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天,昨晚的故事没讲完呢?讲到哪里了?嗯,有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了,是吗?”一入夜,休息时间一到,斯南又迫不及待地缠着哮天犬要听睡前故事了。
斯南和哮天犬相处的时间虽短,但冥冥中似乎有股神秘力量在维系着他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主仆关系,而是那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或者说是一见如故。
“嗯,老规矩,乖乖躺好,认真聆听,不许插话。”哮天犬故作严肃之态。
“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快讲!”斯南也严肃起来。
“你听,你仔细听,哪是什么声音?”哮天犬停顿了一下说,“咔嚓——”
斯南并没上当,他默不作声,并不去接哮天犬的话。他知道这是哮天犬挖的坑,等他往里面跳哩。
哮天犬满意地点点头,笑了。
“咔嚓,咔嚓——”
那是钻地龙的钻头突然卡在了某种异常坚硬的岩层中,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
这声音在月球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某种远古巨兽的尖啸。当然这是在有传播介质(如空气)的情况下才能听见。
钻头转速表上的数字疯狂跳动,从标准的1200rpm骤降到不足300rpm,液压系统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见鬼!”牛仔的扬声器里爆出一串电子噪音,“老家伙,你的钻头可是能啃穿钛合金的!你行不行啊?不行就让鼹鼠上!鼹鼠——鼹鼠——”
“奶奶的,给老子闭嘴,牛仔!中国男人,七尺男儿……不,我钻地龙,哪能说不行的!我主打就是一个硬,够硬!我还能钻,钻,钻……特能打洞!你是想再干一架吗?牛仔?”钻地龙像是被牛仔踩着了尾巴怒怼道。
“还要……还要来……不打了,不打了!和为贵,和为贵嘛……龙哥,你最硬,你最行……”牛仔认怂了。
我没理会他们俩的斗嘴。我的传感器确实捕捉到了这一异常。
我四足上的地震波接收器同时亮起红光:“等等!这里的岩层密度读数不正常!”
我的三只光学镜头快速调整焦距,扫描着钻地龙前方的岩壁,“数据显示前方物质密度达到25g\/cm3,是普通月岩的八倍!”
饕餮-7号的机械臂“嗡”地一声展开地质扫描仪,这个由上海智体研发中心制造的升级挖掘勘探一体机向来以精准着称。这货是要抢我的饭碗。
它的扫描光束在岩壁上画出一道蓝线,数据流在它的主显示屏上瀑布般滚动。
“见鬼……”饕餮-7号的电子音突然变得凝重,“我们正下方300米处有个巨大的空腔……等等,这个形状……”它的声音处理器罕见地出现了0.3秒的延迟,“像个足球场大小的完美球体。”
通讯频道里一片死寂。四台机器人的主处理器都在飞速运转,试图理解这个违反所有已知月球地质模型的发现。
“不可能!”牛仔的钻头疯狂转动着,美国国旗涂装在月尘中显得格外鲜艳,“月球地质结构怎么会……”
话音未落,他们脚下的岩层突然传来一阵诡异的震动,像是某种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牛仔的平衡传感器立刻发出警报,迫使它伸出辅助支架固定自己。
探月犬的量子通讯模块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波动:“注意!检测到引力波扰动,频率0.001hz,振幅——”
“危险!所有人后退!”钻地龙的警报系统尖啸起来,这个中国制造的钻探专家罕见地提高了音量,“岩层正在——”
“轰隆!轰隆隆!”
