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薄纱般笼罩着问渠斋的庭院,湿润的青草与檀皮气息在空气中交织。沈砚辞蹲在抄纸池边,晨露沾湿了他的裤脚。他专注地指导着小雨和几个孩子学习\"顺纹抄纸\"的要领,左手虽还缠着绷带悬在身侧,右手却稳稳扶着竹帘边缘。
\"竹帘要随水流走,心要静,手要稳。\"他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格外清晰,\"就像守传承,得顺着初心来,急不得,也偏不得。\"
顾云深静立廊下,手捧氤氲着热气的桂花茶,目光落在沈砚辞被晨露打湿的发梢上,眼底漾着温暖的笑意。
早饭后,阳光驱散薄雾。沈砚辞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院中的藤编小桌上。顾云深走近,看见洁白的纸上印着\"辞职申请书\",抬头是\"致徽州砚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会\"。
\"想好了?\"他轻声问,拿起文件细看。正文简洁明了:\"专注古籍修复传承,践行父辈初心\"。
\"想了一个月了。\"沈砚辞接过他递来的茶,指尖轻触文件末尾已干的签名,\"以前经营公司,是想攒够资金支撑修复班,也想借商业渠道推广冷金笺。现在冤案昭雪,修复班有了专项资金,公司也有可靠的人打理。我不能再把精力分散在商业和传承之间了。\"
顾云深想起沈父日记扉页那句祈愿:\"砚辞若长大,愿他少些算计,多些纸香。\"他默默将文件收回信封,在封口贴上一小朵风干的腊梅花瓣。
\"我陪你去公司。\"他抬眼看向沈砚辞,\"正好把新抄的冷金笺样本送给董事们,让他们看看你决心守护的'事业'究竟是什么。\"
砚辞文化的会议室里,气氛肃穆。当沈砚辞平静地放下辞职申请时,张董首先皱起眉头:\"公司刚打开东南亚和欧洲市场,你这时候离开太冒险了!\"
李董随即附和:\"我们知道你对问渠斋有感情,但完全可以两边兼顾,何必彻底放弃一手带起来的公司?\"
沈砚辞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从锦盒中取出新制的冷金笺分发给众人。纸页上的\"护本纹\"在灯光下泛着淡青色柔光,金箔勾勒的腊梅纹样细腻灵动。
\"这是修复班的孩子们昨天亲手抄造的纸。\"沈砚辞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当年我父亲为保护这濒临失传的工艺不惜以身犯险;顾爷爷为守护残片在木工房守了三十年。\"他举起那支跟随父亲多年的旧钢笔,\"这支笔写过无数商业合同,但更重要的使命是记录保护文物的证据。现在,我想让它回归本源——只用来记录修复技法,教孩子们辨真伪、守初心。\"
顾云深适时地取出厚实的画册展示:\"这是新加坡藏家捐赠的民国残笺,孩子们修复了半个月才完成。这是罗伯特拍摄的海外冷金笺体验班现场,已有二十多国学员报名。\"他翻到最后一页,是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沈父与顾爷爷并肩站在问渠斋老木门前,笑容质朴。
\"他们那一代人没能安心只做传承。现在砚辞想替他们完成这个心愿,也想给所有关注传统工艺的人一个榜样——真正值得倾注一生的事业,不在于赚取多少财富,而在于我们能为后世留下什么无法替代的东西。\"
张董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温润坚韧的冷金笺,沉默良久后深深叹息:\"你父亲临终时特意嘱咐我们,'砚辞心里装的是纸香,别逼他走我的老路'。现在看来...\"他摇头露出惭愧的笑意,\"是我们眼界窄了,只盯着报表数字,差点忘了老沈最看重的是什么。\"
