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内门,第七谷。
冬日的阳光,吝啬而稀薄,勉强穿透终年缭绕的谷中灵雾,在精舍飞檐下挂着的冰凌上,折射出清冷剔透的光晕,宛如一串串凝结的泪珠。然而,弥漫在谷中、乃至席卷整个玄天宗的,是一种比凛冽寒风更刺骨的肃杀与躁动。空气仿佛凝固的琥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甸甸的压力。
这无形风暴的风眼,是昨日黄昏时分,那道撕裂暮色、带着裂帛般尖啸,悍然钉入谷口试剑石的剑意玉简。
玉简玄黑,却流转着一层肉眼可见的青色锋芒,锐利得仿佛多看一眼,神魂都会被无形剑气刺伤。其上以神念烙印着三个大字,笔锋如出鞘之剑,透着一股斩断一切、不死不休的决绝——
挑战书!
落款:剑峰真传,萧陨!
被挑战者:第七谷内门弟子,叶秋!
真传弟子,向一名内门弟子正式下战书!这消息如同坠入滚油的火星,一夜之间爆燃,烧遍了玄天宗的每一个角落,点燃了所有修士的议论与猜测。论剑台,半月之后!这已非寻常切磋,其规格、其形式,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凛冽意味,近乎于“道途清算”。
第七谷,叶秋居所外的小院。
石桌旁,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围坐于此的,是叶秋身边最核心的几人。
“欺人太甚!”林风猛地一掌拍在石桌上,坚硬的青冈石桌面发出沉闷的嗡鸣,留下一个清晰的掌印,边缘甚至蔓延开几丝裂纹。他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隐现,因极致的怒意而脸庞涨红,“萧陨!他萧陨堂堂真传,筑基后期巅峰,只差临门一脚便可结丹!‘裂风剑意’更是名动宗门,专破万法!他怎敢……怎敢如此不顾脸面,向叶师兄发起生死战书?这哪里是挑战,分明是碾压!是冲着彻底毁掉叶师兄的道途来的!”
林风曾是道峰天才,心高气傲,历经挫折后,早已将叶秋视为前行路上的明灯与标杆。此刻,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愤怒,更有一种自身信念被践踏、被蔑视的屈辱。
周瑾身着一袭水蓝法袍,神色看似平静,但指尖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腰间那枚用于推演天机的龟甲玉符,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他声音沉稳,带着惯有的分析性:“林师弟,怒易生变。萧师兄此举,看似突兀霸道,实则脉络清晰。叶师兄于内门论法会上,以无匹智慧解析诸多神通本源,虽未指名道姓,但其‘知识可解析万法,智慧可驾驭神通’的论断,已然撼动了剑峰奉为圭臬的‘剑心唯一’、‘唯信手中剑’的传统根基。”
他目光转向一旁静立如冰雕的柳如霜,继续冷静剖析:“加之此前团队试炼,叶师兄为救我等,展现远超常理的手段,‘四修并行’之秘虽未坐实,却已引各方猜忌。在萧师兄那般将剑道视为唯一、追求极致纯粹的剑修眼中,叶师兄的路,或许已非异端,而是‘道敌’。此战,避无可避,亦无调和可能。”
柳如霜白衣胜雪,身姿挺拔如雪中寒梅,清丽绝伦的面容上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凝重冰霜。她微微颔首,清冷的声音如同冰泉滴落玉盘:“周师弟所言无差。萧陨此人,剑如其人,性如烈火,宁折不弯。他信奉的,是手中之剑的绝对权威,是一力降十会的极致纯粹。叶师兄之道,重解析,重构架,求融汇贯通,与他所执之道,犹如水火。此战,是‘道争’,关乎彼此道心之澄澈与否。”
她秋水般的眸子望向那扇紧闭的静室木门,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色:“宗门律例森严,真传弟子发起挑战,内门弟子若无生死大仇或确凿缘由,不得拒战。否则,便视同道心蒙尘,需当众自认不敌,道途自此蒙上阴影。叶师兄……他已无退路。”
“道心蒙尘?自认不敌?”林风几乎要跳将起来,声音因愤懑而嘶哑,“这绝无可能!叶师兄他天纵之才……”
他的话戛然而止。院内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叶秋的强大与特殊,在于那前无古人的“魂、体、气、剑”四修并行,以及深不可测的推演智慧。但这旷世之举,也带来了致命的隐患——那尚未彻底解决的“四系能量冲突”。在论剑台那种强调正面极致对抗、毫无取巧余地的战场上,面对萧陨这等将单一攻击之道锤炼到巅峰的强敌,叶秋的胜算,实在渺茫。一旦落败,不仅“叶先生”之名扫地,他所倡导的“以知驭行”的新道,亦将被彻底打上“不堪大用”的烙印,前途尽毁。
压力,如同万丈玄冰,沉甸甸地冻结在每个人的心头。
“吱呀——”
就在这时,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叶秋缓步走出。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袍,面容清俊,眼神沉静如古井深潭,外界掀起的滔天巨浪,似乎未能在他眼中激起半分涟漪。他手中,正握着那枚散发着不祥青芒的挑战玉简。
“叶师兄!”