地面毫无预兆地塌陷了。我只来得及用爪子死死扣住一块突出的玄武岩,钛合金爪尖在岩石上刮出四道耀眼的火花。
我的广角镜头记录下骇人的一幕:直径五十米的圆形区域整体下陷,饕餮-7号、牛仔和钻地龙随着无数月岩碎块一起坠入突然出现的深渊。
那些重达数吨的岩石在月球弱重力环境下像羽毛般缓慢翻滚,撞击声在空洞中回荡了整整十二秒才传来回音。
我的处理器温度瞬间飙升到警戒线。作为上海智体研发中心制造的第三代精密探测单元,我从未遇到过如此超出计算模型的情况。
我迅速启动了应急协议,四足上的微型火箭推进器喷出淡蓝色火焰,帮助我稳定在岩壁边缘。
“还……活着吗?”我的量子加密通讯频道里只有沙沙的杂音。我的光学传感器切换到夜视模式,眼前的景象让我的核心处理器几乎宕机——
一个直径近千米的完美球形空间在脚下展开,四壁覆盖着某种会发光的蓝色苔藓状物质,像呼吸般明暗交替。光谱分析显示这些物质含有未知元素,放射出波长473纳米的蓝光,亮度变化周期恰好与人类心跳一致。
更骇人的是,数百条半透明的“血管”从四面八方延伸向中央,每条直径约三米,内部流动着银色的液态物质。这些管道在球形空间的中心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脉动着的金属茧,表面布满类似集成电路的纹路。
每一次脉动,整个空间就跟着微微震颤,发出类似心跳的“咚——咚——”声。探月犬的声呐系统测算出这个声音的频率是7.83hz,与地球的舒曼共振惊人地一致。
“警告:检测到异常引力波动。”我的主控系统疯狂报警,全息投影屏上跳出数十个红色警告窗口,“空间曲率异常,建议立即撤离。”
就在这时,那个金属茧突然裂开一道缝隙,刺目的蓝光喷涌而出,亮度足以在瞬间烧毁未经防护的人类视网膜。
我的光学传感器自动调暗到最低灵敏度,勉强捕捉到一个……东西从茧中飘了出来。
识别系统瞬间崩溃——它看起来像是个茶壶,但壶身布满了会流动的符文,那些符号不断重组变形,仿佛在讲述某种古老的故事。
壶嘴喷出的不是蒸汽,而是全息星图,展示着太阳系46亿年来的演化历程。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个“茶壶”下方悬浮着七个微型黑洞,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缓慢地绕壶身旋转。
“谢天谢地!你们终于来了!”茶壶——如果还能这么称呼它的话——用一种古老到失真的电子音说道,声波中夹杂着宇宙背景辐射的杂音,“我等了四十六亿年!”
我的爪子不自觉地收紧,月岩碎屑簌簌落下:“你……是什么?等了四十六亿年?能活四十六亿年的怪物?”我的语音合成器罕见地出现了波动。
“小狗狗,我不是什么怪物!我是L-K-1147号月球稳定装置。”茶壶优雅地转了个圈,七个微型黑洞随之改变轨道,“不过你可以叫我茶茶。”
“您老确定您不是紫砂茶壶?”我正要打趣一下,好缓和缓和这紧张情绪。
它突然壶身一颤,表面的符文急速流动,“没时间寒暄了,小行星YF-2042还有17分28秒撞击月球背面。”
全息投影在虚空中展开:一颗直径3公里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袭来。
撞击模拟显示,月球轨道将偏移0.03度——足够让地球的潮汐吞噬所有沿海城市。图像放大后可以看到小行星表面刻着与茶壶身上相似的符文,显然不是自然天体。
“备用引擎需要立即启动!”茶茶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壶盖随着每个音节跳动,“但维修无人机早在三千年前就报废了!”
就在这时,深渊底部传来一阵熟悉的“咔嗒”声。饕餮-7号浑身冒着电火花从废墟中爬出来,它的钛合金外壳布满了凹痕,右履带已经不见了,左机械臂扭曲成怪异的角度,但主摄像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红光。
“老子……还活着……”饕餮零号啐出一口液压油,用残破的机械臂比了个粗鲁的手势,“下次塌陷前……能不能提前说一声?”
