腐的李婶凑过来,\"我家那两条狗前晚上直接挣脱链子跑了,天亮才回来,身上全是泥,像是被啥东西追了一夜。\"

几个村民聚在小卖部门口,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家狗的异常。张老汉越听心里越发毛——整个村子的狗都在同一天开始反常,这绝不是巧合。

\"要不要去找李阿婆问问?\"老王提议道。李阿婆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据说懂些阴阳之事。

张老汉摇摇头:\"别整这些迷信的,兴许是山上有野狗群下来了。\"他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匆匆离开了。

下午,张老汉去地里转了一圈。秋收刚过,田里只剩下短短的稻茬。他站在田埂上,远远望见村后的老祠堂。那是一座废弃多年的建筑,据说建于民国时期,解放后做过大队部,后来就荒废了。祠堂周围长满了杂草,村里孩子都不敢靠近。

不知为何,张老汉的目光久久无法从祠堂移开。黑子这几天晚上吠叫的方向,似乎正对着那里。

第五夜

张老汉决定不睡了。他泡了浓茶,坐在窗边守着。黑子今晚异常安静,趴在角落里,眼睛却一直盯着门外。

午夜刚过,黑子突然竖起耳朵,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张老汉屏住呼吸,听到院门外传来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人拖着脚步走过。

他鼓起勇气,悄悄挪到窗边。月光下,院门外的土路上空无一人,但那\"沙沙\"声却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他家院门前。

黑子猛地冲向屋门,疯狂吠叫起来,声音里充满恐惧和威胁。张老汉看到院门下的缝隙处,一道黑影缓缓掠过——那绝不是人影,因为它太细太长了,像是一条扭曲的...

张老汉倒退几步,撞翻了凳子。屋外的声音突然消失了,黑子也停止了吠叫,转而发出呜咽声,躲到了床底下。

这一夜,张老汉彻底明白了——村里确实来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而它似乎对老祠堂特别感兴趣。

第六日

张老汉决定去找李阿婆。老人住在村西头一间低矮的土房里,已经九十多岁了,眼睛却出奇地亮。

\"阿婆,我是老张。\"他站在门外喊道。

\"进来吧,等你半天了。\"屋里传来沙哑的声音。

张老汉弯腰钻进低矮的门洞,屋内光线昏暗,弥漫着草药和霉味混合的气息。李阿婆盘腿坐在炕上,满是皱纹的脸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为了狗叫的事来的吧?\"没等张老汉开口,老人就说道。

张老汉一惊:\"您怎么知道?\"

李阿婆深深吸了口旱烟,吐出浑浊的烟雾。\"阴兵过境,犬马不宁。村里的狗都看见了,人却看不见。\"

\"阴兵?\"张老汉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祠堂那边的东西被惊动了。\"李阿婆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锐利,\"有人动了不该动的地方。\"

张老汉想起前几天听说的消息——城里来的开发商看中了祠堂那块地,说要拆了建工厂。

\"阿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阿婆摇摇头:\"别问太多。记住,天黑别出门,听到什么动静都别理会。过了七月半就好了。\"

离开李阿婆家,张老汉心里更乱了。他决定去祠堂看看,虽然那里是村里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祠堂探秘

下午四点,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张老汉带着手电筒,独自走向村后的老祠堂。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人,这个时间村民大多还在田里忙活。

祠堂比他记忆中更加破败。砖墙上的白灰早已剥落,露出里面发黑的青砖。木制的大门虚掩着,上面的铜锁不知何时被人撬开了。门楣上\"李氏宗祠\"四个大字已经模糊不清。

张老汉站在门前,突然犹豫了。一阵冷风吹过,他打了个寒颤。黑子没有跟来,出门前它死死咬住他的裤脚不放,最后他不得不把它关在屋里。

\"有人吗?\"他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祠堂前显得格外突兀。

没有回应。张老汉推开门,腐朽的铰链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一股霉味混合着说不清的古怪气息扑面而来,让他皱了皱眉。

祠堂内部比想象中宽敞,但光线昏暗。正对大门是一排排祖先牌位,上面落满灰尘。两侧是厢房,门窗大多破损。地面上的灰尘有明显的脚印,看起来最近有人来过。

张老汉小心翼翼地往里走,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惨白的光柱。突然,他注意到地上有一串奇怪的痕迹——像是脚印,但又太浅太模糊,而且没有鞋底的纹路。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这些痕迹从大门一直延伸到祠堂后方的天井。更奇怪的是,痕迹周围的灰尘似乎被什么力量推开,形成一条清晰的路径。

