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侯联军的临时营帐内,孙坚汇报了汜水关的战况和自身伤亡情况。在座诸侯听闻后都震惊不已——威名赫赫的江东猛虎竟遭遇如此惨败!
盟主袁绍故作悲痛地说道:\"前些日子鲍将军之弟不听调遣擅自出兵,不幸战死。如今孙将军又惨败于华雄之手,我军锐气受挫,诸位有何良策?\"
众诸侯闻言沉默不语。孙坚对这些议论毫不关心,他一心只想着袁术——正是此人克扣粮草才导致这场惨败。看到袁术若无其事的神情,孙坚怒火中烧,当即拔出古锭刀直指袁术,厉声喝道:\"袁公路!若非你扣发我军粮草,我麾下将士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华雄怎会抓住战机,率两万西凉铁骑突袭我军营寨!
我麾下一万五千江东子弟,折损竟达七千之众,心腹大将祖茂为护我突围,惨死于华雄刀下。
若非燕王派精锐骑兵驰援,我孙坚早已命丧九泉!
董卓与我本无旧怨,今日拼死力战,既为朝廷讨逆,亦为解你袁氏私仇。
袁公路,今日若不给我交代,休怪孙某翻脸无情!
董卓得知袁绍出任盟主,盛怒之下派吕布屠尽洛阳袁氏满门,其状惨绝人寰。
袁术被当众揭破诡计,顿时面如土色。
众诸侯齐刷刷望向袁术,眼中满是惊诧——竟有人暗中残害同盟!
袁绍听闻此事,脸色铁青, ** 般的目光射向成事不足的胞弟,心中暗骂:父亲怎生下这等蠢材!
联盟讨董之际,这混账竟背后捅刀,岂非逼孙坚反目、令盟军分崩离析!
虽恨胞弟愚妄,袁绍仍不得不打圆场:\"文台兄,此事定有奸人挑拨,否则公路断不会克扣粮草。\"
说罢频频向袁术使眼色。
袁术会意,连忙附和:\"正是!皆因小人蒙蔽,我才会行此荒唐之举,即刻便斩了那佞贼!\"
(
袁术突然拔剑而起,剑光闪过,督粮官应声倒地。
在场众人见状,纷纷替袁术开脱。孙坚铁青着脸,明白继续纠缠只会破坏讨董联盟。他强压怒火收起古锭刀,沉声道:\"明白就好!\"
众诸侯重归席位,开始商议攻打汜水关之策。
与此同时,华雄率领两万铁骑凯旋而归,手中提着祖茂首级。李肃连忙拱手道贺:\"恭喜将军斩杀孙坚帐下大将!\"
华雄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随即正色道:\"让将士们好生休整,明日三十万联军压境,必是恶战。\"
四月三十日,袁绍亲率大军兵临汜水关。旌旗遮天,战阵森严。
城头上,李肃忧心忡忡:\"我军仅四万余人,如何抵挡?\"华雄傲然道:\"汜水关天险难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肃眼珠一转,献策道:\"不如将军率精骑出关挑战,先挫敌军锐气?\"
华雄大笑着应道:\"妙计!正合我意!\"当即披挂整齐,亲率万骑涌出关隘。
两军阵前,华雄高举长刀,刀尖上挑着孙坚的头盔来回晃动,口中对联军将帅极尽辱骂之能事。
联军大帐内,众诸侯正商议攻关之策。忽有传令兵急步进帐禀报:\"华雄率万余铁骑前来叫阵,正用长刀挑着孙太守头盔在阵前谩骂!\"
袁绍闻言拍案而起:\"狂妄匹夫!当真不知天高地厚!\"环视帐中诸将,厉声问道:\"何人敢去斩此狂徒?\"
袁术因先前之事颜面尽失,见此机会,忙向部将俞涉使了个眼色。俞涉会意,跨步出列道:\"末将愿往!\"
袁绍抚掌笑道:\"壮哉!静候将军凯旋!\"
俞涉领命出帐,披挂上马,提枪直取华雄。两马相交之际,华雄刀光闪过,竟将俞涉连人带甲斩为两段!
