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与藤真一战后的疲惫和兴奋,陈朔回到酒店。洗完一个热水澡,冲去一身汗水和疲惫,他迫不及待地躺到床上,再次将意识沉入系统。
果然,系统界面中,原本灰色的【特训空间 - 梦想的练习场】图标,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令人心安的白光,已然解锁!
他带着好奇与期待,用意念点击。
界面切换,一个简洁的子菜单浮现:
【欢迎来到特训空间,此处为意识空间,时间流速与现实不同(当前比例 2:1)。请选择训练模式:】
· 【镜像对战】:与系统记录的传奇球星虚拟影像进行针对性对抗训练。(提示:当前可解锁影像需消耗技能点)
· (列表显示着诸如“巅峰乔丹(防守压迫)”、“魔术师约翰逊(大局观引导)”、“阿伦·艾弗森(运球突破)”等选项,但大部分呈灰色,提示需技能点解锁。)
· 【情景模拟】:模拟特定比赛关键时刻,提升关键球能力与心理素质。
· (示例:最后5秒,落后1分,从后场发球……;加时赛,体力耗尽,面对包夹……)
· 【基础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保持标准化训练,系统将辅助纠正动作细节,形成完美肌肉记忆。
· (注:此模式专注于基本功固化与体能模拟训练,无对抗性。)
“时间流速不同……这简直是神器!”陈朔心中狂喜。这意味着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出一倍的训练时间!
他暂时按捺住对【镜像对战】里那些传奇名字的向往(技能点太宝贵,不能轻易动用),也略过了看起来就压力山大的【情景模拟】。他的目光落在了【基础虚拟空间】上。
“动作标准……纠正细节……”这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与藤真的一战让他深刻意识到,光是有点花架子不行,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定的技术动作作为支撑,才能将系统技能的效果最大化。
不再犹豫,他用意念点击了【基础虚拟空间】。
眼前的世界瞬间模糊、扭曲,如同穿过一层清凉的水幕。下一刻,所有的感官被重置,他发现自己不再躺在酒店的床上,而是站在一个无限广阔的、纯白色的空间之中。脚下是拥有完美摩擦力的无形地面,周围光线柔和均匀,没有任何杂物干扰,寂静得能听到自己意识层面的“呼吸”。
一个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系统提示音在空间中回荡,仿佛直接响彻在脑海:
【基础虚拟空间已启动。时间流速比 2:1 已生效。】
【请选择初始训练项目:运球、传球、投篮、防守滑步、体能……】
【训练开始后,系统将实时监测训练者动作,与标准肌肉记忆模型进行比对,并提供神经微电流刺激进行辅助纠正与疲劳缓解。训练效果将部分反馈至现实身体。】
“部分反馈至现实身体?”陈朔心中一动,这意味着即使在意识空间训练,也能切实提升现实中的肌肉记忆和体能基础,只是可能不如完全真实训练那样效果百分百转化。但这已经足够逆天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个意识空间的神奇。没有疲惫,没有外界干扰,只有最纯粹的练习环境。
“开始吧,”他低声自语,眼中燃烧着斗志和期待,“就从最基础的,也是目前我相对最强的运球开始!夯实基础,才能承载更强的技巧。”
他用意念选择了【运球训练】。
下一刻,他手中仿佛出现了一个质感真实的虚拟篮球,重量、触感都与真球无异。同时,他前方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由光线勾勒出的人形轮廓,正是【标准肌肉记忆模型】。模型开始演示最基础,却也最完美的体前变向运球动作——重心的高度,脚步的配合,手臂的摆动幅度,手腕的发力,指尖对球的控制,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如同教科书般的精准。
“原来标准的动作是这样的…”陈朔看着那流畅协调、充满节奏感的演示,对比自己之前习惯的动作,立刻发现了不少细微的差别。他之前更多是靠球感和本能,很多细节并不规范。
他学着模型的样子开始运球。刚开始,动作还有些生涩和刻意。
【警告:重心偏高3.2厘米,导致启动速度损失12%。】 系统提示音响起的同时,陈朔感到腿部相关肌肉群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酥麻的电流感,并不难受,反而像是有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按压、调整,引导着他的身体下意识地微微降低重心。
他调整了一下,继续。
【警告:左手护球动作不规范,肘部外扩角度过大,易被抢断。】 又一道微电流流过他的左臂,帮助他纠正姿势。
【警告:非运球手肩部过度紧张,影响身体协调性。】
【提示:手腕发力过猛,缺乏手指的“粘性”控制。】
……
系统的提示音和微电流纠正几乎不间断地响起。一开始,陈朔有些手忙脚乱,感觉自己浑身都是破绽。这比他想象中要严苛得多!每一个微小的瑕疵,在系统面前都无所遁形。
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这就是他需要的!精准的反馈,高效的纠正!
他摒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眼睛看着标准模型,身体感受着微电流的引导,大脑不断接收并处理着系统提示。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最标准、最基础的要领。
在这个没有时间概念的空间里,他不知疲倦地重复着。体前变向、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每一种基础运球技术,他都在系统的“监督”下,进行着成百上千次的重复。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动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规范、协调、流畅。那种对篮球的控制感,比以前单纯依靠【控球80】的球感要扎实、稳定得多。这是一种从“会”到“精”的蜕变开端。
不知“过了”多久,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连续标准运球动作达成1000次,基础运球熟练度提升。检测到宿主精神专注度下降,建议本次训练结束。现实身体已记录约70%训练效果。】
眼前的模型和虚拟篮球消失。
陈朔的意识回归,发现自己依然躺在酒店的床上,窗外夜色深沉。他看了看时间,现实中仅仅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但他在特训空间里,感觉至少高强度训练了两个半小时!
更让他惊喜的是,虽然身体没有实际运动的酸痛感(系统缓解了疲劳),但一种对运球动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控感,却清晰地保留了下来。他下意识地做了个快速体前变向的手势,感觉无比顺畅。
“太强了…”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畅快而疲惫的笑容。
这还只是【基础虚拟空间】,还有【镜像对战】和【情景模拟】……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有了这个特训空间,他追赶乃至超越这个世界的强者,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他带着这份满足与期待,沉沉地睡去。明天,还有更多的训练和挑战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