几人立刻起身,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带着紧张、关切与询问。
叶秋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将他们所有的焦虑、愤怒与担忧尽收眼底。他没有立刻出言安慰,而是低头,凝视着手中那枚不断散发凌厉剑意的玉简。那剑意如针,试图刺入他的识海,却被一股体内自然流转的、包容万象的源力悄然化去锋芒,变得温顺。
“战书,”他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我接了。”
“师兄!”林风急道,上前一步,“萧陨的裂风剑意凶名赫赫,最擅攻坚破防,半月时间实在太短!我等或可联名求见严守道长老陈明利害,或集思广益,寻找其剑法中的破绽……”
周瑾也深吸一口气,补充道:“师兄,您之前提及的四修平衡,那能量冲突乃心腹大患,此刻仓促应战,恐非良机。是否应先稳固内修,暂避锋芒,再图长远?”
柳如霜虽未言语,但那双清冷的眸子紧紧盯着叶秋,无声地传递着同样的担忧。
叶秋抬起手,做了一个轻柔却不容置疑的下压手势,止住了他们的话语。他指尖在玉简上轻轻一点,一道平和醇厚、却坚定如磐石的神念烙印反向传出,正式应战。
“无妨。”他语气淡然,却蕴含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笃定,“他的剑,是他的道。我的路,亦是我的道。道争与否,不在他下战书,而在于我如何行路。”
他低头,再次看向那枚玉简,眼神中竟闪过一丝如同顶尖匠人见到稀有材料、学者遇到绝世难题般的光芒。“至于能量冲突……此战,来的正是时候。压力,有时是最好的熔炉。”
他不再多言,转身走向庭院一侧特意开辟出的静修石台。石台上,摆放的并非寻常丹药灵石,而是几枚颜色暗沉、边缘破损的古玉简——那卷得自秘境、记载着《五行归一简述》的至高残篇。旁边,是几块散发着柔和光晕、内部仿佛有液态灵光流动的奇异晶体——融灵晶。此外,还有厚厚一叠灵纹纸,上面画满了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道纹结构与能量回路图谱。
“我要闭关几日,推演一道关键术法。外界风雨,劳烦诸位暂且抵挡。”
说罢,他袍袖轻轻一挥,一道无形的屏障悠然升起。这屏障并非简单的隔音禁制,更夹杂着万象源纹模拟出的、扭曲感知的玄奥力场,将他与外界彻底隔绝,仿佛自成一方天地。
叶秋盘膝坐下,并未急于吸收融灵晶或运转功法,而是首先将神识彻底沉入《五行归一简述》的玉简之中。
“纳万源于一炉,化千法为一炁……”
“以神为引,筑虚丹以纳异力,求平衡之始……”
那些古老晦涩的文字如同溪流,在他心间缓缓流淌。这残篇为他指明了“万法归一”的宏大方向,提供了以“虚丹”暂纳异力的巧妙思路。但具体如何在他这远比五行更为复杂、更显对立的魂、体、气、剑四系本源力量之间,构筑起稳定、和谐且强大的平衡桥梁,仍需他凭借自身智慧去摸索、开创。
他的全部心神,彻底沉浸在了对内宇宙的观测与重构之中。
识海深处,那尊小小的元神双眸绽放出璀璨光芒,如同天地初开的第一缕光,又如统御万方的超级灵核。无数由纯粹神光构成的玄奥道纹、复杂算式,如星河般围绕元神流转、生灭。元神面前,一幅宏大、精密、充满无限可能的蓝图正在被飞速勾勒、推演、修正——那是一个以“融灵晶”的稳定包容特性为基本框架,以“万象源纹”千变万化的模拟与连接能力为能量筋脉,试图在自身体内开辟、构筑的一方微缩“道域”!
此乃他构想的破局之法,亦是未来道途的基石——“四象同辉之道域”!
在这构想中的体内道域里:
* 魂力 将为至高调控中枢,执掌规则,调度阴阳,如帝皇临朝,统御万方。
* 气血 将化为承载一切的厚重大地,提供无穷的生命动力与坚实根基,如母仪天下,滋养万物。
* 灵力 将如同周流不息的江河湖海,是驱动万法衍变的能量源泉,如臣工奔走,贯彻意志。
* 剑意 则将升华为劈开混沌、斩断一切枷锁的煌煌天威,是护道之锋芒,如神剑悬顶,震慑外邪。
四者不再是无序冲撞、勉强共存的危险平衡,而是在“道域”的玄妙统御下,各司其职,相生相促,形成一个内在的、生生不息的完美循环!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能量冲突,并实现力量本质跃迁的通天之途!
萧陨的战书,带来的死亡威胁与道途压力,未曾让他心生畏惧,反而像一柄来自命运的重锤,敲碎了一切犹豫、侥幸与可能的拖延,将他所有的智慧、潜能与过往积累,都逼迫到必须将这宏伟蓝图于现实中铸就的绝境之上。
他伸出食指,指尖一缕微不可察的万象源光闪烁,小心翼翼地引动了石台上最小的一块融灵晶。晶体瞬间化为一股温和而极具包容性的能量流,在他的神识精微引导下,如同最灵巧的织工,开始尝试在体内那四股奔腾咆哮、属性迥异的本源力量之间,构筑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平衡节点……
庭院外,关于这场“道争”的赌局早已在内门悄然开设,押注萧陨胜者,十之八九。各种议论、嘲讽、质疑、惋惜之声,如同嘈杂的背景音,弥漫在宗门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那无形的屏障之内,叶秋心外无物,神游太虚。他以自身为天地熔炉,以无上意志为斧凿,正开始开凿那条只属于他自己的、布满荆棘却通往无限可能的辉煌道途。
风波已狂啸而至,潜龙深藏于惊涛之下,能否抓住这致命压力带来的蜕变之机,铸就前所未有的道域,于半月之后,震惊天下?
一切答案,尽在这争分夺秒、与道争锋的闭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