他不再犹豫,在辞职申请上郑重签名:\"砚辞,公司永远是你和修复班的后盾!海外推广冷金笺的事,我们会按你的规划继续做。这也算...我们给九泉之下的老沈一个交代。\"
走出气派的玻璃大楼,午后的阳光暖意融融。顾云深挽着沈砚辞的手臂,脚步轻快:\"去买束新鲜腊梅吧?庆祝你'回归纸香'!\"
这时助理小王急匆匆追来,捧着一个紫檀木盒:\"沈总!这是全体员工给您定制的纪念品!\"盒中是块打磨光滑的竹牌,正面刻着\"砚辞守心\",背面密密麻麻刻着所有员工的名字,边缘镶嵌的金箔在阳光下闪烁。
\"我们都支持您的决定!以后修复班需要体力活,招呼一声,我们周末都来当义工!\"小王的声音因激动而微颤。
回到问渠斋,远远便见院门口热闹非凡。崭新的红绸横幅上墨迹遒劲:\"欢迎沈先生归队守传承\"。赵伯和阿木正在搭建更宽敞的抄纸架,老陈带着孩子们翻晒青檀皮纸。小雨举着新刻的竹笔飞奔而来:
\"沈叔叔!以后你是不是每天都能教我们抄纸了?我要学'淬金法',让金箔亮闪闪贴在纸上!\"
傍晚的庭院灯火通明,长桌宴香气四溢。老周端出压轴的\"传承粥\"——用腊梅花蜜、桂花和上等莲子熬煮的甜粥,正是当年顾爷爷和沈父守护残片时常吃的。
\"你父亲总说,'等忙完公司这阵,就回问渠斋熬传承粥'。\"老周边盛粥边感慨,\"可惜忙了一辈子,这粥也没熬成几次。现在好了,\"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你替他做到了。以后这'传承粥'年年熬,让学手艺的娃娃记住这味道,记住我们要守住的是什么。\"
沈砚辞捧着温热的粥碗,目光扫过这温馨景象:顾云深与老陈讨论修复图纸,赵伯给孩子们讲老手艺人的坚持,阿木调试新抄纸帘,小雨在他手背上画着稚拙的腊梅花。
\"商业能赚来金山银山,却赚不来纸香里沉淀的千年传承,更赚不来孩子们眼中对古老技艺纯粹热爱的光芒。\"他轻声重复着董事会上说的话。
夜深人静,书房里只亮着一盏暖黄的台灯。沈砚辞和顾云深并肩坐在樟木箱前,将盖着公司红印的辞职批准书和\"砚辞守心\"竹牌小心放入。箱中的《守护录》和修复日志静静躺着,仿佛诉说着过往的坚守。
\"明天开始,\"沈砚辞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坚定,\"我想把父亲的日记整理成教材,教孩子们辨识假笺,理解传统纸张工艺。\"他看向顾云深,眼中闪着憧憬,\"我们一起编撰《冷金笺大全》吧?把顾爷爷的独门绝技和父亲改良的工艺都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顾云深将头靠在他肩上,深深呼吸着樟木香和纸香:\"我早就准备好了。\"他从帆布包中取出一叠用牛皮绳捆扎的手稿,\"这是'顾氏修复口诀'初稿,记录了爷爷传下的手法和秘方。\"他解开绳结,翻到预留的空白页,\"这些页面,就是等着和你一起把沈家的技法补充进去,合二为一。\"
封面上的娟秀字迹写着充满力量的书名——《烬中炽焰·纸香传承》。
院角的腊梅在夜色中轻轻摇曳,清冽的梅香乘着晚风飘进书房,与樟木香、纸香温柔交融。沈砚辞深深呼吸着这混合的芬芳,心中豁然开朗。
辞去总裁,放下权柄与财富,从来不是\"放弃\"。这是一场久违的\"回归\"——回归父亲魂牵梦萦的守护初心之路,回归顾爷爷藏匿在残片中的滚烫期许,回归问渠斋老宅里这缕跨越时光、从未断绝的温暖纸香。
这不是结束,而是\"烬中炽焰\"找到了最恒久的燃烧方式:守着一间老宅,带着一群孩子,伴着一位爱人,将千年文脉的温度与厚度,一脉相承,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