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请入座。\"
林阳目光扫过糜竺,对其微微颔首后示意众人落座。虽已掌控徐州城,此刻他更需坐实这徐州之主的权柄。
待众人坐定,林阳朗声开口:\"想必诸位已知,前任州牧陶谦失德妄为,上不敬天子,下不恤黎民。本官奉皇命督察徐州,现已肃清陶谦逆党。\"
\"肃清\"二字被他咬得极重。在座官员彼此交换眼神,心知陶谦势力已彻底倾覆。
\"在座皆是徐州栋梁之才,本官希冀——\"
\"林子远休得惺惺作态!你这逆贼将我家主公怎样了?\"
话音未落,数名陶谦旧部突然拍案而起。林阳不怒反笑,权力更迭从来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典将军,这几位大人染恙在身,且送他们回府将养。\"
未待林阳开口,程昱已冷然下令。甲士应声而入,将 ** 者拖出大堂。他们的结局,在场众人心照不宣——毕竟陶谦经营徐州多年,岂会没有几个死忠之士。
“诸位之中,似乎不少人昨夜染了风寒?可还有人想告病回府的?”
林阳冷冷扫视堂下众人,既然坐上这个位置,他便不会再留情面。
若非手中无可用文臣,亦无合适官员填补——
他恨不能将眼前这群人尽数撤换!
可惜……
眼下这念头,终究只能想想。
自古有言:王朝更迭如流水,世家屹立似铁打。
缘由无他,只因天下文士尽被世家垄断。
书籍、教育……寒门子弟,何来求学之途?
广陵郡如此,徐州亦如此。
区区执笔小吏尚可寻得,然治县之才,十有 ** 出自世家。
至于郡州要职?更是世家的囊中之物!
正因如此,林阳不得不暂且安抚这群人。
若真杀尽了——
偌大徐州,谁来替他治理?
堂下众人闻言,谁还敢动?
此时离席,怕不是要带着全家共赴黄泉!
“甚好。”
见无人出言反对,林阳微微颔首。
至少陶谦的死忠,比预想中少得多。
“禀刺史,老臣有事上奏!”
陈珪忽地踏前一步,朗声抱拳。
满堂官吏俱是一怔:这徐州世家之首,此刻竟要出头?
莫非他也要为陶谦陪葬?
不合常理……
众官暗自惊疑间,陈珪已从袖中掏出一卷连夜拟就的文书。
广陵刺史林大人治下有方,境内百姓生活安定,民心所向,呈现太平景象......如今徐州州牧陶谦德行有亏,但徐州不可群龙无首,林刺史威望卓着,深得百姓爱戴......
\"今日我等特来恳请林刺史,为徐州黎民着想,接任徐州牧之位,护佑一方安宁!\"
陈珪手捧竹简,言辞恳切,洪亮的声音在大堂回荡,说罢便跪伏在林阳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在场官员都愣住了。
\"恳请林刺史为徐州百姓着想,接掌州牧之职,守护一方平安!\"
糜竺随即起身高呼,也跪在了林阳跟前。
陈珪、糜竺二人此举,让在场世家官员恍然大悟。
这两人必定早已效忠林阳!
今日此举分明是早有预谋!
众人对视一眼,心知大势已去。
\"恳请林刺史为徐州百姓着想,接掌州牧之职!\"
顷刻间,满堂官员齐声跪请。
端坐上首的林阳见此情形,面露笑意。
陈珪果然老谋深算!
先是派陈登相助,如今又助自己名正言顺接任州牧。
原本还准备费些周折,现在有陈珪相助,一切都水到渠成。
安抚众官员后,林阳只留下糜竺、陈珪二人。
\"此次能顺利入主徐州,全赖二位鼎力相助。\"林阳由衷感叹。
若无糜竺提供的六千战马,铁浮屠便无法成军。糜竺的功劳,林阳铭记于心。
而陈珪不仅派其子陈登协助治理广陵,更是运筹帷幄,调离泰山军臧霸,大大减轻了林阳军队的伤亡。
林阳谦逊回应众人赞誉,陈珪与糜竺躬身行礼,态度明显恭敬许多。
\"诸位的功劳,我定当铭记于心,绝不辜负。\"林阳温言安抚后,随即
待二人退下,林阳立即召集程昱、郭嘉、赵云、太史慈商议军事。赵云率一万五千精锐攻取下邳,太史慈领同等兵力进军彭城。目送二将离去后,林阳凝视地图,对尚未收复的琅琊郡陷入沉思。
琅琊郡的开阳城中,臧霸统帅的三万精兵正严阵以待!
\"明公,此等盘踞要地的三万军马,终成心腹大患!\"
林阳岂是陶谦可比?昔日陶谦年迈力衰,无力约束盘踞徐州的臧霸部众。
但年方二十的林阳,岂能容忍治下存此不受节制的势力?
程昱进言道:\"然则明公初掌州牧大印,此时用兵,恐徐州局势不稳。\"
徐州战事方歇,林阳虽胜,却尚未完全收服当地世族民心。
值此之际,理应先行安定州郡,使万民归心。
郭嘉望向开阳方向,献策道:\"臧霸之事,不若先遣使招抚。若其率众来投,自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郭嘉看来,这不过区区山寇之徒,麾下仅有三万之众,粮秣全赖陶谦供给。如今陶谦已逝,臧霸除了归顺林阳,岂有他路可走?
\"善,便依奉孝之策,先行招抚。\"
若能收服这三万泰山精兵,林阳的军力将更上一层楼。当下林阳坐拥七万雄师,加上徐州之战收编的万余降卒,整编之后,兵力可突破九万之众!
臧霸率三万精兵来投,林阳麾下兵力骤增至十万之众!
十万雄师在握,林阳终有逐鹿中原之资本!
