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颗金黄的麦粒在他粗粝的指腹间微微一滚,仿佛承载着整个华北平原的重量。

沈昭岐站起身,目光越过眼前这片即将迎来丰收的金色海洋,却被天际线上浓得化不开的乌云攫住了心神。

空气里满是潮湿的土腥味,一场酝酿已久的大雨,终究是在麦收前夕,如期而至。

连绵的阴雨下了整整三天,浇熄了乡亲们丰收的喜悦,也浇凉了他们的心。

村头的打谷场上,湿漉漉的麦子堆成了小山,每一颗麦粒都仿佛在哭泣。

粮站的收购车姗姗来迟,车上下来的人叼着烟,用夹子敲了敲满是泥水的车身,吐出的烟圈都带着一股子傲慢。

“水分超标,麦粒发芽,这品质……啧啧。”收购员的话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在老农们心上。

“今年的价,得往下压三成。”

“三成?那不是连本都回不来!”有老汉急红了眼。

收购员慢悠悠地碾灭烟头:“爱卖不卖,再淋两天,别说三成,你白送我都不要。”

绝望如同瘟疫,在人群中蔓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一年的汗水眼看就要打了水漂。

就在几个老村长准备咬牙签字时,一声清朗的断喝从人群后方传来。

“不能卖!”

几个穿着冲锋衣、浑身沾满泥水的年轻人挤了进来,为首的那个皮肤黝黑,眼神却亮得惊人。

“王叔,李伯,去年就是这样,他们说水分超标,我们就信了。可我们几个后来凑钱买了检测仪,自己测了,晒足七天的麦子,含水量明明在标准线以下!他们还不是照样压价?”

话音未落,他们身后开来一辆小货车,几人合力从车上搬下一台崭新的烘干机,直接在打谷场边架了起来。

“乡亲们,信我们一次!”那年轻人振臂高呼,“我们不求人,自己烘!我们开直播,让全网的人都看着,看看咱们的麦子到底是什么品质!他们还敢不敢睁眼说瞎话?”

“透明晾晒直播”的牌子当场立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镜头对准了翻腾的麦粒。

年轻人带着村民,一边用烘干机处理最湿的麦子,一边将稍干的摊开在油布上,趁着雨停的间隙一遍遍翻晒。

镜头记录下了一切,连雨点重新打落在油布上溅起的水花,都清晰得如同烙印。

沈昭岐就蹲在不远的田埂上,雨水打湿了他的帽檐,他却浑然不觉。

他看了一整晚,看着那群年轻人眼中不灭的火光,看着老农们从麻木到重新燃起希望,看着直播间里从寥寥数人到涌入成千上万的观众。

第三天,直播间里飘过一条留言:“不用看什么质检报告了,我就信这雨声里的坚持。老板,给我来五百斤,地址私你了。”

仿佛一个信号,订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粮站的车,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开走了。

沈昭岐在黎明时分起身离开,村口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正好奇地看着他。

他笑了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麦秆,三两下编了个精巧的小哨子递过去。

孩子吹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响。

沈昭岐揉了揉他的头,用一种混合着古老戏腔的调子,低声哼唱:“风吹麦浪千重浪,一句真话抵万两。”

孩子似懂非懂,却把那调子记在了心里,一遍遍吹响了整个村庄的黎明。

千里之外的城市深夜,林晚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

系统警报已经闪烁了半个多日志,数百个位于不同省份的村庄,“环境信任指数”持续满格爆表,但所有关联的传感设备却诡异地显示为离线状态。

她调动权限,深入调查,结果让她震惊。

这些地区早已放弃了平台冰冷的评分系统。

在那些村庄,信任回归了最原始的形态。

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每天劳作归来,邻里之间会互相看一眼对方的收成和状态,认可的,便在牌子上点一个红点;若有疑虑,则点上一个黑点。

更绝的是,有的村子甚至用院里鸡鸭数量的增减,来佐证农户近期产量的真实性。

林晚的职业本能让她立刻起草了一份整改通知,这种脱离系统监管的“土办法”,是程序设计者的大忌。

可就在她准备下发时,一份特殊的交易记录弹了出来。

那是一户盲人家庭,他们靠着直播间里不同买家的声音频率、语气和提问逻辑来辨别对方是否值得信赖,他们的农产品复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林晚删除了整改通知的每一个字。

