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远望长安,轻声道:“得民心而失世家支持,或许正是他所求。若非如此,又怎会强行收回商贾世家的田产,按丁分地?民心已归他所有。”
曹操、戏志才与荀攸皆默然。他们并非未想到此节,只是不愿说破。
房中沉寂片刻,荀攸开口道:“曹公,此事暂不可阻,不如先谋荆襄。袁术已发兵江夏,欲鲸吞此地。近日刘表亦有增援黄祖之意。既有蔡瑁为内应,此刻出兵正是良机。”
“可先遣精锐潜入襄樊,待刘表一死,即刻兵临襄阳。届时群龙无首,何人能挡曹公?得荆襄则进退皆宜,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目露精光,沉声道:“荆襄必取。明日我便亲赴汝南,督战荆襄。”
曹操凝视荀彧沉声道:\"文若,朝中诸事便托付于你了。\"
\"务必警惕林辰偷袭,静候佳音。\"
荀彧肃然抱拳:\"明公放心,洛阳城防固若金汤,纵使林辰亲征亦难撼动。\"
\"愿明公速取荆襄,为汉室开辟新局。\"
曹操目光灼灼望向南方:\"荆襄九郡,志在必得!\"
\"阻我霸业者,虽神必诛!\"
徐州彭城。
白沟兵败后,刘备率残部退守此地。关羽音讯全无已逾月,刘备终日怆然。
州牧府内,刘备与孙乾、简雍对坐议事。
\"刘景升致书求援,欲借同宗之谊请我出兵淮南。\"刘备展开绢书,\"曹孟德、袁公路皆虎视荆州,二位以为当如何?\"
孙乾捋须道:\"荆州已成四战之地,刘表庸懦,岂能守之?纵使我军驰援,徒耗兵力耳。\"
简雍附议:\"不如趁诸侯瞩目荆州之际,暗取扬州。若得长江天险,进退可据。\"
刘备眼中精光乍现,复又叹息:\"自内黄之变后,刘正礼对我戒备森严...\"
孙乾与简雍相视而笑:\"早有良策献于主公。\"
“仅靠我们一己之力,恐怕难以吞并扬州。”
“那不如邀孙策同伐?”
“孙策新离袁术,现据九江柴桑,若与之联手,让他从水路攻打刘繇,牵制敌军,我们南下便容易多了。”
“两家各得数郡,共分扬州,实为上策!”
刘备初闻欣喜,但转念皱眉道:“刘繇终究是汉室宗亲,我怎能勾结外人,瓜分扬州?”
“若传扬出去,我仁义之名岂不毁于一旦?”
“日后如何争夺天下?”
“如何匡复汉室?”
简雍摆手道:“主公此言差矣!”
“孙策攻扬州时,主公念在同为汉室血脉,率兵救援,抵御外敌。”
“天下人怎会非议?”
“何况主公还可向许都请旨,如此更无后顾之忧。”
“天子诏令在身,奉命行事,谁敢多言?”
刘备朗声大笑:“妙计,妙计!”
“速派六百里加急,向许都请旨!”
“只是孙策那边,谁有把握说服?”
“他明知被我们利用,岂会答应?”
孙乾笑道:“孙策正缺立足之地,几郡疆土,他断不会拒绝。”
“这本就是他梦寐以求之事。”
“善!”
刘备起身豪迈道:“兵分两路,一路赴许都请旨,一路往九江游说孙策。”
“我亲率人马,暗赴江都,静观其变。”
“此次定要夺取扬州,据长江天险,方可进退自如!”
孙乾、简雍齐声拱手:“预祝主公马到功成!”
刘备抚须长笑,连日阴郁一扫而空。
九江彭泽口,长江之滨,鄱阳锁钥。
这处自古兵家必争的水陆要冲,本属袁术辖地。因忌惮刘繇自扬州驰援刘表,袁术竟将空壳般的九江郡甩予孙策——粮秣辎重尽数撤走,连富户商贾都被席卷一空。
江涛拍岸处,孙策与周瑜衣袂翻飞。年轻的讨逆将军攥紧刀柄:\"公瑾,九江已成死局。\"
\"伯符且看扬州。\"周瑜袖中手指遥指东南,\"刘繇据守的肥美之地,未必没有他人觊觎。\"
\"莫非指徐州刘备?\"孙策剑眉骤扬,\"虽传白沟战后二人反目,但共抗林辰才是上策。\"
江风卷起周瑜鬓发,露出洞察世情的微笑:\"困兽犹斗时,仁义不过遮羞布。刘备若失徐州,除了扬州还能去哪儿?\"
刘备的战略进退有据,退守可依长江天险与林辰对峙,进取则以青州为跳板进击河北。
周瑜轻摇羽扇:\"此乃刘备上策,他怎会舍弃扬州这块肥肉?\"
孙策仍难以接受:\"刘玄德素以仁德着称,即便对扬州有野心,就不怕世人非议?\"
周瑜笑道:\"此事易解,只需求得一道圣旨,谁还敢质疑他的正当性?况且比起刘繇,刘备这个盟友更为可靠。\"
\"曹孟德自然也不会从中作梗。\"
孙策眼中精光闪动:\"若能联手夺取扬州,我等便多了一条活路。\"
正说话间,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
\"报!徐州牧刘备遣使送来密函!\"
周瑜唇边泛起笑意:\"看来刘玄德已经按捺不住对扬州的觊觎之心了。\"
孙策展信细阅,忽然抚掌大笑:\"公瑾真乃神算,全被你说中了。刘备邀我等共分扬州,各凭本事。\"
周瑜淡淡道:\"既然刘备先出手,我们也不必客气。\"
孙战略一沉吟:\"他要我们攻打秣陵策应北方攻势,依你之见该如何行事?\"
周瑜远眺江面:\"何必听他调遣?先取豫章,再迂回北上,避开刘繇主力。让他们刘氏宗亲自相残杀,岂不更妙?\"
孙策击节赞叹:\"妙计!妙计!\"
......
