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宗的话,再次引起朝堂一片哗然,但这些人谁也不敢先开口。
最终目光看向惠亲王。
等着惠亲王解释。
他们都清楚,这就是清文宗这个本事不大的皇帝,脑袋一热想出来的。
他们不好驳斥清文宗。只有惠亲王这个五叔,可以明里暗里的说皇帝。
惠亲王绵愉也没让大家失望,
直接出列,跪拜道:“臣请旨斩杀上奏这个祸国殃民折子之人!”
惠亲王的话,让清文宗瞬间愣在当场,好一会才拉着脸问道:
“说说看,这折子有什么问题?”
并且问出他心中的不解,“李爱卿三万新军,究竟就不能打败长毛?”
“能!”惠亲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他虽然看不惯李世安,但是李世安与吉文元的血腥厮杀,他可是亲眼所见。
那样的血腥场面,他知道,目前最精锐的八旗兵,两万人都做不到。
哪怕他亲自带两万精锐骑兵。
面对吉文元不要命的打法。
最先溃败的一定是自己。
可李世安不仅挡住了,而且以极少的代价杀的吉文元全军覆没。
由此可以推算,
如果李世安有三万一样的新军,金陵城的太平军必定兵败!
毕竟,量变必定引起质变。
“那你为何——。”
惠亲王没让清文宗再问这样白痴的问题,直接打断道:“皇上,你是不是忘了,咱们不久前才驳斥曾侍郎扩军?”
清文宗反应有些迟钝。
惠亲王只能继续说道:“李世安一旦组建三万新军完成,长毛必败!”
“但是,长毛兵败之后,比长毛更加强大的李世安,谁能对付?”
“他要是挥师北上——。”
惠亲王给了清文宗一个眼神,没有继续说下去,不久前他们从刚刚驳斥曾某人,曾某人如今人数已经过万。
兵力达到1.7万了,
却还在请旨扩军。
其中还有大量水师。
“惠亲王所言有理!”第一个反对曾某人扩军的祁寯藻也出列附和道。
清文宗被这两个人的话吓住,他确实没有考虑过谁来制衡李世安。
只能求助于肃顺,
想问问肃顺,是不是这样。
不过,在肃顺说话之前,
杜韩抢先一步开口道:“惠亲王所言有一定道理,祁中堂担忧也是对的。”
“但是,咱们不能因噎废食吧?”
“咱们不能因为担忧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无端怀疑国之栋梁吧?”
“曾侍郎的先例在前,现在不是一样扩充至人了?还是水陆并进!”
“李世安的忠诚毋庸置疑!”
“他每一次扩军,都是奉旨行事吧?从来不曾逾越半分吧?”
“数次折损过半,都不曾半句怨言!”
“杜侍郎所言有理!”肃顺紧随其后,说:“惠亲王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
“李世安的忠诚不在于他说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他的忠诚有据可查!”
“比朝堂上天天喊着口号说忠于朝廷,却挖朝廷根基的人强百倍!”
肃顺意有所指的扫视翁泰北。
不等他人反驳,肃顺给了清文宗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说道:
“抛开李世安是不是忠诚不说,抛开李世安三万大军能不能威胁朝廷也不说,我就问问诸位,你们不会控制吗?”
“李世安什么时候说过要扩军了?他哪一步行动不是提前请旨批准的?”
“就算三万新军会威胁朝廷,那么诸位大人,不会找一个平衡数据?”
“曾侍郎可以扩军近两万,你们就不能计算一个平衡的数据?”
“你们怕李世安做大,也怕曾某人做大,甚至怕其他王某人做大!”
“可是你们是不是忘了,现在是大庆帝国,是咱们的皇上说了算!”
“皇上他不会制衡吗?”
“就是!”有杜韩与肃顺开口,清文宗再度恢复自信,没好气的说道:“你们怕这个,怕那个,就不怕长毛?”
“你们要是有本事,也跟着去做啊?琦善、向荣、僧格林心、胜保——。”
“他们要是有用,朕又何须担忧?”
“你们怕李爱卿做大造反,可他何曾有造反行为?你们谁有他规矩?”
“他的一切都是朕允许的!”
“另外,他与曾侍郎的最大区别是,他年轻,你们反驳他的理由,正是他可以出任两江总督,可以扩军的理由!”
清文宗说着看向祁寯藻,说:“祁爱卿,你反对曾侍郎的理由没忘记吧?
“曾侍郎的募兵制度……”
“他推行兵归将有的制度,利用同乡、师生、姻亲等关系增强军队凝聚力。
“朕担忧的是他在潇湘强大的宗亲关系,是他强大的师生关系!”
“以及朝堂上的关系!”
“反观李爱卿,他有什么?除了打仗厉害,你们满朝文武都反对他。又远离家乡百越,哪一条是他造反的理由?”
“皇上圣明!”肃顺跪地恭维道:“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是只靠着强大武力获得天下的!”
“即使两百多年前
“咱们的先祖皇帝,不也是提前拉拢前朝士绅才夺得天下的吗?”
“任何一个得天下者,无一不是有着文人地主士绅的支持!”
“你们难不成认为咱们比前朝末期还要差?或者说李世安比先祖更厉害?他也能做到满万不可敌吗?”
“这一点,曾某人倒是完全具备,李世安与之相比完全就是一个武夫!”
祁寯藻仔细一想也是,李世安现在的行为,除了赚钱,就是打仗。没有一点符合历史上得天下者的形象特征。
不仅没有得到士绅文人的支持,反而因为升官太快,得罪了大批举人进士。
与曾某人相比,李世安与整个李氏家族,就是一个暴发户。
在朝廷士绅里面,没有丝毫根基。
李家的关系网全在中下阶级。
当然,这些人并不知道,
即使李世安不出现,
在未来几年内,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而未来数十年,
是这些资本主义阶级的天下。
李世安已经提前跳过地主士绅,直接拉拢这些萌芽的资本阶级。
他要建立的不是老旧封建国家。
而是资本主义的大秦帝国。
资本主义阶级在社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地主士绅阶级在传统社会中享有较高地位,但随着社会变革逐渐衰落。
在政治态度上,资本主义阶级倾向于支持变革和现代化;地主士绅阶级则较为保守,维护传统社会秩序。
李世安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与地主士绅不是一条心,当然不会去经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