她在当晚的系统更新日志里,只写下了一句话:“当信任不再需要算法来证明时,才说明我们真正建成了那个不说谎的世界。”

那一夜,她关闭了所有刺耳的预警提示音,第一次枕着寂静,安然入睡。

几乎是同一时间,周执正站在西北粗砺的风中。

他负责的“劳动可视计划”在这里遇到了瓶颈,升级版的设备反而引起了农户的抵触。

直到他发现,农户们并非抵触,而是在设计一种“反向监督”机制。

他们自发约定,任何一位下单的买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一日监工”。

系统每天随机抽取名额,被抽中的农户必须无条件配合买家进行半小时的视频连线。

一位来自上海的家庭主妇,幸运地被抽中,连线查看她订购的全羊宰杀过程。

镜头前,西北老汉手起刀落,动作麻利。

主妇看着那鲜活的生命在眼前终结,紧张得手心冒汗。

老汉似乎看穿了她的不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竟将手中的刀递向镜头方向:“妹子,你要是不信这羊是现杀的,你远程指挥,或者……自己拿把刀对着屏幕割一下试试?感受感受?”

全程坦荡,毫无修饰。

周执原先对于“侵犯隐私”的担忧,在走访了十户之后,烟消云散。

一位村民的话让他记忆深刻:“以前,我们怕摄像头,是怕被人看穿我们的穷,怕被人看不起。现在,我们欢迎摄像头,是怕没人愿意看,怕我们的好东西,没人知道。”

周执在返回的报告末尾,重重加了一句:“当透明成为一种荣耀,谎言便无处扎根。”

而远在总部的秦念慈,则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匿名信。

信里只有一张残破的直播截图,画面里,一个男人正蹲在塌方的山路旁,用最简陋的工具搭建一个临时的避雨棚,他的身影被泥石流映衬得无比渺小,却又无比坚定。

时间戳,是七年前。

信上只有一句话:“这个人改变了我们整个村子,可他的名字,现在村里没人敢提。他是不是……不属于任何一段被允许记载的历史?”

秦念慈没有回复。

她只是默默发起了一个名为“无名者档案周”的活动,邀请全国所有农户,提交一段关于“你最想感谢,但却从未说过话的人”的故事。

一周之内,后台涌入了超过十万条语音留言。

口音各异,故事不同,但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却是惊人的一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现在,活得就像你当年说过的那个样。”

秦念慈将这些声音合成了长达数小时的循环音频,在新落成的乡村记忆文化中心里循环播放。

展厅的入口,没有图片,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标题,三个字——“也姓沈”。

此刻,真正的沈昭岐,正潜行在东北的原始林区。

松茸采摘季,本是菌农的盛宴,却被一群外来的中介搅得乌烟瘴气。

他们联手哄抬价格,又故意制造稀缺假象,逼得本地菌农只能将刚采下的松茸囤积在手里,焦急观望,任凭鲜美的菌子在一点点流失水分和香气。

沈昭岐没有和任何人争辩,他只是在集市最冷清的角落,支起了一口大铁锅。

他用最清澈的山泉水,现场炖煮刚从老农手里买来的新鲜松茸汤,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只放了一点盐。

然后,他请每一个路过的人免费品尝。

汤的香气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

有人质疑菌子的来源是否真的那么新鲜。

沈昭岐不说话,只是指了指身后那几位蹲着抽旱烟的老农,他们的手上还沾着新泥:“他们今天早上亲手从林子里摘的,不信,你听听他们因为常年钻林子而落下的咳嗽声。”

那质朴而真实的咳嗽声,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词都有说服力。

几天后,菌农们自发组织起了“开锅直播”,每天清晨,十几口大锅在集市上一字排开,镜头对准了食材的清洗、火候的掌控,以及每一个食客脸上最真实的满足表情。

消费者们在直播间里调侃:“这哪是买菌子,这分明是给自己订一碗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的人间烟火气。”

黑市上被炒到天价的松茸,应声回落。

沈昭岐在又一个黎明悄然离去,只在那口他最先支起的大铁锅锅底,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形状,像一枚孤独的脚印。

深夜,国际数字乡村峰会的闭幕式上,镁光灯聚焦在秦知语身上。

一位外媒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秦女士,你们的系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奇迹,但你们如何防止下一个‘沈昭岐式英雄’,再度因为触动了某些规则,而被迫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全场寂静。