丹水悠悠,襄江支流。
顺流而下可直抵樊城、襄阳。
碧空如洗,一艘楼船正破浪前行。
船首甲板上,一位眉目如画的翩翩公子临风而立。
江波微漾,衣襟翻飞,仿若云端散仙,飘逸出尘。
这俊朗少年自是南行的林辰。
与后宫众美眷缠绵数日,终是踏上南征之路。
\"沙沙...\"
赵子龙踏着稳健步伐近前,抱拳低语:\"主上,已过南乡地界,不消两日便能抵樊城。只是...\"
\"讲。\"
子龙眉峰微蹙:\"秦叔宝与燕云十八骑皆畏水,呕泻不止,气力尽失。为保主上安危,不若改走陆路?\"
林辰任江风拂面, ** :\"欲取荆州,日后舟楫往来更甚。陆上称雄的燕云骑,岂能在江面折了威风?\"
\"本侯不要他们立时成为浪里白条,但也不能作那病猫模样。\"
\"传话秦琼:若开口求饶,立时靠岸。否则——继续行船!\"
话音未落,远处甲板传来闷响。只见秦琼率十八铁卫跪成一片,虽面色蜡黄仍挺直脊梁:\"末将等宁死不退!\"
\"陆上能斩将夺旗,江中亦当如此!\"
燕云十八骑虽默然不语,绷紧的下颌线却道尽决心。
林辰阔步上前,掌心重重落在众人肩甲:\"好儿郎!\"
\"初登船舶难免不适,撑过这几日,自当如鱼得水。\"
铁甲铮铮作响,众将抱拳应诺:\"必不负主上所望!\"
林辰朗笑穿透江雾:\"且看诸位化龙腾浪之日!\"
众人目光灼灼,似要将长江点燃。
巨舰破浪前行。
未及十里,子龙忽然凝眸——数十叶轻舟正从四面围拢而来。
《水途遇袭》
赵云神色骤变,急声道:\"主公,咱们碰上水匪了!\"
\"水匪?\"
林辰环顾四周,只见数十艘轻舟如离弦之箭般直逼楼船而来。
\"不必阻拦,放他们登船。\"
赵云犹豫道:\"秦琼将军与燕云十八骑尚未适应船上颠簸,若让贼人上船,恐生变故。\"
林辰目光沉静:\"唯有生死相搏,方能破茧成蝶。\"
\"遵命!\"
楼船缓缓降速,贼船顷刻围拢。水匪们挥舞刀斧叫嚷:\"算你们识相!若敢抵抗,定叫你们葬身鱼腹!\"
百余悍匪蜂拥攀上甲板,为首者见林辰等人衣冠华贵,眼中闪过贪婪:\"今日竟逮着条肥鱼!\"转头喝道:\"绑了细细拷问!\"
林辰淡淡道:\"尔等莫非看不出来,停船正是为了请君入瓮?\"
匪首狞笑:\"就凭这些站都站不稳的废人?\"
哄笑声中,秦琼攥紧双拳,青筋暴起。燕云十八骑眼中杀意翻涌——若在陆地,这些鼠辈早已是刀下亡魂。
\"虎纵病危,岂容犬欺?\"秦琼怒极反笑,\"今日便叫你知道,猛虎终究是猛虎!\"
(
\"大人,秦琼 ** 出战!\"
林辰含笑应允。
秦琼提起双锏跃出阵前。他身形摆动间颇显笨拙,却自有一股骇人气势扑面而来。
水匪首领嗤之以鼻:\"陆上再勇,到了船上也是白给!弟兄们,围住他!\"
数名水匪绕着秦琼游走试探,始终不肯近身。这战术让秦琼目眩不已,怒吼连连也无人应战。待匪徒终于出手时,招式虽陋,却逼得秦琼左支右绌。
赵云按捺不住:\"大人,让我去助阵?\"
林辰目光沉静:\"生死之际,方见真章。\"见主公心意已决,赵云只得握紧银枪静观。
舟楫摇晃间,平日不堪一击的水匪竟让秦琼险象环生。全仗多年战阵经验,他才能堪堪避过刀锋。约莫半柱香后,秦琼渐渐稳住身形。
\"纳命来!\"适应颠簸的猛将突然暴起,双锏挟风雷之势扫出。五六个匪徒如遭雷击,兵器脱手的瞬间已倒飞入水。
匪首惊惶大喊:\"全上!别让他们适应!\"
喊杀声中,燕云十八骑与赵云如猛虎下山。银枪所向之处,匪徒接二连三坠江。赵云每一记横扫,必有数人应声落水。
燕云十八骑尚未完全熟悉水战。
然而正如林辰所说,生死搏杀是最快的练兵之法。掌握了诀窍后,这群水寇根本不堪一击。
不到半刻钟,百余名贼人已倒下八成,剩下十几个吓得魂飞魄散,扑通扑通跳进江里——这些浪里白条自然淹不死。
\"你们等着!神仙来了也保不住你们!\"落水贼人叫骂道。
秦琼挽了个刀花大笑:\"多带些人来!这点人头不够分!\"
十余艘快船来得急,逃得更快。大船继续破浪前行,谁都没把水寇的狠话当回事。
次日拂晓,值夜的赵云发现后方江面出现数艘大船轮廓。待看清船帆上\"锦帆\"二字,林辰眼中怒意化作惊喜——莫非遇上了那位锦帆贼甘兴霸?
想到甘宁百骑劫曹营的传奇,林辰立即下令减速。这员江东虎将若是能收服,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