华雄收刀冷笑:\"不过尔尔!还有谁来送死?\"身后西凉兵士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在诸侯联军的中军大帐里,袁术正眉飞色舞地炫耀自家武将:\"诸位,我帐下俞涉将军武艺超群,取那华雄首级定如探囊取物!\"
话音未落,帐外战鼓声突然中断。只见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来,单膝跪地颤声禀报:\"报!俞涉将军与华雄交手未及一合,就被...就被那贼子拦腰斩断!\"
众诸侯原本满怀期待,此刻闻言无不骇然变色。帐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袁术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心中暗骂这俞涉死不足惜,偏生累他当众出丑。只得强作镇定叹道:\"可惜我大将纪灵不在军中,否则定能斩下华雄首级。\"
徐州刺史陶谦捻须道:\"看来这华雄确实非比寻常,难怪连孙太守都败在他手上。\"这话说得袁术眼中直冒火,恶狠狠瞪向陶谦。
陶谦不慌不忙,朝身后使了个眼色。只见一员虎将阔步而出,身高九尺,腰粗十围,身披特制铠甲。最骇人的是脸上三道刀疤,如同三条蜈蚣爬在脸上,狰狞可怖。
众诸侯见状纷纷赞叹。盟主袁绍眼前一亮,问道:\"不知这位壮士是?\"
陶谦面有得色,朗声道:\"华雄虽勇,但我帐下猛将刘三刀更胜一筹。此人生平对敌从无人能接其三招!\"
尤其是他的第三式刀法堪称举世无双,有他出马,不出三合必取华雄首级。
原来这刘三刀生来面上便有三道形似刀痕的胎记,故而得名。
刘三刀天生神力,自幼得名师指点武艺,在徐州未曾遇到过敌手。
陶谦这番话将刘三刀说得神乎其神,帐中众诸侯听得连连赞叹,目光落在他脸上那如刀刻般的胎记时,都不禁暗想:\"果真非比寻常!\"
袁绍望着眼前这员虎将,低声嘱咐道:\"刘将军,沙场凶险,务必当心。\"
\"盟主放心,某家三刀之内定取华雄头颅!\"
刘三刀抱拳傲然作答,说罢转身大步出帐。
\"报!报!报......\"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冲进大帐,一个踉跄摔了个嘴啃泥,爬起来时满嘴是血,门牙都磕掉了好几颗。
那传令兵忍着疼含混不清地说道:\"呜呜......三刀呜......华雄......\"
袁绍见状大喜,顾不得斥责其失仪,急忙追问:\"可是刘将军斩了华雄?\"
众诸侯暗自心惊:\"这刘三刀当真如此了得?\"
孰料那传令兵拼命摇头,急得直比划:\"呜呜......不是......华雄呜呜......三......\"
\"砰\"的一声巨响,众人抬头看去,只见袁术拍案怒喝:\"混账东西!换个口齿伶俐的来禀报!\"
那传令兵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想逃却又栽倒在地,只得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这场闹剧看得众诸侯冷汗涔涔,心中暗骂:\"到底斩没斩华雄?来报信的怎么比打仗的还不中用!\"
不多时,又一名传令兵快步进帐,诸侯们纷纷伸长脖子张望。
新拉埃的信使汲取了同僚的教训,目光紧锁地面,单膝跪地抱拳汇报:\"启禀盟主,刘三刀将军仅出两招,便被华雄斩于马下。\"
\"什么!又被华雄那逆贼得手......\"帐内诸侯再度哗然,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陶谦。
方才将刘三刀吹嘘得天花乱坠的陶谦,此刻面如土色,迎着众人视线慌乱辩解:\"刘三刀将军的 ** 锏全在第三刀,若能使出绝招,定取华雄首级!\"
这番厚颜 ** 的言论让诸侯们先是一怔,继而面红耳赤,若非碍于盟友情面,早已破口大骂。
袁绍瘫坐在虎皮椅上,攥拳恨声道:\"可惜颜良文丑二位上将未至,岂容华雄猖狂!\"虽心知爱将未必能敌华雄,但身为盟主不得不提振士气。
原欲派夏侯兄弟出战的曹操,见华雄如此悍勇,悄悄按住跃跃欲试的两位族弟。中军大帐死寂如坟,不知是震慑于华雄之威,还是各怀鬼胎。
袁绍面色铁青正要发作,刘备突然出列献计:\"盟主莫忘,燕王殿下素称帝国战神,其麾下'帝国第一军'猛将如云。如今既与联军共抵汜水关,岂能坐观成败?\"
燕王殿下也该出一份力。如今联军敌不过华雄那逆贼,何不请燕王出战?\"
自公开表明立场后,刘备便被袁绍收入帐下。他对燕王刘凤此前的羞辱始终耿耿于怀。
刘备心中盘算:若能让燕王迎战华雄,倘若那华雄果真骁勇善战,将燕王斩于马下,那便是天大的好事!