秦知语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

她转身,调出了身后大屏幕上的一段实时视频。

那是南方某个小镇的清晨,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正踮起脚,用一截粉笔,在村口的大黑板上认真地写着什么。

镜头拉近,字迹歪歪扭扭,却清晰无比:“李婶家的土鸡蛋,昨天晚上下雨,鸡回窝早,少拾了六个。王伯家的笋干,新晒的,很干。”

画面的背景音里,村里的大喇叭正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广播着:“今日晴,东南风三到四级,适合晒笋……傍晚可能有阵雨,大家记得提前收东西。”

秦知语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位记者:“我们不再需要英雄的归来,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只需要每一个普通人,都敢在村口的黑板上写真话的世界。”

掌声雷动。

散场后,秦知语独自走到会场外的海边,夜风吹拂着她的长发。

她掏出一部特制的手机,发送了一条经过三重加密的信息,收件人未知。

信息很短:“你走的路,我已经接住了。”

海风呼啸,将信息发送的微弱电波卷入无边的夜色。

而在此刻,遥远得连信号都断断续续的某个深山谷地,一台贴着“手绘标签”的冷链车,正缓缓驶出被晨雾笼罩的村口。

驾驶室的收音机里,断断续续传来农业频道的声音:“……今日晴,适合晒笋……”

车灯划破夜色,像一句未落定的承诺。

而在那承诺的尽头,千里之外,风沙正用亿万吨的重量,一遍遍碾过无垠的戈壁。

尘埃落定之前,无人知晓沙丘之下,埋藏着枯骨,还是等待着新生的种子。

风沙在戈壁滩上打着旋儿,刮得人脸生疼。

沈昭岐裹紧藏青色的防风外套,望着远处牧民帐篷前堆成小山的奶桶,喉结动了动——那些泛着乳白的羊奶在阳光下结着薄膜,分明还是新鲜的。

“三毛钱一斤,爱卖不卖。”收购商的卡车碾过碎石路,副驾上的年轻人摇下车窗,指尖敲着手机屏幕,“检测报告说蛋白质不达标,这鬼地方旱了三个月,草都蔫儿,羊能挤出什么好奶?”

几个牧民蹲在沙地上抽烟,烟蒂被风卷着滚进奶桶旁的泥坑。

为首的老阿爸搓了搓皲裂的手,刚要开口,斜刺里冲出个系红头巾的女人,一巴掌拍在卡车前盖上:“去年我们自己拉去盟里检测过!”她从怀里掏出个塑料封套,里面的报告边角都磨毛了,“蛋白质3.8,比标准线高0.2!”

“那是去年!”年轻人嗤笑。

“今年草是干,但我们半夜赶羊去二十里外的泉眼喝水!”另一个穿藏蓝蒙古袍的阿妈挤过来,手指蘸着羊奶抹在掌心,“您尝尝,这味儿,和去年有啥不一样?”

沈昭岐站在沙丘下,看着女人们七手八脚架起铁炉,搬来大块的干牛粪。

有人跑回帐篷抱出铜锅,有人从马背上解下皮囊装的清水。

红头巾女人抬头瞥见他,眼睛一亮:“大兄弟,帮把手搬柴火?”

他应了声,弯腰抱起一捆梭梭柴。

柴火刺得手掌发痒,却让他想起十五年前在横店片场,给老戏骨递道具时那股子热乎劲儿——那时候他也总说“我来”。

铜锅里的羊奶开始咕嘟冒泡,女人们撒进炒香的青稞,用木勺顺时针搅动。

热气裹着奶香撞开风沙,几个路过的卡车司机停了车,探头张望。

红头巾女人舀起一勺奶疙瘩塞进司机手里:“尝尝?

不甜,就是纯香。“

司机嚼了两下,眼睛突然亮了:“嘿,和我老家呼伦贝尔的一个味儿!”他掏出手机开始拍视频,“家人们看这戈壁滩上的羊奶,现场熬的奶疙瘩,这能不达标?”

沈昭岐蹲在炉边添柴,火光映得他眼角细纹发亮。

他望着正给司机递奶碗的老阿妈,突然用蒙语哼起调子:“奶香不怕风沙远——”尾音故意拖长,像牧歌里盘旋的鹰。

阿妈愣了愣,跟着哼:“真心不怕秤盘偏——”

“对!”沈昭岐笑了,“阿妹们一起唱,让风把声儿带到公路那头!”