\"谁在那里?\"张老汉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空荡荡的厅堂。他分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但回头看却什么都没有。

心跳加速,他决定去天井看看。穿过厅堂,推开吱呀作响的后门,天井里杂草丛生,中央有一口盖着石板的老井。

井边的景象让张老汉倒吸一口冷气——石板被移开了半边,露出黑洞洞的井口。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井沿上有几个清晰的手印,像是有人刚从井里爬出来...

就在这时,他听到祠堂前厅传来清晰的脚步声,缓慢而沉重,正向天井方向走来。张老汉的手电筒突然闪烁了几下,然后彻底熄灭了。

黑暗中,脚步声越来越近。张老汉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本能地后退,却不小心踢到了一块松动的砖石,发出清脆的响声。

脚步声突然停止了。

张老汉屏住呼吸,在黑暗中瞪大眼睛。月光透过云层,在天井投下惨淡的光线。他隐约看到天井对面的走廊里站着一个模糊的影子——太高太瘦,不像是正常人。

影子缓缓抬起\"手\",指向井口。张老汉顺着方向看去,只见井口的石板正在自己移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有无形的手在推动它。

恐惧终于战胜了好奇心。张老汉转身就跑,却在慌乱中被门槛绊倒,重重摔在前厅的地上。他顾不上疼痛,手脚并用地爬起来,冲向大门。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什么东西追上来了!张老汉感到后颈一阵刺骨的寒意,像是有人对着他吹气。他不敢回头,拼命跑出祠堂,一路狂奔回家。

直到关上自家院门,插上门闩,张老汉才敢停下来喘气。黑子迎上来,疯狂地嗅着他的裤腿,然后对着门外发出威胁的低吼。

张老汉瘫坐在椅子上,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他颤抖着点燃油灯,检查身上有没有受伤。当卷起袖子时,他惊恐地发现左臂内侧有一圈青紫色的痕迹,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抓过...

第七夜

张老汉把屋里所有的灯都点亮了。黑子寸步不离地跟着他,时不时对着门外低吼。

他不敢告诉家人今晚的经历。儿子一家在县城打工,老伴去城里照顾刚出生的孙子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

夜深了,村里的狗又开始叫了。这次的叫声比前几天更加凄厉,像是某种绝望的警告。张老汉坐在床上,手里紧握着一把旧剪刀——据说铁器能驱邪。

午夜时分,院门外又响起了那诡异的\"沙沙\"声。黑子冲到门前,背毛竖起,龇牙咧嘴地对着门缝咆哮。

张老汉鼓起勇气,从窗户缝隙往外看。月光下,院门外的土路上站着几个模糊的身影——太高太瘦,像是被拉长的人影。它们没有五官,只有模糊的轮廓,静静地\"站\"在路中央,面朝祠堂方向。

最恐怖的是,它们没有脚,下半身逐渐变淡,像是融入了地面的阴影中。

张老汉捂住嘴,生怕自己叫出声来。那些影子开始移动,以一种不自然的、滑行的方式向祠堂方向\"走\"去。黑子的吠叫变成了呜咽,缩到了床底下瑟瑟发抖。

影子经过的地方,地面上的尘土自动分开,形成一条清晰的路径,就像他在祠堂天井看到的一样。

直到最后一个影子消失在村道尽头,张老汉才敢呼吸。他瘫坐在地上,冷汗浸透了衣衫。现在他明白了李阿婆说的\"阴兵过境\"是什么意思。

这些不是活人,甚至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鬼\"。它们是某种更古老、更可怕的存在,因为祠堂被惊动而苏醒。

天亮后,张老汉再次去找李阿婆。这次,老人无奈,不再掩瞒,告诉了他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抗战时期,祠堂曾是日军的临时驻地。地下室里,十多个村民被活埋。46年祠堂重建。60年代破四旧,祠堂被砸过,后来参与砸祠堂的人疯了两个,那之后就再也没人敢碰了。

