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殿阴影下,王铮迅速查验着所得。灰衣人的储物袋中,除了那柄受损的漆黑短刺和几瓶品质上佳的丹药,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枚深紫色的玉简,其上刻有“幽影秘录”四字。
王铮神识沉入,发现其中记载的并非功法,而是一些旁门左道的杂记,包括敛息、追踪、毒术以及……驯养某些偏门灵虫的心得。看来这灰衣人并非专修虫道,但对这些奇诡之物颇有涉猎。
在这些杂乱记载的末尾,他发现了数张附带的、明显是拓印下来的残破书页影像。书页材质非纸非帛,字迹古拙,似乎年代极为久远。其中一页上,绘有一种形似微小水母、却又生着细密触须的透明生物,旁边还有寥寥数语的注释:
“……于北冥寒渊之眼,偶见异虫,其名不详,暂呼‘**幻光阴蚃**’。此虫生于至寒幽寂之水底,通体澄澈,形影不定,极善匿形,近乎无形……其性温凉,本源水炁精纯异常,似有**平和灵力躁动、滋养经脉枯槁**之微效……然其胆怯至极,稍遇惊扰便化入水流,消散无踪,难以捕捉。或对稳固根基、调理暗伤有所裨益,惜未能深究……”
幻光阴蚃!
平和灵力!滋养经脉!稳固根基!调理暗伤!
王铮的目光骤然一凝,呼吸下意识地屏住了。
这寥寥数语,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的某个结!
他身具五行伪灵根,灵力本就杂而不纯,修炼时不同属性的灵力时常相互冲撞,导致经脉负荷甚大,效率低下。虽得长生木蚨弥补了木行,又借小灰灵液稍稍提升了整体资质,但灵根内部的“协调性”问题,始终是困扰他、阻碍他结丹的最大顽疾之一。
这幻光阴蚃所蕴含的“精纯水炁”,竟被描述为能“平和灵力躁动”、“滋养经脉”,这岂非正对症他灵根弊病?若能得此虫之水炁调和,或许能极大缓解五行灵力间的内耗,使灵力运转更为顺畅圆融,为将来凝聚金丹扫清一大障碍!
其价值,对他而言,甚至不亚于一件攻击法宝!
“北冥寒渊之眼……至寒幽寂之水底……”王铮喃喃重复着关键词,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天坑中央那潭灵力最为充沛、也最为危险的“七霞灵湫”。若说这神水宗遗迹内何处最可能存在所谓的“至寒幽寂之水底”,这灵湫之底,无疑是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只是……那里如今是金丹真人的战场,龙潭虎穴,如何能接近?更别提还要在潭底寻找一种近乎无形的灵虫。
难度极大。
王铮眉头紧锁,并未被渴望冲昏头脑。他仔细回味着那残页描述——“胆怯至极,稍遇惊扰便化入水流,消散无踪”。这意味着即便能找到其所在,捕捉也是极其困难之事,强攻硬取定然无效。
他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一物——那盏神秘古灯。此灯灯光奇异,能定神魂,或许……对此类无形精怪也有奇效?
他取出古灯,尝试着向其传递关于“幽寂”、“寒水”、“无形之虫”的意念。
古灯依旧沉寂,那缕青色火苗却似乎比平时明亮了微不可察的一丝,灯身传来一种极其隐晦的、指向灵湫方向的冰凉触感。
有反应!虽然微弱,但确有其事!
王铮心中一定。有古灯指引,总好过无头苍蝇般乱找。
他再次看向那混乱的战局,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幻光阴蚃,他必须设法弄到手!这不只是为了眼前利益,更是为了夯实道基,为未来的金丹大道铺平道路!
风险固然巨大,但值得一搏。
他将状态调整至最佳,深吸一口气,身形如同融化的蜡影,沿着天坑边缘最阴暗的角落,开始向着七霞灵湫的方向,进行一场更为谨慎、也更需耐心的潜行。
他的目标,并非那引人瞩目的霞髓或洞府遗宝,而是深藏于寒潭之底、关乎自身道途根基的一线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