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士之名
建安三年 九月初三 阴雨绵绵
许都的秋天比宛城潮湿,雨水黏在皮肤上,甩不脱似的。
今日第一次参加曹操的军机会议,荀彧、程昱、郭嘉等谋士均在列。我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恨不得变成墙上的影子。
曹操讨论的是如何对付刘备——这厮被吕布赶出徐州后,如今投靠了刘表,在新野招兵买马。
“刘备此人,看似仁德,实则野心不小。”曹操敲着地图上的新野位置,“若不早除,必成后患。”
程昱主张强攻,荀彧建议招安,郭嘉则认为可以挑拨刘备与刘表的关系。
轮到我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我清清嗓子:“刘备虽有关张之勇,但兵力不足三千。丞相若兴师动众讨伐,反而显得小题大做。”
曹操挑眉:“文和有何高见?”
我心跳如鼓,表面平静:“可派一上将,假意征讨附近山贼,实则监视新野。待刘备露出破绽,一举擒之。”
曹操不置可否。我知道,这个中庸之策不会被他采纳,但至少安全。
散会后,郭嘉悄悄对我说:“文和兄太过谨慎了。”
我苦笑:“年纪大了,胆子小了。”
其实我是故意的——初来乍到,不能太露锋芒。
建安三年 九月十五 月圆
今夜曹操设宴,我推脱不掉,只好参加。
酒过三巡,曹操忽然问我:“文和,你觉得袁尚、袁熙逃往乌桓,该当如何?”
我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试探我对北征乌桓的态度。荀彧等人明确反对,认为劳师远征风险太大。
我斟酌词句:“乌桓癣疥之疾,本不足虑。但二袁若借兵卷土重来,恐成心腹之患。”
曹操大笑:“文和说话,总是滴水不漏。”
我背后冒汗。在曹操手下做事,每句话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建安三年 十月初一 寒风乍起
北征乌桓的事定下来了,曹操力排众议,决定亲征。
我被任命为随军参谋,同行的还有郭嘉。听说郭嘉病重,但坚持要随行,真是不要命。
我偷偷准备了很多药材,不是为郭嘉,是为自己——北地苦寒,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建安三年 十月初五 阴
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夏侯惇来找我,说军粮运输有问题,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故意说:“元让将军可咨询程仲德,他精于此道。”
夏侯惇摇头:“程昱那家伙架子大得很,不好说话。”
我这才“勉强”给出建议:在沿途设中转粮仓,分段运输。
夏侯惇大喜:“还是文和兄痛快!”
我微笑不语。与其讨好曹操,不如先结交这些实权将领。关键时刻,他们或许能保命。
建安三年 十月初十 出征前夜
明天就要北征了,我心神不宁。
夫人帮我整理行装,忧心忡忡:“夫君年事已高,何必随军远征?”
我叹气:“正因为年事已高,才更要表明忠心。”
其实我明白,曹操带我出征,既是用我才华,也是防我留在许都生事。
乱世为人臣,难啊!
建安三年 十一月十五 北地苦寒
北征之路比想象中艰难。
天气寒冷,道路泥泞,士兵们苦不堪言。郭嘉病得更重了,躺在马车里咳嗽不止。
曹操也很焦虑,今天特意召我问计。
我知道机会来了——是时候献上那条我酝酿已久的计策了。
建安三年 十一月二十 大雪
今天我终于说出了那个计策。
当时曹操正在为大军迷路发愁——向导说这条路最近,但遇上暴雪,行进困难。
我趁机进言:“丞相,诩有一计,或可速胜。”
曹操来了兴趣:“文和快讲。”
我深吸一口气:“乌桓倚仗天险,以为我军难以久持。不如将计就计,佯装退兵,暗中派精锐轻骑绕道突袭。”
曹操沉吟:“此计甚险。若被识破,轻骑有去无回。”
我点头:“确实凶险。但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其实我隐瞒了最关键的部分:这条计策需要有人当诱饵,而且生还几率很小。
建安三年 十一月廿五 风雪交加
曹操采纳了我的计策,但做了修改:由他亲自率领轻骑突袭,夏侯惇负责佯动诱敌。
我知道后心惊肉跳——曹操居然要亲自冒险!万一出事,我们都得陪葬。
更让我不安的是,曹操指派我随夏侯惇部行动。这是信任,还是试探?
建安三年 十二月初一 奇寒
今天,夏侯惇来找我商量诱敌细节。
我看着地图,突然灵光一闪,补充了一条毒计:“将军可沿途散布谣言,说丞相病重,军中爆发瘟疫。再让士兵们故意显得士气低落。”
夏侯惇皱眉:“这是为何?”
