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鸦”侦察机被优雅劝退的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自由之城”内部也激起了层层涟漪。成功抵御外部窥探的振奋感逐渐沉淀后,一个更加现实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团队核心成员的面前:在资源、人力和时间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城市下一步的发展,究竟该优先向何处倾斜?
分歧,在一次例行的高级战略会议上,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会议地点选在了刚刚完成主体结构的中央指挥塔顶层会议室。环形的落地窗外,是一半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穹顶,另一半则是仍在紧张施工、遍布钢铁骨架的工业区与港口区域。这景象本身,就象征着他们面临的抉择。
林枫首先定下了基调,他的手指在全息投影的城市规划图上划过,重点落在了外围防御圈和能量护盾生成器的标识上:“‘无形之盾’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方向的正确。但这次窥探也提醒我们,威胁是真实且持续的。我认为,在未来三个月内,我们必须将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资源,用于强化防御。完善护盾的多重冗余系统,增加深海声纳阵列的密度,甚至开始规划轨道防御平台的可行性研究。生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他的观点务实而紧迫,得到了在场不少负责安全和工程建设人员的默默点头。
“我不同意!”艾拉立刻出声,她站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身体前倾,带着军人特有的锐气,“林枫,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如果只能被动挨打,那迟早会被磨穿。我们需要的是矛!是能够主动出击,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的力量!”她调出另一份蓝图,上面是数种基于能量晶体技术设计的攻击性载具和武器平台概念图,“我们应该优先建造一支快速反应舰队,至少是拥有强大火力的护卫舰编队,并且组建一支属于我们自己的、装备了单兵能量武器的精锐陆战力量。只有让敌人感受到切肤之痛,他们才不敢轻易来犯!资源应该向军事建设倾斜!”
白鹤兰补充道:“艾拉说得对。我们不能只做缩在壳里的乌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是扞卫自身的手段,也是我们未来与外界的……谈判筹码。我认为军事扩张的优先级,至少应与防御建设持平。”
会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防御派与主动出击派形成了初步的对峙。
这时,索菲亚优雅地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她的声音柔和,却像水滴落入滚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诸位,我们都认同需要力量。但力量的表现形式,并非只有刀剑与盾牌。”她切换了投影,显示的是复杂的国际法条文、各大国及神秘组织的关系图谱,以及一系列等待回复的外交照会。
“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不是武力,而是‘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广泛的‘认可’。”索菲亚目光扫过众人,“如果我们一味地展示肌肉,强化堡垒,在国际社会眼中,我们是什么?一个拥有危险科技、封闭且具有攻击性的‘海盗基地’?还是一个试图挑战现有秩序的‘恐怖政权’?这只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将资源优先投入到外交与法律地位的构建上。派遣使团,建立非官方沟通渠道,参与(哪怕是观察员身份)国际事务,甚至可以考虑以科技共享为条件,换取某些关键国家对我们自治地位的默许乃至承认。同时,我们需要制定《自由之城基本法》,明确我们的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和义务,向世界展示我们是一个有序、文明、负责任的政体,而非一个军事要塞。这,才是长久立足之本。”
索菲亚的观点,将议题提升到了战略与政治的高度,引人深思。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奈芙蒂斯清冷的声音响起,她似乎并未被之前的争论影响,而是调出了她一直在演算的、关于“源文明”密钥碎片和地球能量网络的复杂模型。
“你们的争论,都基于一个前提——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进行资源分配。”她抬起头,紫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纯粹追求,“但你们是否想过,我们之所以陷入这种被动防御和力量展示的循环,正是因为我们对我们所掌握的力量根源,理解得还远远不够。”
她指向模型中心那枚旋转的密钥碎片投影:“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研究,彻底解析密钥的秘密,理解能量网络的运行机制,甚至尝试与‘星灵’那样的存在建立稳定联系。一旦我们在基础科学上取得突破,或许我们就能跳出当前的技术维度。届时,我们可能不再需要庞大的舰队,也许一个更高效的能量场就能解决所有防御问题;我们可能不再需要复杂的外交斡旋,因为绝对的技术代差会自然带来敬畏与追随。我认为,资源应该向基础研究,尤其是对‘源文明’遗产的深度解析倾斜。”
奈芙蒂斯的观点,如同一道来自未来的光,宏大而遥远,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四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代表着四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彼此冲突,却又各有道理。
林枫看着他的伙伴们,看到了艾拉眼中的急切,白鹤兰的坚定,索菲亚的深谋远虑,以及奈芙蒂斯的超越性视野。他意识到,这并非一场需要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次团队成长必须经历的磨合。
“都说得很好。”林枫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艾拉和白鹤兰的担忧是现实的,没有利齿,再硬的龟壳也会被敲碎。索菲亚的远见是必须的,没有合法性与盟友,我们终将孤立无援。奈芙蒂斯的理想是引领性的,没有技术突破,我们终会陷入瓶颈。”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将代表防御、军事、外交、科研的四块规划区域,用光笔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的模型。
“我们不能只选其一,也不能简单平均分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动态平衡、有机联动的战略。”
他指向模型:“近期(未来1-3个月),以防御建设为基石(占比35%),确保生存底线。同步推进基础军事力量建设(占比25%),形成基本威慑。外交和法律构建同步进行(占比20%),为未来发展铺路。基础研究保障最低资源(占比20%),保持火种不灭。”
“中期(3个月至1年),随着防御体系稳固,逐步将资源向军事(提升至30%)和外交(提升至25%)倾斜,以实力支撑外交,以外交缓解军事压力。同时,基础研究的占比要稳步提升(至25%)。”
“长期(1年以上),目标是将基础研究的优先级提升至最高(40%以上),依靠技术爆炸来根本性改变游戏规则,届时,防御、军事和外交的形态都将随之重塑。”
林枫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同伴:“这不是妥协,这是协同。我们的城墙(防御)保护我们的实验室(科研),我们的利剑(军事)为我们外交官(外交)的谈判提供底气,而我们外交获得的资源与信息,又能反哺我们的科研与军事。这是一个闭环,缺一不可。”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而有力:“记住,我们建造的不是一个单纯的避难所,也不是一个军事基地,更不是一个纯粹的科研站。我们要建造的,是一个文明的雏形。而一个健康的文明,必须同时具备坚韧的躯体(防御与军事)、智慧的头脑(科研)和通达的脉络(外交与法律)。”
会议室内,之前的对立情绪逐渐消散。艾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白鹤兰也收敛了锋芒,索菲亚露出了赞赏的微笑,奈芙蒂斯则默默地将林枫提出的资源动态分配模型录入自己的数据库。
争论没有胜败,只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内部之争,不仅没有撕裂团队,反而让他们对共同目标的认知更加深刻,也确立了“自由之城”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原则——在动态平衡中,走向强大。
城市的蓝图,在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变得更加清晰与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