袁绍听闻新收部下的提议,眼中精光一闪,暗想:\"正是!凭什么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燕王刘凤却在后方坐享其成?
既同为讨伐董卓而来,自当各尽其力。
既然华雄勇猛难当,不如就让燕王去会会他!
燕王不是号称帝国第一名将吗?何不阵前与华雄一决高下?
若能斩杀华雄,算你本事;若反被华雄所杀,也只能叹一声可惜了!\"
打定主意后,袁绍便将邀请燕王的重任转交给曹操:\"孟德,你与燕王有旧,就由你去请燕王出战华雄吧。\"
确实,在场诸侯中,唯有曹操曾与燕王共事,交情匪浅。
曹操也不推辞,爽快应道:\"好,那就由我去请燕王迎战华雄。\"
说罢便邀上几位相熟的诸侯,一同前往燕军驻地。
............
汜水关外,联军大营,燕军中帐。
刘凤端坐主位,听完曹操等人的来意,含笑说道:\"既然诸位联袂相求,寡人便应下了。
华雄就交给寡人来解决,汜水关也一并由我燕军攻取。\"
听闻燕王这番豪言,曹操等人暗自吃惊:\"燕王当真好气魄,竟全然未将华雄放在眼里。\"
燕王殿下的语气何等豪迈!当其他诸侯还在为如何斩杀华雄发愁时,他已扬言要率军攻破天下雄关【汜水关】!
曹**等人虽心中盘算,面上却恭敬抱拳道:“外臣恭祝燕王殿下旗开得胜!”
“嗯!且待寡人捷报!”刘凤负手而立,嘴角扬起胜券在握的笑意。
“外臣告退。”曹**等人向王座躬身行礼,随即退回联军大营。
甫一归营,曹**便将燕王的豪言转述众诸侯。
帐内诸侯闻言,皆暗自摇头,却无人直言。袁绍、袁术、刘备、韩馥等人冷眼旁观,只等燕王刘凤阵前出丑。
——
汜水关外,燕军大营。
刘凤召集众将,铺开战图道:“联军既请我军为先锋,诸位谁愿取华雄首级?”
目光扫视间,他最终定格在关羽身上:“云长,此战非你不可。须斩华雄以震军威,让天下知我燕军锋芒!”
(演义中温酒斩华雄虽为杜撰,却是一段佳话;正史里华雄实死于孙坚之手。但此刻——)
“末将定不辱命!”关羽接过周仓递来的青龙偃月刀,率五千铁骑出营。逆光中,长须与战袍齐飞。
(
刘陵猛然站起,含笑对帐中众将道:\"尔等随孤一同前去观战如何?孤对华雄与关羽之战颇感兴趣。\"
\"遵命!\"帐内诸将齐声领命,皆抱拳应诺,随王驾同赴阵前。
战场之上,华雄跨坐西凉骏马,在两军阵前耀武扬威。那张凶神恶煞的面容配着马鞍两侧悬挂的两颗血淋淋的首级——其中一颗面有三道刀疤——更显杀气森然。
他策马在阵前来回奔驰,向着诸侯联军营地高声叫骂:\"十八路诸侯尽是鼠辈!那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不过江中水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