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冷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问渠斋的竹窗,发出清脆而冷冽的声响。修复台被台灯柔和的光线映照得一片暖黄,然而这温暖的灯光却无法驱散空气中渐渐凝住的滞涩与沉闷。
这雨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争执敲着边鼓。
温故的手指重重地按在\"数字化档案馆实施方案\"的冷金笺上,指腹上的旧疤因用力而显得格外醒目,泛出微微的白色。纸上的\"AI辅助修复演示\"几个字被他用笔圈得格外用力,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与坚持都倾注在这几个字上。\"我说过不行,\"他的声音低沉而冷冽,比窗外的雨丝更让人感到寒意,\"修复的精髓在于'手眼心'的默契配合,AI虽然能演示步骤,却永远无法演绎出爷爷削竹笔时那'三厘力道'的精妙与讲究!\"
那三厘力道里,藏着爷爷一生的修为。
沈砚辞握着马克笔的手在半空中顿住,笔尖在方案册上不慎洇出一个小小的墨点,正好落在\"传统工艺展区\"的标注旁。他将笔重重地拍在石桌上,竹制的笔杆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轻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沈砚辞指着屏幕上新加坡分基地的留言截图,语气急切:\"可海外学员连青檀木都没见过!他们说'看十遍视频不如AI演示一遍细节',数字化是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这个门槛,不是要取代手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急切。
他总是不明白,有些门槛,本就该一步一步地跨。
雨势忽然变大,密集的雨点打在竹窗上噼啪作响,仿佛在为这场争论增添几分紧张气氛。温故猛地翻开桌角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温爷爷的修复手札,纸页间夹着的干腊梅花瓣在翻动中簌簌掉落。他语气激动:\"爷爷当年教我'分层揭页',我练了整整三个月才敢碰真迹,手上被镊子扎的疤比我的还深!\"他撸起袖口,小臂内侧那道浅浅的疤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AI能算出揭页的角度,但它能算得出指尖的温度吗?\"
那些在深夜里反复练习的时光,才是真正的传承。
\"我没说要丢了温度!\"沈砚辞也动了气,小臂上护账本时留下的旧疤因情绪激动而绷得发红。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学员作业,最上面是一张歪歪扭扭的冷金笺,金箔纹路里藏着迷你护本纹。\"这是新加坡亲子班孩子做的,他们跟着AI学了基础纹路,才愿意千里迢迢来徽州学手工!\"他将作业拍在温故面前,竹戒撞在纸页上发出轻响,\"你总说要守着本真,可如果没人来学,本真又给谁看?\"
传承若是断了根,再纯粹的本真也不过是博物馆里的标本。
两人隔着摊开的方案册对峙,呼吸都带着愠怒,却谁也没再说出更重的话。温故别过脸,目光落在修复台角落——那里摆着两人在安吉买的迷你竹编茶席,边缘的双梅纹是他和沈砚辞一起编的,当时沈砚辞编错了三次,还是他握着对方的手才理顺经纬。
那时的耐心,此刻去了哪里?
雨帘中忽然传来竹门轻响,林小满抱着个竹制收纳盒站在门口,手里的\"传承叶签\"被雨水打湿了一角。\"温老师,沈老师,\"少年察觉到气氛不对,声音放得极轻,\"这是学员们做的'数字+手工'样本——AI画的护本纹底稿,再用金箔笔手工填色。\"他打开收纳盒,里面的冷金笺上,机器画的规整纹路里,藏着手工勾勒的细碎金箔肌理,像星空落进了传统纹样里。\"陈宇哥说,海外学员想把这个做成教材,既看AI步骤,又练手工细节。\"
原来孩子们早已找到了那条中间的路。
温故和沈砚辞同时沉默了。温故拿起样本,指尖抚过手工填色的金箔边缘,触感粗糙却带着温度;沈砚辞则翻开温爷爷的手札,其中一页写着\"传艺如渡人,舟可新,航向不可偏\"。
爷爷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吧。
雨势渐小,竹窗上的水汽模糊了窗外的青檀树,却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温故掌心的旧疤贴着沈砚辞的竹戒,像当年一起修张爷爷座钟时那样。
\"我不该急着否定你。\"沈砚辞先开了口,声音软了下来,他拿起马克笔,在\"AI辅助\"旁画了个小小的护本纹,\"可以加个'手工验证'环节,AI演示后必须用爷爷的旧工具练够课时,才算通过。\"温故也松了气,翻开方案册,在\"传统展区\"旁补了\"数字溯源码\"的标注:\"每个老物件旁边都贴码,扫了能看AI还原的修复过程,但必须亲手摸过实物才能解锁。\"
原来妥协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
林小满悄悄退到门口,把收纳盒放在石桌上,里面的样本在台灯下泛着暖光。温故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那枚要埋在青檀苗下的竹制书签,递给沈砚辞:\"刚才吵得忘了,日期还没刻。\"沈砚辞接过书签,用竹刀轻轻刻下当天的日期,又在\"温沈共守\"旁加了行小字:\"传统为根,数字为翼\"。刻完后,他将书签放在两人中间,竹戒与温故的指尖同时落在\"薪火相传\"四个字上。
这一刻的共识,比任何完美的方案都珍贵。
雨停时,月亮从云层后钻了出来,透过竹窗洒在方案册上。沈砚辞泡了两碗腊梅蜜水,递一碗给温故,杯底的\"温沈\"合文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明天跟陈宇说,亲子工坊加个'祖孙传艺角',\"温故喝着蜜水,指尖蹭过沈砚辞的手腕疤痕,\"让海外老人带孩子用AI看家乡手艺,再教孩子做竹制书签。\"沈砚辞笑着点头,握住他的手:\"再把爷爷的手札数字化,每一页都配咱们的手工演示视频——你的手教细节,我的手调参数。\"
庭院里的竹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护本纹的影子落在修复台上,与方案册上的字迹重叠。温故忽然发现,刚才争吵时碰掉的腊梅花瓣,正落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沾着的水珠折射着月光,像颗小小的、温热的星。
这朵历经争执的花瓣,此刻格外温暖。
他忽然明白,他们的争吵从来不是对立,是两颗守艺的心在磨合着最适合的路——就像那枚竹书签,要刻得深,才能在青檀苗下,长出既守本真、又向远方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