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与钓,渐入佳境
接下来的日子,李渔过得规律而充实。
每天天不亮,他就跟着玄尘道长练习基础拳脚。老道的要求很严格,一招一式都必须标准,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出拳,也要反复练习几十遍,直到李渔能准确体会到“力从腰发”的感觉才肯罢休。
一开始,李渔的胳膊腿每天都酸痛不已,晚上躺在床上,动一下都觉得费劲。但他咬牙坚持着,心里清楚,这是在打基础,就像钓鱼前要先把渔具调试好一样,基础越扎实,后面才能更顺利。
玄尘道长看在眼里,偶尔会指点他几句:“练拳如钓鱼,急不得。钓鱼要等鱼上钩,练拳要等身体适应,找到发力的诀窍。你性子比以前沉稳多了,这是好事。”
李渔听着,默默记在心里。他发现,练拳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让他对身体的掌控更加精细。比如出拳时的呼吸配合,格挡时的重心调整,这些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协调,和吐纳时的心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午练完拳,吃过午饭,李渔就会回到房间,研读《清心诀》和《基础吐纳详解》,然后进行吐纳修炼。有了上午的身体锻炼做基础,下午的吐纳往往事半功倍。他能更清晰地感受到灵气的存在,那股暖意在体内流动得越来越顺畅,虽然依旧微弱,却在一点点积累。
有时候,玄尘道长会过来看看他修炼的情况,偶尔提点一两句。比如告诉他“吐纳时不必强求灵气多寡,顺其自然即可”,或者“心不静时,不妨停下来,去院子里浇浇菜,扫扫地,让心沉淀下来”。
这些话看似简单,却让李渔受益匪浅。他越来越觉得,这位看似平凡的师父,其实对修炼有着很深的理解,只是不轻易显露罢了。
傍晚时分,是李渔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他会带着自己做的简易渔具,去后山的小溪边钓鱼。
经过几天的琢磨和改进,他的渔具也升级了。鱼竿换了一根更趁手的树枝,鱼线用藤蔓纤维搓得更均匀了,鱼钩则找到了几块更合适的骨头,打磨得更锋利,倒刺也更明显了。他甚至还找到了一种黏性很强的树胶,用来固定鱼钩和鱼线的连接处,比单纯打结结实多了。
钓鱼的技巧也在慢慢恢复。他能根据水流的变化判断鱼的位置,能通过鱼线的细微震动分辨出是鱼在试探还是真的上钩了。虽然没有浮漂,但他的手感越来越敏锐,上钩率也高了不少。
钓到的鱼,他会留下一两条给师父和自己改善伙食,剩下的如果有多,就用树叶包好,等下次下山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和村民换点东西。
这天傍晚,李渔又在溪边钓鱼。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专注地盯着水面,手里的鱼竿微微弯曲,显然有鱼上钩了。
他没有急于提竿,而是像往常一样,先感受着水下的力道。这鱼的力道不小,比他平时钓到的鱼要沉得多。
“难道是条大家伙?”李渔心里一动,来了兴致。他慢慢调整着鱼竿的角度,利用树枝的韧性和鱼周旋着,就像当初在现代溪边和那条被雷劈时的大鱼较劲一样,只是这次心态更加平和,技巧也更娴熟。
遛了约莫一刻钟,水下的力道渐渐小了。李渔知道时机差不多了,手腕猛地一扬,同时脚下向后退了半步,借着身体的力量,将鱼提出了水面。
“好家伙!”李渔忍不住低呼一声。
钓上来的是一条足有两尺长的鱼,通体银白,鳞片细密,看起来很像现代的翘嘴鱼,但体型更大,力气也更足。被提出水面后,还在奋力挣扎,溅起不少水花。
李渔赶紧放下鱼竿,双手按住鱼身,拿出小刀,小心翼翼地把鱼钩取下来。这条鱼够大,足够他和师父吃两顿了。
他用藤蔓把鱼穿起来,挂在鱼竿上,心里美滋滋的。今天算是钓到大鱼了。
收拾好渔具,提着鱼往回走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路过一片小树林时,他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呻吟声。
李渔心里一紧,停下脚步,警惕地看了过去。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人呻吟?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过去看看。他把鱼和渔具藏在路边的草丛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拨开树枝,走进了小树林。
树林深处,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地上,正是赵虎。
此时的赵虎可没有平时的嚣张气焰,他捂着肚子,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冷汗,嘴里不停地呻吟着,看起来痛苦不堪。
“赵虎?你怎么了?”李渔皱了皱眉,虽然这家伙平时总欺负人,但见他这副样子,也不能不管。
赵虎看到李渔,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和痛苦:“我……我肚子疼得厉害……”
“怎么会肚子疼?”李渔走近了些,问道。
“我……我下午偷吃了几个没熟的野果,谁知道……谁知道现在疼成这样……”赵虎疼得说话都断断续续的。
