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沉睡的五阶石沼毒蟾,王铮并未慌乱。他深知在此地硬闯绝非明智之举,必须借助其他手段。
他心念微动,并未召唤声势浩大的噬灵蚁群,而是从混天洞天中唤出了三只通体透明、形如蚊蚋的“隐迹虫”。此虫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但天生能隐匿身形气息,极难被察觉,最适合在这种需要绝对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精细侦查。
三只隐迹虫接到指令,悄无声息地振翅飞起,如同三缕微不足道的青烟,分别朝着三个方向飞去:一只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几株疑似醉龙草的植物,仔细探查其周围是否有隐藏的危险或禁忌;一只则贴着岩壁,缓缓飞向毒蟾身后的那个被半掩的洞口,试图确认那是否是可行的出路;最后一只则谨慎地在水潭表面低空盘旋,感知潭水是否蕴含异常。
王铮屏息凝神,通过心神连接共享着隐迹虫的感知。
探查醉龙草的隐迹虫率先传回信息:那几株植物确实是醉龙草,生长在一片相对干燥的碎石滩上,周围没有明显的陷阱或守护妖兽,但其中一株的根部缠绕着一条几乎与岩石同色的“石线蛇”,这是一种二阶毒蛇,虽然威胁不大,但若被其惊扰发出动静,很可能唤醒毒蟾。
探查洞口的隐迹虫也带来了好消息:毒蟾身后的确是一个通往更深处的通道,通道口虽被毒蟾的蹼状后肢遮挡了大半,但仍有缝隙可供一人侧身通过。通道内气流微动,说明并非死路。
探查水潭的隐迹虫则传递回一种危险的信号:潭水并非死水,深处似乎有某种冷血生物在缓慢游弋,气息隐晦,但带着一丝令人不适的阴寒。
信息汇总,王铮脑中迅速形成了计划。
他首先需要解决那条石线蛇,并安全采集醉龙草。强攻或制造声响都不可取。他略一思索,唤出了两只“拟态虫”。这种灵虫战斗力低下,但能模拟周围环境色彩,擅长潜伏。
两只拟态虫接到指令,悄无声息地爬向那株缠绕着石线蛇的醉龙草。它们缓缓靠近,身体颜色变得与周围的碎石一般无二。其中一只悄然爬到石线蛇头部附近,另一只则靠近其七寸。
就在石线蛇似乎察觉到什么,微微昂起头颅的瞬间!靠近头部的那只拟态虫猛地弹射而起,并非攻击,而是用身体狠狠撞向石线蛇的一只眼睛!同时,另一只拟态虫精准地扑向石线蛇的七寸,细小的口器狠狠刺入!
石线蛇受此突袭,剧痛之下本能地想要嘶鸣挣扎,但王铮早已准备。一缕极其凝练、蕴含着他初步领悟的生死轮转意境的灰白气息,如同无形的细针,后发先至,瞬间没入石线蛇的头部,直接湮灭了其微小的妖魂。
石线蛇身躯一僵,随即软软垂下,再无生息。整个过程在寂静中完成,只有极其微弱的挣扎摩擦声,被毒蟾低沉的呼吸声完美掩盖。
王铮这才悄然上前,动作轻柔而迅速地采集了那几株醉龙草,并用玉盒妥善封存,避免气味外泄。
接下来,是如何通过毒蟾把守的通道。
硬闯风险太高,利用醉龙草麻醉?且不说如何让毒蟾吸入或吞下,五阶妖兽抗性极强,能否起效、能起效多久都是未知数。
王铮目光扫过那只沉睡的毒蟾,又看了看幽深的潭水,心中有了一个更为稳妥的计划。
他需要制造一个短暂的、将毒蟾注意力引开的契机。
他再次唤出灵虫,这次是十几只“水息虫”。这种灵虫形如水黾,能在水面快速滑行,并能短时间潜入水下,制造细微的波纹和动静。
水息虫悄无声息地滑入漆黑的水潭,在王铮的精确操控下,它们在水潭远离通道口的另一侧,开始有节奏地扰动水面,制造出仿佛有小型鱼类在活动的涟漪,同时,几只水息虫潜入水下,轻轻撞击潭底的岩石,发出极其沉闷、却能被感知的细微震动。
沉睡中的毒蟾,那庞大的腹部鼓动节奏微微一顿,紧闭的眼皮似乎颤动了一下。对于守护领地的妖兽而言,水潭中的异常动静,尤其是可能存在的“食物”活动,是值得关注的。
就在毒蟾的注意力被水潭另一侧的动静隐约吸引的刹那,王铮动了!