女人们的歌声裹着奶香飘出去,红头巾女人的手机直播里,弹幕瞬间刷屏:“她们熬的不是奶,是尊严!”“求链接,我要买十斤!”

收购商的卡车悄悄开走了。

暮色漫上沙丘时,牧民们举着手机围在直播镜头前,老阿爸用生硬的汉语说:“明天起,我们自己在这儿支灶,让全国人看我们怎么挤奶、怎么熬奶疙瘩!”

沈昭岐退到人群外,摸了摸兜里的小布包。

那是他离开东海前,在渔村买的海盐,粗粒的,带着海腥味。

他蹲下身,把布包埋在灶台下的沙里,用树枝在上面画了道浅痕——像极了当年那口大铁锅底的脚印。

千里外的“星芒助农”总部,林晚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住。

系统审计界面跳出红色警告:“帝国积分数据库永久冻结,无法读取。”技术总监凑过来:“林总,要不我们重建核心模块?

旧数据本来就是沈总重生时的...“”不用。“林晚打断他,鼠标点击”封存“键,”把原始日志刻成光盘,存进国家数字档案库。“

她打开新写的平台说明文档,最后一段停了很久。

光标闪烁间,她敲下:“他说过,真正的商业,是让人敢把心交给陌生人。”发布当日,两千个村级服务站的投影仪同时亮起这句话,背景音里,此起彼伏的鸡鸣从祖国东西南北的村庄里涌出来,汇成片。

周执在基层治理论坛的座椅上坐直了。

大屏幕里,某集市上,商贩被举报短秤,穿蓝布衫的大妈从菜篮里掏出杆木秤,戴眼镜的学生举着电子秤,卖鱼的大叔搬来磅秤——七八个秤具排成一排,称出的数值写在纸上,取了平均值贴在摊位前。

“这是你们推广的‘公众监督模型’吗?”主持人问。

周执摇头,喉结动了动:“这不是模型,是习惯。”

回程的高铁上,他邻座的小女孩正用蜡笔涂色。

画纸上,菜篮子里的西红柿、青椒都咧着嘴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说,只要不说谎,人人都能当裁判。”

他闭上眼,听见沈昭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制度的尽头,是不用制度。”

深夜,秦念慈的办公室亮着灯。

她翻开最新版《中国乡村振兴口述史》手稿,“关键人物”章节的标题被红笔圈了又圈。

窗外的月光漏进来,落在她手边的老相机上——那是去年在云南茶园,沈昭岐帮茶农直播时,她偷拍的。

照片里,他蹲在茶篓前,身后是笑成一团的阿婆们,镜头都虚了,却能看清他眼角的笑纹。

她拿起钢笔,笔尖悬在“关键人物”四个字上方,停顿良久,轻轻划了道斜线。

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稿纸哗哗响。

某一页飘落在地,上面有段采访记录:“问:您觉得谁是乡村振兴最关键的人?

答:是每个在村口黑板上写真话的人,是每个愿意把心交给陌生人的人。“

月光漫过那行字,像撒了把细碎的星子。

秦念慈的高跟鞋叩在大理石地面上,清脆的声响在发布会现场逐渐消散。

镁光灯熄灭的瞬间,她望着台下记者们仍举着的录音笔,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到沈昭岐时的场景——他蹲在云南茶园的竹篓前,裤脚沾着茶青汁,抬头对她笑:“秦记者,您该多拍拍阿婆们的手,那才是故事的根。”

“秦主编!”举着话筒的年轻记者挤到前排,发梢还沾着晨露,“您删除了’关键人物‘章节,新增的’普通人名录‘收录了十万个匿名声音。

那沈昭岐算什么?

他带火了助农直播,推动了供应链改革,难道不算关键?“

镁光灯重新亮起。

秦念慈垂眼看向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那是去年在甘肃戈壁,牧民阿爸用熔了银碗的银水打的,内侧刻着“风会记得”。

她抬眼时,目光穿过层层镜头,落在会场后墙的投影上:滚动的名录里,有养蜂人老周的咳嗽声,有卖菌子的小孙女数钱的童音,有渔村阿公教外孙女认海鱼的方言。

“他是一个开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比想象中更轻,却像石子投入深潭,激起一圈圈涟漪,“当人们不再需要追着一个名字奔跑,而是各自成为光,才是真正的终点。”

