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窗,在林薇薇的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她指尖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上是“校园推广项目三四线城市落地计划表”,表格里清晰标注着每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合作KoL名单、线下活动节点,连物料运输的时间节点都精确到了小时。
“薇薇,这份计划表也太详细了吧!”实习生小周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眼里满是佩服,“我之前做的初稿连一半细节都没覆盖,难怪张姐总说要向你学习。”
林薇薇笑着停下手中的动作,端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三四线城市的高校情况和一线城市不一样,很多学校离市区远,线下活动不好统筹,得多考虑些突发情况。比如上次在临市的师范学院,本来定好的校园讲座突然遇到暴雨,幸好提前联系了校内礼堂做备用场地,才没耽误进度。”
小周点点头,认真地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我记住了,以后做计划一定要留备选方案。对了,昨天一线城市的项目数据出来了,用户增长率超过30%,比预期还高,张姐在部门例会上特意表扬你了呢!”
提到数据,林薇薇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自从秦浩宇的事情解决后,她终于能全身心投入到大厂的工作中。之前因为兼顾林氏的校园业务,她总担心两边会顾此失彼,现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反而能更精准地平衡两大业务——林氏的智能文具项目为她提供了校园渠道的一手经验,而大厂的资源又能反哺林氏的线上运营,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正说着,部门主管张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薇薇,你看一下这份三四线城市的高校名单,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另外,总部那边想让咱们在月底前出一份校园推广的经验总结,准备在全国分公司推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的张姐,我明天就把补充后的名单发给您,经验总结争取下周三之前完成。”林薇薇接过文件,认真地回答。
张姐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认可:“之前还担心你兼顾两家的工作会分心,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不仅把咱们的校园项目做得这么好,还能给林氏带资源,这种跨界思维值得所有人学习。对了,下周有个校园市场运营的分享会,我想让你上台讲讲,你看行吗?”
林薇薇有些意外,随即点头答应:“没问题,我这就准备分享材料。”
张姐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准备,到时候不仅咱们部门的人会听,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会参加,这可是展示你能力的好机会。”
看着张姐离开的背影,林薇薇心里满是感慨。刚进大厂的时候,张姐对她其实有些偏见,觉得她是“走关系进来的富家女”,直到她用一个个实打实的业绩证明了自己——从最初的校园KoL对接,到后来的跨城市推广,再到现在的经验输出,她用三年时间,从一个基层专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下午,林薇薇召集校园项目组的成员开进度会。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投影仪上展示着各城市的项目数据。
“一线城市的用户留存率已经稳定在65%,主要靠的是社群运营和线下体验活动。”数据分析师老陈指着屏幕上的图表,语气肯定,“但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留存只有40%,主要问题是线下活动覆盖不足,很多学生不知道咱们的产品。”
“我觉得可以和当地的校园社团合作。”林薇薇提出建议,“三四线城市的高校社团活跃度很高,咱们可以赞助他们的文化节、创业大赛,既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又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另外,还可以在学校周边的便利店设置产品体验区,方便学生试用。”
“这个主意好!”负责线下运营的小李眼前一亮,“我之前联系过几个三四线城市的校园社团,他们对赞助很感兴趣,就是担心预算问题。如果咱们能提供物料和小礼品支持,合作应该没问题。”
“预算方面我已经和总部申请了,专门划出了一笔校园社团合作基金。”林薇薇拿出一份预算表,“接下来咱们分分工,小李负责对接社团和便利店,老陈负责跟踪用户数据,小周协助我整理经验总结,争取月底前把三四线城市的推广框架搭起来。”
会议结束后,林薇薇留在会议室整理资料。陆承宇发来消息:“晚上一起吃饭?我订了你喜欢的那家私房菜。”
林薇薇笑着回复:“好啊,不过我可能要晚点下班,得把分享会的材料框架搭出来。”
“没关系,我等你。”陆承宇的消息很快传来,还附带了一个温暖的表情包。
晚上七点多,林薇薇终于忙完手头的工作。她收拾好东西走出写字楼,看到陆承宇的车已经停在门口。上车后,陆承宇递给她一杯热奶茶:“刚买的,还是你喜欢的三分糖加珍珠。”
“谢谢你。”林薇薇接过奶茶,心里暖暖的。这段时间,陆承宇总是默默支持着她,不管她加班到多晚,都会等她一起吃饭;遇到工作上的难题,他也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给她提建议,帮她理清思路。
吃饭的时候,林薇薇跟陆承宇聊起了三四线城市的推广计划:“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线下资源不足,不过幸好林氏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有经销商,我可以跟我爸商量一下,让他们帮忙对接当地的便利店和校园超市,这样能省不少时间。”
“这个主意不错,既能帮到大厂的项目,又能盘活林氏的线下资源,一举两得。”陆承宇赞同道,“需要我帮忙协调吗?我认识几个三四线城市的连锁超市负责人,可以帮你牵线。”
“真的吗?太谢谢你了!”林薇薇惊喜地说,这正好解决了她的一个难题。
接下来的几周,林薇薇的工作进展得格外顺利。在林氏经销商和陆承宇资源的帮助下,三四线城市的便利店体验区很快落地;与校园社团的合作也进展顺利,第一场赞助的校园文化节就在临市的理工学院举办,活动当天吸引了上千名学生参与,产品试用率超过80%。
月底的经验总结会上,林薇薇将校园推广的经验提炼为“渠道整合+精准运营+用户互动”三大模块,还附上了详细的数据案例和执行流程。总部负责人看完后,当场决定将这份总结作为全国分公司的推广模板,并邀请林薇薇在下周的全国视频会议上做分享。
分享会当天,林薇薇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色西装,从容地站在镜头前。她结合自己在林氏和大厂的双重经验,详细讲解了校园市场的运营技巧,还回答了分公司提出的各种问题。会议结束后,不少分公司的负责人都发来消息,希望能和她进一步交流合作。
时间很快来到年底,大厂开始评选年度优秀员工。经过部门推荐和总部审核,林薇薇凭借校园推广项目的出色业绩——用户增长率45%,市场份额提升20%,为公司带来近千万的营收——成功入选“年度优秀员工”,还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和为期一周的带薪年假。
颁奖典礼当天,张姐亲自为林薇薇颁奖。她握着林薇薇的手,真诚地说:“薇薇,这一年你做得太好了,不仅业绩突出,还带动了整个部门的成长。以后有什么好的经验,一定要多跟大家分享。对了,我最近在做一个新的校园社群项目,还想请你多指点指点。”
林薇薇笑着说:“张姐您太客气了,咱们互相学习。您的社群项目如果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台下的同事们纷纷为她鼓掌,小周更是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荧光棒。林薇薇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还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这比任何奖励都更让她开心。
颁奖典礼结束后,陆承宇捧着一束鲜花在门口等她。“恭喜你,年度优秀员工。”他笑着把花递给她,“为了庆祝,我订了去海边小镇的机票,咱们明天就出发,好好享受年假。”
林薇薇惊喜地接过花,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想去海边小镇?”
“上次你说过一次,我就记下来了。”陆承宇握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温柔,“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是时候好好放松一下了。”
坐在去机场的车上,林薇薇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三年前刚进大厂时的迷茫,想起兼顾林氏和大厂时的压力,想起面对秦浩宇威胁时的恐惧……现在,所有的困难都已过去,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她有信心,也有底气——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双线发展”之路,有陆承宇的陪伴,有家人的支持,还有团队的信任。她可以毫无顾虑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稳步走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