他没有直接冲向通道,而是身形一矮,如同狸猫般贴着岩壁,将自身速度提升到极致,却巧妙地控制着力量,没有发出任何破空声!他所选择的路线,也并非直线,而是借助洞窟内几块凸起的岩石作为掩护,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迂回冲刺!
整个过程快如鬼魅,在毒蟾尚未完全将注意力从水潭异动转移回来之前,王铮的身影已经如同轻烟般,险之又险地侧身滑入了那个被毒蟾后肢半掩的通道缝隙!
进入通道的瞬间,他头也不回,心念一动,所有散布在外的灵虫,无论是水面的水息虫,还是负责警戒的隐迹虫、拟态虫,都在瞬间被他收回混天洞天,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咕……”
身后隐约传来毒蟾发出一声带着疑惑的低沉喉音,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又不太确定。水潭的异动也停止了,一切仿佛从未发生。它挪动了一下庞大的身躯,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再次陷入了沉眠般的呼吸中。
通道内,王铮背靠着冰冷的岩壁,缓缓松了口气。刚才那一连串的行动,看似简单,实则对时机把握、灵虫操控以及自身隐匿能力都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惊动那只五阶妖兽,后果不堪设想。
他稍作调息,便打量起这条新的通道。通道比之前更加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岩壁上散发着微光的菌类提供了些许照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金属和尘土混合的陈旧气味。
他没有立刻前进,而是再次放出了几只隐迹虫和两只“钻岩甲虫”。钻岩甲虫体型小巧,前肢锋利,擅长在岩石中开凿细小孔洞,既能探查岩壁后方是否空心或有陷阱,必要时也能快速开辟临时藏身之所。
在灵虫的探查下,他确认前方通道暂时安全,这才继续小心翼翼地向深处行进。
这一次,他主要依靠隐迹虫在前方数十丈外探路,钻岩甲虫则不时在两侧岩壁敲击探查。他自己则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破妄瞳运转,不放过任何一丝能量波动或环境异常。
如此前行了约莫半个时辰,通道开始向下倾斜,周围的温度似乎升高了一些,那股金属尘土味也更加浓郁。前方隐迹虫传回信息,通道即将到达尽头,尽头处是一个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出口。
王铮命令隐迹虫停留在出口边缘侦查,自己则放缓脚步,悄无声息地靠近。
通过隐迹虫的共享视野,他“看”到了出口外的景象——那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地面是暗红色的坚硬岩石,散发着灼热的气息。空间中央,有一个不断翻涌着气泡的岩浆池,池边散落着一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岩浆池对面,矗立着三尊与之前遇到的战傀风格类似、但通体赤红、表面有熔岩纹路流淌的巨型傀儡!它们一动不动,仿佛守护着岩浆池后方一个更为幽深的洞口。
同时,他也注意到,在靠近出口的岩壁阴影里,匍匐着几头形如蜥蜴、但皮肤赤红、口鼻间喷吐着火星的妖兽,似乎是依靠此地火煞修炼的“熔火蜥”。
前有傀儡拦路,侧有妖兽蛰伏,环境灼热,显然又是一处险地。
王铮收回隐迹虫,眉头微蹙。此地环境特殊,之前的灵虫恐怕难以发挥太大作用。他需要根据新的环境,调整策略。
他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对付这种火系环境和可能存在的傀儡,或许该让对火煞有一定抗性的金蓝噬魔甲虫,或者能操控元磁之力的元磁虫皇出来活动活动了。当然,前提是,要先摸清那三尊赤红傀儡的激活条件和那些熔火蜥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