发布会散场时,窗外飘起细雪。

秦念慈裹紧驼色大衣,绕过举着录音笔不肯走的记者,拐进档案馆侧门。

指纹锁“滴”的一声,泛黄的档案架在暖光下泛着旧纸的香气。

她走到最里层的铁皮柜前,指尖抚过第三排第三个抽屉的铜把手——那里贴着张便签,是沈昭岐的字迹:“给未来的念慈:别让故事只活在纸里。”

抽屉拉开的刹那,樟木香混着旧胶片的气味涌出来。

一沓用红丝带捆着的文件躺在最上面,封皮是她手写的《沈昭岐助农行动全记录》,从第一次直播时发抖的手,到后来在暴雨里蹲田埂查虫情的照片,甚至夹着半张皱巴巴的退烧药盒——那是他发着39度高烧还坚持完成菌菇溯源直播时用的。

碎纸机的轰鸣突然在寂静中炸响。

秦念慈将文件一张张塞进吞吐的齿轮,看着“沈昭岐”三个字被绞成细条,落入下方的纸箱。

最后一张是她偷拍的茶园旧照,虚焦的镜头里,他的笑纹比茶芽还清亮。

碎纸口咬住照片边角的瞬间,她的指甲在台面上掐出月牙印。

“当你不再需要被记住,才是真正的活着。”她对着轰鸣的机器轻声说,尾音被吞进金属齿缝里。

纸箱渐渐满了,细纸条堆成苍白的小山,像落在戈壁滩上的雪。

夜班绿皮火车的汽笛在凌晨三点撕破黑暗。

沈昭岐裹着褪色的军大衣,望着车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眼角的细纹更深了,却没了前世那种紧绷的棱角。

对面下铺的小男孩抱着熊玩偶,仰起脸问:“妈妈,你说的那个帮我们村卖茶的叔叔,后来去哪儿了?”

年轻母亲正给孩子掖被角,闻言抬头看了沈昭岐一眼。

他赶紧低头假装看窗外,可耳朵尖还是热了——那是去年春天,他在孩子的村子里蹲了半个月,教茶农们用手机打光拍茶叶,教小媳妇们用山歌调喊“买茶送茶饼”。

“他呀,走到哪儿,哪儿就好起来。”母亲的声音像揉碎的月光,“但我们不能再叫他名字,不然他就走不动了。”

沈昭岐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袋里的系统激活卡。

那张银色卡片跟着他从重生走到现在,边角早被摸得发亮。

火车钻进隧道时,黑暗突然裹住车厢。

他摸出卡片,指甲抵住卡槽轻轻一掰——“咔”的脆响混着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像句没说完的告别。

卡片断成两截的瞬间,他想起第一次见到系统时的场景:红色警告在视网膜上跳动,“破产金手指”几个字刺得人眼疼。

可现在,他望着垃圾桶里的碎片,突然笑了——原来真正的帝国,从来不在积分里。

“够了。”他对着车窗上自己的影子说。

隧道出口的光涌进来时,他看见东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像极了那年在漠河看日出,老鄂温克族猎人拍着他肩膀说:“光不是突然来的,是夜一点点退的。”

清晨五点十八分,云南哈尼梯田的第一声鸡鸣划破薄雾。

阿婆掀开灶上的木盖,蒸汽裹着红米香飘出来,手机支架早架在竹篱边——没有预告,没有特效,镜头里只有她颤巍巍的手在筛米:“孙女儿说,今天要让城里人看看,我们的米是沾着晨露长大的。”

同一时刻,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里,菜农老张举着手机晃过挂着水珠的黄瓜:“昨儿暴雨,棚子漏了三块塑料布,可这瓜藤啊,偏要往漏光的地方长。”

东海渔港的薄雾里,一艘木船静静靠岸。

舱里的收音机吱呀响着:“今日晴,适合晒笋……傍晚可能有雨,记得收。”船板上沾着星星点点的盐渍,却空无一人。

镜头缓缓拉远时,朝霞正漫过海平面,把整片海染成蜜色。

西南干热河谷的风裹着花椒香钻进车窗时,沈昭岐正揉着发僵的脖子。

火车停在小站,他扛起帆布包下车,鞋跟碾过碎石子。

远处的花椒林里,传来脆生生的吆喝:“阿爷,这串红得透!”