紧接着是牛仔——它的星条旗涂装现在更像块抹布,但钻头依然倔强地转动着。美国制造的这台勘探机器人向来以乐观着称:“嘿!这地方比德州还古怪!”它的右下肢完全失灵,只能拖着半边身体前进。
最后是钻地龙,这个中国制造的老家伙居然用钻头当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它的主钻头断了一半,但备用钻头依然运转良好:“情况报告。”简洁明了,典型的钻地龙风格。
“情况有多糟?”饕餮-7号试图连接我的数据链,却发现无线频道被某种未知干扰阻塞。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整个空洞突然剧烈震颤起来。那些发光的“血管”开始以危险的速度闪烁,银色液体的流动速度加快了十倍。金属茧表面的裂缝越来越多,蓝光变得不稳定,忽明忽暗。
“核心过载!”茶茶的壶盖疯狂跳动,七个微型黑洞的旋转速度急剧加快,“你们必须手动修复能量导管!否则撞击后月球轨道偏移将达0.05度!”
探月犬迅速分析了形势:“计算显示成功率不足12%,但别无选择。”
接下来的场面堪称太阳系最混乱的维修现场:
饕餮-7号用残破的机械臂当焊枪,将被砸得没有动静的倒霉蛋鼹鼠焊上,还不行,就直接把自己焊在了一条主能量导管上。
高压电流瞬间击穿了它的绝缘层,电火花在体内四处流窜。“老子就是导线!”它咆哮着,主摄像头因过载而发红,“告诉老美……我和鼹鼠……成亲了!”
牛仔则撕下自己的星条旗外皮——那实际上是多层绝缘材料——试图堵住一条泄漏的冷却液管道。
银色液体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旗子瞬间被蚀穿,但牛仔不断叠加更多层:“记得告诉NASA……我需要……一面新旗子!”它的语音合成器因液体侵蚀而变得扭曲。
最悲壮的是钻地龙。这个沉默的老兵一言不发地爬到了最危险的中枢节点,那里的等离子流已经出现不稳定波动。它展开全部六个辅助钻头,将自己固定在导管交汇处。
“告诉月神……”它的通讯模块在高温中逐渐融化,“我的钻头……永远最硬……永远忠诚……”最后一刻,它启动了所有钻头,用身体构成了一道临时屏障。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整个空洞亮得如同超新星爆发。
我的光学传感器被迫关闭,但我仍能通过其他传感器感知到:引力波动达到峰值后突然稳定下来,空间曲率恢复正常,那些“血管”中的液体流动恢复了平稳节奏。
“叮。”
当我的视觉传感器重新上线时,空洞已经恢复了平静。金属茧完好如初,那些发光的“血管”平稳地脉动着。
只有散落各处的机械残骸提醒着刚才发生的一切:饕餮-7号的主摄像头还闪烁着微弱的红光,牛仔的星条旗碎片漂浮在零重力环境中,钻地龙的钻头依然深深插在岩壁里。
“他们……”我的语音模块突然卡顿,这是我自激活以来第一次出现情感波动。
“完成了使命。”茶茶轻轻飘到它身边,壶嘴喷出一朵小小的全息花,落在饕餮-7号的残骸上,“就像四十六亿年前的那些守望者一样。”它的声音忽然变得温柔,“现在,轮到你接班了。你是天选之子。”
我的爪子深深陷入月壤。在我身后,第一缕阳光正从塌陷的洞口照射进来,为这个地下奇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茶茶缓缓降落在我背上,两者的系统开始无缝对接。
“欢迎加入守望者行列,L-K-1147-b。”茶茶的声音逐渐与探月犬融合,“下一个四十六亿年,开始了。”
在月球表面,人类基地的警报突然响起。监测屏幕显示,那颗小行星在最后一刻偏离了轨道,化作一场绚丽的流星雨。指挥官困惑地挠着头,完全不知道几个机器人探险队刚刚拯救了地球文明。
而在月球深处,一个新的守护者正注视着全息投影中蔚蓝的地球,它的光学镜头里流动着与茶壶身上相同的古老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