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刷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今天聊个有意思的——假如给农民连吃几个月的泡面,会腻吗?”)
“泡面?” 各朝代的人大多没听过,只有少数人想起之前林远吃过一次,当时看得不真切,此刻都支棱起耳朵,想瞧个明白。
【光屏上,视频画面切换到泡面的制作过程:一只红色包装袋被撕开,方方正正的面饼滑进白瓷碗,接着撒上粉包、酱包、菜包,最后倒满滚烫的热水,扣上盖子,屏幕上跳出倒计时:“3分钟”。】
“就这?” 有人嘀咕,“看着像干面饼子啊。”
3分钟一到,掀开盖子,热气腾腾的面条裹着浓郁的汤汁,青菜碎、肉末粒浮在表面,香气仿佛透过光屏飘了出来。他用叉子挑起一筷子,吸溜着吃下去,满足地叹了口气:“嗯,还是这味儿。”
“原来如此……” 古人这才看明白,这“泡面”竟如此简单——不用生火炒菜,不用和面擀面,拆开袋子,倒上热水,等一会儿就能吃,比煮米汤还方便。
最先激动的是底层百姓。
一个宋朝的佃户盯着屏幕,喉咙重重地咽了口口水,对着身边的儿子道:“娃,你看这面,热水一泡就熟,还有肉粒菜末……要是咱能每天吃上一餐这玩意儿,给地主当牛做马都乐意,哪会腻?” 他这辈子最愁的就是“填肚子”,能有口热乎带味儿的面,比过年还强。
一个明朝的小吏也红着眼:“咱县去年闹灾,百姓啃树皮都算好的,能有这泡面,怕是哭着喊着要谢天谢地。还说腻?能给口稀饭就烧高香了,这面……简直是神仙吃食!”
更多百姓在光屏上刷弹幕:
“别说吃几个月,吃一天都行!只要能管饱,我命都能卖!”
“这面要是能普及,哪还有饿肚子的?热水谁没有啊!”
“比咱家里的粗粮饼子强百倍,至少有味道!”
大汉,未央宫。
刘彻盯着画面里的调料包——粉的、酱的、干菜的,撒进碗里时沙沙作响,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他起初觉得这“撕袋子撒粉”的样子像下毒,可再看那3分钟就熟的便捷,瞬间明白了价值。
“好东西!” 刘彻猛地站起来,龙袍下摆扫过案几,“这面,能当军粮!”
卫青在一旁立刻反应过来:“陛下英明!我军远征匈奴,粮草运输最是头疼,埋锅造饭耽误时间。这泡面只需热水,片刻就能果腹,士兵们不用挨饿,行军速度能快一倍!”
“不止!” 刘彻眼睛发亮,“还能收买民心!灾年时,分发这面给百姓,比发粗粮更能让他们感念皇恩。你想,士兵吃着这面冲锋,百姓捧着这面感恩,我大汉何愁不兴?”
他越想越兴奋,对着内侍吼道:“传旨!让大司农牵头,召集庖厨、工匠,务必研究出这‘泡面’的做法!不管原材料是啥,哪怕一点点摸索,也要做出来!做成了,重赏!” 他仿佛已经看到汉军将士捧着泡面,横扫漠北的场景。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比刘彻更直接,他盯着那方方正正的面饼,一拍大腿:“这不是面饼子吗?后世竟能把面饼做成这样,热水一泡就熟,简直是天生的军粮!”
他出身贫寒,打了一辈子仗,最懂军粮的难处。当年鄱阳湖大战,士兵们常啃干硬的麦饼,有时连冷水都喝不上,多少人因为吃不上热食病倒。这泡面,简直是为行军打仗量身定做的!
“标儿!” 朱元璋对着朱标喊,“你看这面,不用火、不用锅,揣在怀里,找碗热水就能吃,多方便!要是咱的军队都能吃上这玩意儿,急行军、守城都不用愁饿肚子了!”
朱标也点头:“爹说得是,这比咱现在的‘炒米’‘干饼’强多了,至少是热的,还有滋味,能提振士气。”
“传旨!” 朱元璋嗓门洪亮,“让工部和御膳房合力研究,谁能做出这泡面,赏银千两,官升三级!哪怕先做出个样子,也重重有赏!” 他可不管什么原材料,先弄出来再说,军粮的事,耽误不得。
光屏上,网友的评论还在刷:
“农民吃几个月泡面?怕是会把这辈子的福气都享了——毕竟当时能顿顿有热面,比现在顿顿海鲜还稀罕。”
“别说古代,就是现在,让你连吃一个月泡面也腻,但在缺衣少食的古代,这是顶配!”
“关键是方便啊,打仗的时候,时间就是命,这3分钟的面,能救多少人命?”
林远看着古人的反应,笑着说:“你们看,这就是方便食品的魅力。在你们看来是‘军粮利器’,在我们这儿,可能就是懒得做饭时的将就。”
可帝王们哪会当“将就”?
刘彻已经让工匠们研究起“脱水蔬菜”“干面饼”的做法,哪怕做不出一模一样的,能有七八分像也行;朱元璋则让人把面粉和各种调料混在一起,试着压成饼状,看看能不能热水泡开。
百姓们还在羡慕那碗泡面,觉得能吃上就是天堂;而帝王们,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用这小小的面饼,改变军队的后勤,甚至改变战争的走向。
视频继续滚动,画面里的人们围坐在简陋的棚屋里,面前摆着热气腾腾的泡面。
【“第一天,我给他们拿的是红烧牛肉味。”】 镜头里,几个农夫模样的人捧着碗,手指捏着碗沿,小心翼翼地吹着热气,生怕洒出一滴汤。
有人偷偷抿了口汤,眼睛瞬间亮了,却还是拘谨地不敢大口吃——这油香肉味,他们只在地主家的宴席上闻过。
【“第二天,换了酸菜牛肉味,我还多放了几根火腿肠。”】 当粉粉的火腿肠被扔进碗里,泡得发胀时,一个老汉捧着碗,手都在抖,对着镜头里的“主事人”哽咽道:“大人……这是要干啥啊?给咱吃这么好的……是不是有啥重活要干?俺们不怕,就是……就是别骗俺们。”
旁边的人也跟着点头,眼里又馋又怕——这般美味,怕是“断头饭”才有的待遇,他们都做好了“英勇就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