他眯眼望过去,晨光里,戴草帽的小女孩正踮脚摘花椒,竹篓里的红果颤巍巍堆成小山。

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若有若无的香气——是花椒的辛,是阳光的暖,是他曾在无数个直播间里,用戏腔喊出的、关于土地的温度。

(山梁后飘来半句哼唱,像极了他当年在戈壁滩教牧民唱的调子:“奶香不怕风沙远——”尾音被风卷着,往更深处的花椒林去了。)

VIP小说推荐阅读: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身为神明实习生,我卷卷卷卷卷重生空间:天价神医不死剑神亲爱的,这不是爱情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弥足琛陷,总裁的七天新娘吃心不改时空境管局:和顶流在末世直播血僵魔君毒剑仙帝极品钢铁大亨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闺色生香远古兽世种田:雄性们凶猛又粘人陆沉周若雪结局救命!首辅大人的娇娇是个黑寡妇梦幻西游降临:只有我知道攻略万里晴空超神,开局获得八荒破灭炎军门霸宠:腹黑少帅溺爱狂妻东北民间奇闻怪谈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别怼他穿进诡异修仙文,这炮灰后娘我不当了九龙归一诀类似小说大唐明月甜溺,京圈大佬低声诱哄古典美人天命诗武聊一个斋改变斗破的穿越者犯罪现场请保持安静惊悚:我用十二星座杀穿诡异世界贺老狗沉浸式,非主流带娃日常回到高三,但成为副本Boss山里人家无限穿越之寿终正寝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难哄的俞先生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重生后,将门医妃狂炸了某404小队指挥官傅总别虐了,桑小姐她跳海了!黄泉宝书斗罗:我的武魂是神龙尊者穿越之我在农家发家致富九章算术在2002将穿越进行到底出阳神白月光回归,渣爹带崽一起火葬场
VIP小说搜藏榜:十日终焉异兽迷城港片:东星黑马,开局宣战洪兴港片:人在和联胜,坐馆不换届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从十二符咒到天罡三十六法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港综:和联胜战神,开局邓伯横死制霸诸天:从港综开始从武侠到海贼,那就轰轰烈烈吧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港片:开局带李丰田,做掉巴闭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影视游戏,带着外挂去冒险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重生港片:黑虎崛起港片:卧底行动海贼:百倍词条,金刚腰子什么鬼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人在霍格沃茨,复制词条成学霸!港综:开局选项,我黑吃黑三亿!盗墓:我长生不死,墓主都是小辈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柯南:顶级魅魔,狂拆cp犬夜叉:开局天罡法,截胡戈薇!港综:跟着我乌鸦混,三天吃九顿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火影:从挖波风水门坟开始港诡从签到硬气功开始火影:开局真新人之人形宝可梦影综你不早说小姐姐还等着我呢都市影视:首选江莱拒绝柯南加入主线规则怪谈:谁选这小萝莉进怪谈的港综,我有一个CF商城柯南:我创造柯学超能女神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港综:抢我红棍,还怪我把事做绝一人:二手夏禾助我修行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海贼:从血焰开始燃烧世界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港片:龙卷风是我契爷?怎么输!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终极:绝世武尊九叔,复制词条任婷婷哭着求嫁
VIP小说最新小说: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青娘的商业智慧带着仓库穿年代,作精媳妇被娇宠一不留神就穿越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灵气复苏:我以傩面杀穿一切诸神之礼战魂噬命穿书七零隐藏大佬竟暗恋她你们真的是民兵?剑吞混沌鼎我靠剧情角色开发万界副本灵异短篇故事集系统激活,我有一座全能三甲末世回溯:时间边缘的守望者食仙之骨清纯圣女很可爱,心思却坏坏开局军功被顶替,小学生扛枪出征凡人打渔我修仙,太平洋是我渔场葬天碑主外卖骑手陈默的末世日志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青霄孤鸿录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末眼保洁混元证道:从科研狗到天道拆解者绝区零:穿越大魔法师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双女王:豪门盛宠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四合院到港综打开系统的正确姿势惊悚灵异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时腐龙,亿万次回溯只为渎神综漫:悲剧粉碎拳!儒林外史大白话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仙子啊她被炸飞啦活佛济公第四部我只练三剑,剑出即无敌盗墓:开局吓跑阿宁和胖子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乾坤轮锁幽镜原神,我才不是什么神明代言人腹黑青梅秒变温柔女友?!!仙门的摆烂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