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高兴眼睛一亮。
“矿上准备给正式工搞集资建房,总共建200套,每套房子的面积从50平方到60平方不等,建房成本每平米差不多在150元。”
“职工按3000、3500和4000三个档次,向矿上缴集资款。”
“虽然矿上的工资已经算是高的了,但是真没多少职工能一下子拿出三四千现金。可是他们又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就到处筹钱。”
“当正式工就是好啊。”
高兴掰着指头算道:“每平150块,50平就是7500,职工出3000,也就是四成,相当于白给他们几千块,这好事傻子才不干呢。”
“好事?哼!”
汪月明道:“真正的好事是福利分房,职工一毛钱都不用出。但搞福利分房的单位越来越少,并且就算好不容易等来福利分房,指标一般都被领导们瓜分了,这种福利根本轮不着下面的职工。”
“我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呢?”
高兴拍拍脑袋,寻思道:“难道是因为集资建房只针对矿上正式工,老子一个临时工没资格参与,不关心,所以没什么印象?”
“但是人家正式工再不好,也比咱们这些临时工强。”
汪月明懊恼地说:“上个月有转正的机会,不过得送礼,我没舍得花那个钱,可后悔死我了。集资建房的钱我有,可惜没资格参与。”
“所以你说的我们来巧了,指的是……”
汪月明声音更低了:“上面压给矿务局的国库券销售任务,被强行摊派进正式工工资里面。那些正式工为了凑建房款,纷纷把他们手里的国库券变现,听说有人甚至愿意三四折出。”
其实正式工不光有好处,也有比临时工不好的地方。
就比方说上面分配下来的个人购买国库券任务,只能压给有编制的正式工,谁让他们轻易舍不得“辞职”呢。
而临时工就不一样了。
别的国营厂的临时工可能还需要托人、花钱才能当上,像煤矿这种又累又危险的单位,不是穷疯了,一般还真没人愿意干临时工。
这个矿敢给临时工强行摊派国库券,大不了人家去别的矿。
什么?
都是国营兄弟单位,统一郑策?
总有缺人缺得狠的煤矿,大不了人家去私人小煤窑。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允许私人承包小煤窑。没放开之前,还不照样有人偷偷搞黑煤窑,好多黑煤窑都是村里的村干部们挑头干的。
当然了,私人小煤窑\/黑煤窑肯定比国营煤矿危险得多,但赚的也多,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呈正比的。运气不好,被人拉进只干活不给钱的真·黑煤窑也不是不可能,最后被榨干血汗葬进矿井深处。
“是吗?”
高兴高兴了:“那他们岂不是亏大了。”
“集资建房的机会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所以他们宁愿多付出点代价,也得把指标买下来,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孩子要结婚的。”
“这样啊。”
高兴摸着下巴寻思了一会儿,道:“我们收85年和86年的国库券,一律五折收,大概能收个七八万块钱的……”
“包在我身上了,我帮你们去找人。”
……
汪月明带着高兴和鲍不平俩人悄悄摸摸进了矿区家属院,突出一个“打木仓的不要,悄悄地进村”,连鲍不平身上的衣服都给换了。
走到平房区一户人家门口,汪月明轻轻敲响了房门。
门开了,仨人进屋,跟户主一手交钱一手交国库券,全程零交流。
就这样跟搞什么不正当交易似的……额,私底下买卖国库券本来就是不合法的交易,汪月明一下午带着高兴他们跑了三十多家。
晚饭都没吃,高兴和“李家城”就直接搭着矿上运煤车去了县城。
“你这小舅可以啊。”
坐在宾馆的单人床上,鲍不平边数着国库券边道:“一下午就收了将近七万国库券,让他在井下挖煤屈才了,打桩模子更适合他。”
“打桩模子”是魔都方言里中介的意思。
“那是。”
高兴把整理好的国库券放进包里,道:“我小舅可是矿上有名的包打听,上万职工和家属的矿区,谁家的鸡不下蛋了,谁家的狗生了几个崽子,谁家小姨子跟姐夫钻被窝了……就没他不知道的。”
“你说这玩意儿,银行真会收吗?”
鲍不平举着一沓百元面额的国库券,不放心地问。
“必须滴!”
高兴翘起了二郎腿:“红头文件都下来了,银行肯定得收,就算银行不收也无所雕谓。反正就是五年期的,一百的国库券放个两三年就能去银行领一百四五十块钱,左右都不亏。”
“咱们收了送到银行,真能卖到一百多块?”鲍不平还是不放心。
“包的,包的。”
高兴把胸脯拍得啪啪响:“我对象可是财大的高材生,经过她的测算,银行收85年一百面额的国库券,给到的价钱得在105以上。”
“如果真是像你说的,咱们岂不是要发大财了。”鲍不平激动地说:“对半赚还有富余,一万变两万,两万变四万,四万变八万……”
“八万?还汤姆红中白板呢。”高兴冷哼一声:“等银行收国库券的消息一上报纸,我保证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茫茫多抢生意的人。”
“到时候别说对半赚了,搞不好五块十块都赚不了。”
“不能吧?”
鲍不平还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发财梦里:“普通老百姓哪有那闲工夫看报纸啊,喜欢看报纸的人,要么是机关里的干部,要么是传达室的大爷,这两种人可干不了走南闯北收国库券的苦力活儿。”
“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老白杏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心情……”
“梆梆梆~”
房门被敲响了。
俩人对视了一眼,赶紧把国库券收进旅行包里,然后把旅行包放到床底下,做好这一切,鲍不平才去开了门:“你谁啊?”
“尊贵的两位大老板,晚上好。”
站在门口一个浓妆艳抹,看起来得有四十多岁的老娘儿们先是给他俩各抛了一个媚眼,然后左手拇指食指画圈,右手食指怼进那个圈里,来回动了几下:“漫漫长夜,春宵苦短,不知二位……”
“你太老了。”
鲍不平甩下一句话就要关房门,老娘儿们赶紧用穿着红尖头高跟鞋的脚顶住了房门,道:“我手下有一帮打川省来的幺妹,个个盘靓条顺,说话腔调还特别好听,包两位老板满意。”
“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