李渔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装的。他想起自己以前钓鱼时,也偶尔会吃些野果,有一次吃了不熟的,也闹过肚子,虽然没这么严重,但那种绞痛的感觉他还记得。
“能站起来吗?”李渔问道。
赵虎尝试着动了一下,刚想站起来,肚子又是一阵剧痛,疼得他“哎哟”一声,又倒了下去。
“不行……太疼了……”
李渔皱了皱眉,这里离碧云观还有段距离,赵虎这样子,显然是走不了了。虽然他不喜欢赵虎,但也不能把他一个人扔在这里,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不好了。
“你等着,我去叫人。”李渔说道。
赵虎眼里闪过一丝感激,点了点头:“谢……谢谢你了……”
李渔没再说什么,转身就往外走。他得赶紧去碧云观报信,让他们来接赵虎。
他先去草丛里拿回自己的鱼和渔具,然后一路小跑,朝着碧云观的方向赶去。天色越来越暗,山路也变得难走起来,但他不敢耽搁,脚下的速度更快了。
还好,碧云观的门还没关。李渔跑到门口,对着里面大喊:“有人吗?碧云观的人在吗?”
很快,几个道童跑了出来,看到是李渔,都有些惊讶。
“你怎么来了?”其中一个道童问道。
“别废话,赵虎在后面的小树林里肚子疼得厉害,走不了路了,你们快去看看!”李渔喘着气说道。
那几个道童一听,脸色都变了。赵虎虽然平时霸道,但毕竟是同门,他们不敢怠慢,赶紧跑去报告长辈。
没过多久,周道长和两个中年道士跟着那几个道童匆匆跑了出来。
“赵虎在哪?怎么回事?”周道长问道。
李渔赶紧把地点和赵虎吃野果肚子疼的事说了一遍。
“胡闹!”周道长皱了皱眉,立刻带着人跟着李渔往小树林赶去。
到了小树林,赵虎还在地上蜷缩着,疼得说不出话来。周道长赶紧上前,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塞进赵虎嘴里,又给他喂了点水。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赵虎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些,呻吟声也小了。
“好了,没什么大碍了,只是吃了不洁之物,肠胃受了点刺激,回去再服几剂药就没事了。”周道长松了口气说道。
两个中年道士上前,小心翼翼地把赵虎扶了起来。
赵虎看向李渔,眼神复杂,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低下了头。
周道长拍了拍李渔的肩膀:“今天多亏了你,不然赵虎这孩子说不定要遭不少罪。你有心了。”
“举手之劳,周道长客气了。”李渔说道。
“天黑了,山路不好走,我让两个道童送你回去吧。”周道长说道。
“不用了,周道长,我认识路,自己能回去。”李渔婉拒了。他不想和碧云观的人走太近,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周道长也不勉强,点了点头:“那你路上小心。”
李渔点点头,提着自己的鱼,转身往清风观走去。
夜色深沉,月光洒在山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李渔一边走,一边想着刚才的事。他没想到自己会救赵虎,更没想到赵虎那家伙竟然也会有示弱的时候。
不过,救都救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钓鱼人讲究一个“钓德”,虽然他和赵虎有矛盾,但见死不救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回到清风观时,玄尘道长还在院子里等着他。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玄尘道长问道。
李渔把遇到赵虎并救了他的事说了一遍。
玄尘道长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做得对。修行之人,虽要有底线,却也不可失了仁心。赵虎虽有错,但罪不至见死不救。”
李渔点了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他就怕师父觉得他多管闲事。
“对了,师父,您看我今天钓的大鱼!”李渔献宝似的把那条银白的大鱼拎了出来。
玄尘道长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不错,这鱼灵气比普通的鱼稍足些,炖汤喝对身体有好处。”
“那我明天给您炖汤喝!”李渔笑着说。
“嗯。”玄尘道长应了一声,转身走进了厢房,“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练功。”
“好嘞!”
李渔把鱼处理干净,挂在屋檐下,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虽然跑了不少路,有些累,但心里却很踏实。
他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经历,练拳、吐纳、钓鱼,还有救了赵虎。日子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不知道赵虎以后会不会还欺负他,但那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修炼和钓鱼。
想着想着,他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又回到了溪边,钓起了一条比今天更大的鱼,鱼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