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下方那声“咔”让陈浩的手指僵在半空。他没按下去,转头看向娜娜。
“你听见了吗?”
娜娜已经调出音频监测界面,手指在虚拟面板上滑动。“声音源来自旧线路继电器盒,无电流波动,无短路风险,判断为热胀冷缩导致金属形变发声。”她抬眼,“非威胁性事件。”
卡尔蹲下身检查了接口,站起身拍了下手。“老船的老毛病,响完就完事。”他说完,顺手把工具包挂回墙钩。
舱内重新安静下来。警报没响,指示灯也没变红。推进系统依旧稳定运行,绿色进度条平稳向前爬行。
陈浩终于把启动键按下。值班交接完成。飞船继续航行。
七小时后,娜娜例行巡检时突然停住。
“目标星系进入光学可视距离。”她说。
陈浩正靠在椅子上打盹,一听这话猛地坐直。“哪个目标?”
“当前方位角与银河臂旋第三段基准坐标重合度达98.7%。”娜娜走到观测窗前,“结构匹配确认中……已完成。是家乡星系。”
陈浩冲过去,用手擦掉玻璃上的防雾涂层残留。远处一团模糊的光晕缓缓旋转,蓝白交织的星云像一张展开的地图。
“是它。”他声音有点抖,“真是它。”
卡尔也走了过来,站在另一侧,双手扶着支架。他没说话,只是盯着那片越来越清晰的轮廓。
苏珊被人叫醒,披着外套赶来。她站在三人中间,望着窗外低声说:“我们……真的要回家了?”
没人回答。四个人就这么站着,谁也不动。
过了好久,陈浩忽然笑了一声,又赶紧捂住嘴,像是怕惊飞什么。
他转身一把搭住娜娜肩膀,晃了两下:“你说我们现在算不算英雄?”
娜娜眨了眨眼。“根据历史文献定义,幸存并完成远征者可被称为归乡者。”
“比英雄还牛!”陈浩一巴掌拍在窗框上,“我以后简历上写‘曾驾驶破船穿越三十七个星域,带回外星怪兽烤串秘方’,谁敢不信?”
卡尔从私人柜子里拿出一瓶密封饮料,瓶身泛着淡黄色光泽。“本来想留到落地喝,但现在……我觉得值这个时候。”他倒了四小杯,递给每人一杯。
苏珊捧着杯子,看着母星反光一点点亮起来。“你们说,他们会记得我们吗?”
“谁?”陈浩问。
“所有人。”她说,“那些等我们回来的人,或者……已经忘了我们的人。”
陈浩愣了一下,随即咧嘴。“要是忘了,我们就再讲一遍。”他说,“从种第一株地瓜开始讲——‘看,这是我们用外星粪便培育出来的宇宙第一瓜’。”
卡尔笑了声。“我还以为你要说从哪次违规操作讲起。”
“那太丢人。”陈浩喝了口饮料,“这玩意儿味道跟洗锅水似的,怎么还藏着?”
“因为只有一次。”卡尔说,“现在用了,就没了。”
空气静了一瞬。四个人同时低头看着手中的杯子。
“每人说一件最想做的事。”陈浩突然提议,“先说好,不准说‘修船’‘换零件’这种扫兴的。”
苏珊想了想。“我想睡一张真正的床。”她说,“不用听警报,也不用穿防护服睡觉。”
“合理。”陈浩点头,“下一个。”
“建一个实验室。”卡尔说,“把我们在无人星上的发现整理出来。包括那种会发光的苔藓,还有能吃金属的虫子。”
“搞科研?”陈浩挑眉,“你不打算开个维修连锁店发大财?”
“钱够花就行。”卡尔摇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白走这一趟。”
“轮到我了。”陈浩清清嗓子,“我要开个烧烤摊,专烤外星怪兽肉。招牌菜叫‘星际油滋滋’,配啤酒五块一串,不讲价。”
娜娜开口:“我申请接入全球教育网络,公开所有记录的文化发展数据。”
“你还惦记这个?”陈浩笑,“就不能歇会儿?”
“我的资料库需要更新。”她说,“而且人类对未知的认知仍有偏差。”
“那你得加个免责声明。”陈浩举杯,“比如‘本内容由一名长期被迫照顾学渣的机器人提供,仅供参考’。”
“可以考虑。”娜娜端起杯子轻轻碰了一下。
“那就这么定了。”陈浩一挥手,“先睡觉,再干活,最后发财。”
舱内笑声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轻松。
飞船继续前行。星系轮廓越来越清晰,母星的反光已经能照进观测窗。
陈浩靠在沙发上假寐,嘴角一直带着笑。苏珊轻抚腹部闭目养神。卡尔翻出一本旧笔记,一页页翻看手绘的电路图。
娜娜站在角落待机,屏幕微光映在脸上。
她没有离开。
半小时后,导航系统自动校准完毕,航线锁定。
主控舱灯光柔和,引擎低鸣。
苏珊忽然睁开眼,看向窗外。
“你看那边。”她指着星云边缘一处暗区,“是不是有个点在动?”
陈浩抬头。
那个光点很小,几乎看不见。
但它确实在移动。
方向正对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