徐州战事尘埃落定,消息如疾风般传遍九州各方诸侯耳中。
——
青州·东平陵大营
“主公!捷报!夏侯将军迂回奇袭,大破青州黄巾,俘获数万降卒!”
正在督军的曹孟德闻言抚掌大笑:“妙极!”
历时数月的青州 ** 之战,终见分晓。
“传令全军出击,收编黄巾溃兵!”
曹操目光灼灼——这百万黄巾残部,足以筛选十万精兵!
“恭贺主公。得此百万人口,霸业根基已成。”戏志才含笑作揖。
此前区区三万兵马,经此一役,当可一飞冲天。
“此战首功当归志才!”
曹操紧紧握着谋士的手。若非当初力谏北伐黄巾,何来今日泼天富贵?
兖州境内,再无人可挡其锋芒!
——
“报!徐州加急军情!”
传令兵匆匆入帐。曹操展卷细观,先是一怔,继而狂喜难抑。
前文
青石官道上,郭奉孝揭开酒囊仰首痛饮,忽见曹孟德纵马而来,袍袖翻飞间掷来一卷竹简。展开观之,正是彭城飞骑急报——林阳大破陶谦部曲,丹阳精兵望风披靡,徐州印绶已归林子远!
\"妙哉!当世豪杰,除却操与子远,更有何人?\"曹孟德抚掌大笑,眼角笑纹里藏着发现璞玉的欣喜。戏志才指尖摩挲着竹简裂纹,但见墨字遒劲如刀:弱冠县令,竟借三千县卒横扫徐州。这般手段,确非池中之物。
南阳朱阁内,阎象疾步穿过青铜戟阵,将绢帛呈于袁术案前。金樽应声而碎,袁公路额角青筋暴起:\"陶谦老儿枉称名士,连个黄口小儿都压不住!\"鎏香炉被踹翻时,侍从们看见主公眼中闪着忌惮的寒光——那个曾跪在盟帐末席的小县令,如今竟与他平起平坐!
长江拍岸声中,孙伯符攥着战报跃上船头。十七岁少年望着粼粼波光,忽然反手将佩剑插入甲板:\"父亲,林子远年岁与我相仿...\"话音未落,孙文台已按住儿子肩头,江风送来他意味深长的叹息:\"看见了吗?那才是真龙腾空之相。\"
孙坚身旁,程普、祖茂等人不约而同回忆起虎牢关外的场景。
林子远此人确实不同凡响!
孙坚凝望徐州方向,口中不禁发出一声感慨:\"生子当如林子远!\"
这番赞叹令身旁的孙策与孙权皆为之动容。
能让江东猛虎如此感叹之人,着实令兄弟二人对林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主公,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我等也该谋求立足之地了。\"程普适时进言。
孙坚收回思绪,目光落在地图上广袤的扬州,眼中闪过灼热光芒。
\"即刻整备,兵发扬州!\"
随着林阳占据徐州的消息传开,天下诸侯为之震动。
乱世争霸的序幕,就此正式拉开。
初平二年六月底。
徐州战事落幕后,短短月余时间内,大汉疆土接 ** 生两件震动十三州的大事。
其一便是林阳击败陶谦,入主徐州。
其二则是曹操在青州大破百万黄巾军,收编十万精锐,继而横扫兖州。
这两件大事引得天下诸侯与世家文人纷纷侧目。
司隶,洛阳城。
\"岳父大人,林阳遣使上表天子,请求册封徐州牧......\"
\"文优,这些琐事你自行处置便可。\"李儒话未说完,董卓便不耐烦地挥手打断。
立于殿外的李儒望着董卓怀中那名艳丽女子,不由眉头紧锁。
王允送来的这位义女,已让董卓彻底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如此下去......李儒心中隐隐升起不祥的预感。
简册在手,李儒眸底掠过一道冷光!
旋即快步离去!
董卓醉卧温柔乡之际,司徒府内
\"汉室江山,当真支离破碎了!\"
不止董卓收到林阳自封徐州牧的奏报,王允同样知晓此事!
陶谦本是忠心汉室之臣!
竟遭林阳剿灭!
此獠更自立为徐州牧!
豺狼之心昭然若揭!
\"必须尽快诛灭董贼,重整山河!\"
群雄割据,留给王允的时间已然不多!
\"来人!\"
一声令下,王允立即展开行动!
徐州州牧府内
\"曹孟德动作竟如此迅捷!\"
览毕军报,林阳不由慨叹!
虽已速取徐州,整顿内政
终究迟了一步!
百万青州黄巾,竟被曹操全数收编!
这天大好处,林阳只分得残羹冷炙!
\"主公,虽黄巾主力已降,仍有十余万流民涌入琅琊郡!\"
程昱正禀报近日徐州局势
下邳、彭城二郡在赵云、太史慈大军压境下
皆望风归顺
林阳顺利收复两郡疆土
唯余琅琊一郡尚未平定
且琅琊与青州接壤
虽百万黄巾已降曹操
然其仅择精壮编为十万青州军
余众只得逃往徐州、冀州求生
“臧霸那边可有回音?”
林阳眉头轻蹙,望向堂下程昱。
琅琊郡。
虽未兴兵讨伐,
却非力有不逮。
“据来使禀报,臧霸愿率孙观等四将,引五千部众前来归顺。”
程昱抬眼看向主座,捻须禀报。
听闻带兵前来,
林阳眼底冷芒乍现。
“臧霸此乃何意?”
“末将愿为先锋!”
张辽骤然出列,甲胄铿然作响。
陈登忽然轻笑:
“使君何必多虑?五千兵马尚不及我徐州戍卫之数。”
他袖中竹简微动,
“豫州刘岱近日...”
话音未落,
门外亲兵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