\"有人去动那口井了,\"李阿婆的眼中闪烁着恐惧,\"惊动了下面的东西。它们晚上出来,找回家的路。\"

张老汉想起开发商计划拆祠堂的事,以及井口被移动的石板。他决定去找村长,无论如何要阻止祠堂被拆——不仅为了活人,也为了那些不安的灵魂。

VIP小说推荐阅读: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身为神明实习生,我卷卷卷卷卷重生空间:天价神医不死剑神亲爱的,这不是爱情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弥足琛陷,总裁的七天新娘吃心不改时空境管局:和顶流在末世直播血僵魔君毒剑仙帝极品钢铁大亨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闺色生香远古兽世种田:雄性们凶猛又粘人陆沉周若雪结局救命!首辅大人的娇娇是个黑寡妇梦幻西游降临:只有我知道攻略万里晴空超神,开局获得八荒破灭炎军门霸宠:腹黑少帅溺爱狂妻东北民间奇闻怪谈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别怼他穿进诡异修仙文,这炮灰后娘我不当了九龙归一诀类似小说大唐明月甜溺,京圈大佬低声诱哄古典美人天命诗武聊一个斋改变斗破的穿越者犯罪现场请保持安静惊悚:我用十二星座杀穿诡异世界贺老狗沉浸式,非主流带娃日常回到高三,但成为副本Boss山里人家无限穿越之寿终正寝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难哄的俞先生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重生后,将门医妃狂炸了某404小队指挥官傅总别虐了,桑小姐她跳海了!黄泉宝书斗罗:我的武魂是神龙尊者穿越之我在农家发家致富九章算术在2002将穿越进行到底出阳神白月光回归,渣爹带崽一起火葬场
VIP小说搜藏榜:十日终焉异兽迷城港片:东星黑马,开局宣战洪兴港片:人在和联胜,坐馆不换届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从十二符咒到天罡三十六法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港综:和联胜战神,开局邓伯横死制霸诸天:从港综开始从武侠到海贼,那就轰轰烈烈吧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港片:开局带李丰田,做掉巴闭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影视游戏,带着外挂去冒险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重生港片:黑虎崛起港片:卧底行动海贼:百倍词条,金刚腰子什么鬼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人在霍格沃茨,复制词条成学霸!港综:开局选项,我黑吃黑三亿!盗墓:我长生不死,墓主都是小辈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柯南:顶级魅魔,狂拆cp犬夜叉:开局天罡法,截胡戈薇!港综:跟着我乌鸦混,三天吃九顿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火影:从挖波风水门坟开始港诡从签到硬气功开始火影:开局真新人之人形宝可梦影综你不早说小姐姐还等着我呢都市影视:首选江莱拒绝柯南加入主线规则怪谈:谁选这小萝莉进怪谈的港综,我有一个CF商城柯南:我创造柯学超能女神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港综:抢我红棍,还怪我把事做绝一人:二手夏禾助我修行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海贼:从血焰开始燃烧世界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港片:龙卷风是我契爷?怎么输!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终极:绝世武尊九叔,复制词条任婷婷哭着求嫁
VIP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我在现代振兴道门滨津市第十三中学虚空那片无量海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华夏英雄谱少林龙隐录系统绑定:我在虐文里当救世主冰痕之门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从巴黎弃子到三狮队魂侠客烽火传我在诡域世界问道修仙万域吞噬主绑定现实游戏,我成了唯一玩家!禁区罪证跑进奥运重生2008,这波我要起飞!蚀碑者重生清河记住猪圈的小男孩丝路万里驼铃被坑进最穷仙门后我靠败家飞升!写小说谱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影视?顺风顺水道之恒道锦衣天下名诸神烙刑:大圣破界印特摄盘点开局揭露骑士破格战力一年一二三等功,牌匾送家倍长脸误闯天家!暴君恋爱脑?那没事了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高武:觉醒MAX天赋!射爆一切无敌三人组,专业打劫1万年秋叶玄天录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喂饱那个活阎王红楼春无限技能,开局吓哭S级天骄【综特摄】求求放过魔斯拉吧我竟偷走了Faker的人生针途怨念回廊:无尽恐怖血色权力原神:我在提瓦特升级打怪永夜刀语凡鳄修仙传谍战风云:从暗杀开始变强全民坟场:我挖坟挖出一个地府七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