我解释:“乌桓人多疑,若见我军士气高昂,反而会怀疑是诱敌之计。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以为有机可乘。”
夏侯惇恍然大悟:“妙计!只是...有失天和吧?”
我心中冷笑:乱世之中,讲什么天和?活着就是天理。
但表面上一本正经:“为了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建安三年 十二月初五 阴
计划进行得出奇顺利。
乌桓人果然中计,以为曹军真的士气低落,大胆出击。夏侯惇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而我,正在盘算下一步:如何确保曹操的奇袭成功?
建安三年 十二月初八 雪
决战前夜,曹操召集将领部署任务。
当说到要在水源下毒时,众将哗然。这确实有伤天和,可能导致无数平民中毒。
曹操看向我:“文和此计,是否太过?”
我硬着头皮回答:“丞相,乌桓人逐水草而居,若不断其根本,难以根除。况且...”
我压低声音:“可先派人散布消息,说水源有毒,让平民回避。如此,主要伤及敌军。”
曹操沉默良久,突然大笑:“不伤文和就行,只是苦了元让了。”
满帐皆惊。夏侯惇脸色发白——原来曹操决定由他实施这个毒计,万一传出去,恶名都要他承担。
我背后湿透。曹操这手太狠了,既用我计,又让夏侯惇背锅,自己还装好人。
建安三年 十二月十二 血战
计策成功了。
曹操的轻骑奇袭乌桓王庭,夏侯惇的水源毒计造成敌军大乱。乌桓主力被全歼,袁尚、袁熙逃往公孙康处。
但代价惨重——夏侯惇的诱敌部队损失过半,水源下毒也误伤了许多平民。
庆功宴上,夏侯惇闷头喝酒,看我的眼神充满怨恨。
我知道,这个梁子结下了。
建安三年 十二月十五 月圆
今夜庆功,我却毫无喜悦。
曹操当众夸我“算无遗策”,赐金百两。但我感觉到其他谋士看我的眼神变了——以前是轻视,现在是忌惮。
郭嘉拖着病体来找我喝酒,意味深长地说:“文和兄此计虽妙,但太过狠辣,恐伤阴德。”
我苦笑:“为丞相效力,顾不得这许多。”
其实我心里明镜似的:从今天起,我贾诩“毒士”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建安三年 十二月二十 回师
开始班师回朝。
路上经过被下毒的水源,看到河边的死鱼和倒毙的牲畜,士兵们都沉默不语。
夏侯惇故意大声说:“贾军师好计策!一剂毒药,胜过十万雄兵!”
我装作没听见。在这乱世,活下去已经不容易,哪还顾得上名声?
建安三年 十二月廿五 小年
今天收到家书,说母亲身体好转。这是我几个月来唯一的好消息。
在回程的马车上,我反思这次献计:虽然成功了,但得罪了夏侯惇,坏了名声,得不偿失。
以后还是要更谨慎些,这种毒计,能不用就不用。
建安四年 正月初一 途中元旦
在行军途中过元旦,别有一番滋味。
曹操设宴犒军,特意叫我坐他身边。席间他低声说:“文和,可知我为何用你此计?”
我谨慎回答:“丞相雄才大略,非诩所能揣测。”
曹操微笑:“因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心中凛然。曹操这是在告诉我:他不介意用毒计,只要有效。
建安四年 正月初五 雪
快回到许都了,我开始担心今后的处境。
经过这一仗,我在曹营的地位是稳固了,但树敌也不少。夏侯惇等人肯定视我为眼中钉。
得想个办法自保。
建安四年 正月初十 晴
今天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我主动去找曹操,说自己年老体衰,请求辞去军师一职,改任文职。
曹操很惊讶:“文和正值壮年,何出此言?”
我叹气:“北征途中,深感力不从心。愿为丞相打理文书,培养后进。”
曹操沉吟片刻,答应了。
我知道,他其实也放心了——像我这样善用毒计的人,放在身边终究是隐患。
建安四年 正月十五 许都元宵
回到许都,我立即搬出豪华府邸,换了个小院子。
仆人不解,我说:“树大招风。”
从今天起,我要低调做人,最好让所有人都忘记我的存在。
夜色渐深,我独自在院里看花灯。许都的元宵比宛城热闹,但我更怀念武威老家的简陋灯会。
那时我还是个单纯的少年,以为靠智慧可以济世安民。现在才知道,乱世中,智慧最先用来保命。
贾诩啊贾诩,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