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穹顶的落成,为“自由之城”注入了生命的绿意与呼吸。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绿洲之外,是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林枫深知,怀璧其罪,他们掌握的科技与这座奇迹之城本身,就是最诱人的靶子。在索菲亚的远见和艾拉的坚持下,构建一道坚不可摧的立体防御系统,被提到了最优先的日程。
这项工程,代号“无形之盾”,旨在打造一个集探测、干扰、隐匿、硬杀伤于一体的综合防御圈,其技术核心,正是对“源文明”能量运用的更深层次挖掘,以及与现有尖端军事科技的融合。
奈芙蒂斯坐镇中央能源核心下方的次级控制中心,这里被称为“盾卫指挥所”。她的面前,是整个城市及周边海域、空域的全息动态模型,无数细密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
“第一步,激活‘感知之网’。”她清冷的声音在指挥所内回荡。
命令下达,部署在浮动城市边缘、关键建筑顶部以及深海锚点上的数百个多功能传感节点被同时激活。它们并非单一的雷达或声纳,而是集成了被动相控阵雷达、量子引力感应器(基于能量晶体特性开发)、广谱光学监视以及亚特兰蒂斯提供的深海灵能波动探测技术于一体的复合探测器。
瞬间,全息模型上的“视野”变得无比清晰。不再是简单的物体轮廓,而是呈现出能量等级、物质构成、甚至生物精神波动(针对某些特殊威胁)的复合信息。五十海里内,一条鱼的游动,一架高空无人机的掠过,甚至海底洋流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这张“感知之网”的监控。
“感知网络上线,覆盖范围与精度达到预期百分之二百。”技术员汇报,语气中带着惊叹。
拥有了敏锐的“眼睛”和“耳朵”,接下来便是构建第一道防线——隐匿与欺骗。
“启动‘光学迷彩’与‘能量拟态’系统。”
城市边缘及外围浮动单元的表面,无数个微小的六边形鳞片状结构开始调整角度和反射率。它们并非简单地折射光线,而是通过奈芙蒂斯设计的复杂算法,实时捕捉背景光线(天空与海洋)并加以模拟,使得整个城市从外部视觉上,几乎完美地“融入”背景环境之中,如同变色龙。这并非完全隐形,但在远距离和复杂海况下,足以让光学侦察手段失效。
同时,一套更精密的“能量拟态”系统开始工作。它通过发射与周围自然环境极其相似的低强度能量波,覆盖掉城市能量脉络运行时产生的独特能量信号,使得远程能量探测设备会误以为这里只是一片能量稍显活跃的普通海域。
“接下来,是区域拒止与软杀伤——‘声纳干扰’与‘气象控制’。”
部署在水下的数十个声学阵列开始发出经过精密调制的、覆盖多种频率的声波。这些声波并非单纯的噪音,它们能有效干扰、欺骗甚至瘫痪敌方声纳和鱼雷的制导系统,让水下攻击变得盲目而低效。
而在城市上空约三千米处,数个悬浮的、如同小型飞艇般的“气象调节节点”开始工作。它们利用“源文明”对能量场影响局部气候的初级原理,可以在极小范围内,制造持续性的电离雾霾(干扰雷达和通讯),或是引导局部的上升、下降气流,扰乱飞行器的稳定,甚至能在极端情况下,于特定路径上瞬间生成小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形成一道短暂但极其有效的空中屏障。
最后,也是“无形之盾”最坚固的核心——覆盖全城的“复合能量护盾”。
不同于之前在“家园号”上使用的单一能量护盾,这次的设计是分层的。最外层是广域的“探测与偏转护盾”,强度不高,但能提前感知并偏转来袭的非智能弹道武器(如炮弹、火箭弹)。中间层是“高强度区域防御护盾”,能量集中,用于抵挡导弹、战机等高能攻击。最内层,则是紧贴城市关键设施(如能源核心、生态穹顶)的“绝对守护护盾”,其能量密度最高,是最后的防线。
三层护盾的能量,均来自城市能源核心,通过遍布城市的能量脉络进行瞬时、无延迟的供应和分配。护盾的形态也非固定,而是根据“感知之网”提供的威胁来源和等级,进行动态调整,将能量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
“所有子系统上线,进行首次全系统联动测试!”艾拉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测试开始。
模拟的导弹攻击从不同方向袭来。“感知之网”瞬间锁定,外层偏转护盾成功使其偏离弹道。
模拟的隐形战机试图低空突防。“光学迷彩”与“能量拟态”使其难以被早期发现,接近时则被“气象控制”制造的湍流严重干扰,最终被中层区域防御护盾拦截。
模拟的水下潜射鱼雷悄然而至。“声纳干扰”阵列使其制导系统混乱,在城市外围漫无目的地游弋直至动力耗尽。
一次模拟的、同时来自海陆空的饱和攻击,被“无形之盾”层层化解,城市本体,甚至连一丝震动都未曾感受到。
测试数据如潮水般涌回“盾卫指挥所”。
“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千分之三秒,优于设计指标。”
“能量消耗处于高效区间,核心负荷稳定。”
“所有模拟威胁,百分之百拦截成功!”
指挥所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就连一向清冷的奈芙蒂斯,嘴角也勾起了一抹细微的弧度。
艾拉用力拍了拍控制台,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战意的笑容:“好!有了这面‘盾’,我看谁敢来碰硬!”
林枫通过通讯器聆听着汇报,他站在生态穹顶之下,抬头望去,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一切似乎与往常无异。但他知道,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张无形却强大的防御网络已经悄然张开,将这片新生的土地牢牢守护。
这面“盾”,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障,更是一种姿态的宣告——“自由之城”并非不设防的宝藏,它拥有扞卫自身存在与理念的力量与决心。
无形的壁垒已然筑起,静候着可能到来的风雨,也守护着穹顶之下,那抹来之不易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