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生态穹顶,在中央广场洒下温暖的光斑。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 “自由之城”将迎来它的第一批正式公民。
广场上庄严肃穆,五千名通过严格审核的技术移民与他们的家人整齐列队。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有眼神炽热的年轻工程师,有怀揣梦想的艺术家,还有好奇张望的孩子们。每个人胸前都别着一枚临时公民徽章,等待着那神圣的时刻。
林枫站在由“希望之树”映衬的宣誓台上,身后是索菲亚、奈芙蒂斯、艾拉和白鹤兰。他注视着台下这些选择将未来托付给这座城市的先驱者,心潮澎湃。
“三个月前,这里还只有海浪与梦想。”林枫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今天,你们站在这里,不仅是对这座城市的认可,更是对人类未来的一次投票。”
他逐字领读公民誓词:“我自愿成为自由之城公民,拥护《守望者宪章》,恪守公民责任,致力于文明进步,守护共同家园...”
五千个声音汇成洪流,在穹顶下庄严回响。这一刻,钢铁之城被注入了灵魂。
誓词完毕,林枫亲自为每一位公民佩戴正式徽章。徽章由物质转化器直接生成 - 中央是城市徽记,边缘镌刻着持有者姓名与公民编号。
当为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科学家佩戴徽章时,老人紧紧握住林枫的手:“我研究了一辈子聚变能源,直到来到这里才看到真正的希望。谢谢你们给了我见证未来的机会。”
孩子们收到特制的迷你徽章,兴奋地互相比较。一个金发小女孩仰头问林枫:“执政官先生,我长大后也能像奈芙蒂斯阿姨一样研究星星吗?”
林枫蹲下身,平视着女孩湛蓝的眼睛:“在这座城市,每个梦想都会被珍视。只要你保持这份好奇心,未来一定能触摸星辰。”
仪式持续了整个上午。当最后一位公民完成认证,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人们相互拥抱,许多移民眼中闪着泪光 - 这不是离乡背井的伤感,而是找到归宿的喜悦。
林枫望着欢庆的人群,对身边的四位伴侣轻声道:“从现在起,我们守护的不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文明的希望。”
---
第91章:法典的基石
公民仪式后一周,经过全民讨论与修订的《守望者宪章(试行版)》正式颁布。
在重新设计的市政厅圆形议事堂,林枫将烙印着宪章全文的水晶存储体嵌入中央控制台。刹那间,金色的条文在全息投影中缓缓旋转,如同有了生命。
“宪章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保障。”林枫面向全体公民发表演说,“它定义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文明。”
宪章核心内容逐一亮相:
· 公民权利与义务:明确生存权、发展权、隐私权与知情权,同时规定服务社会、保卫城市、遵守公序的义务
· 政治架构:确立林枫为最高执政官,索菲亚主管外交与内政,奈芙蒂斯执掌科研,艾拉负责防御,白鹤兰统领治安。设立公民议会作为咨询监督机构
· 动态安全审核:建立从d到S的七级权限体系,定期复核与即时审查相结合,确保安全与自由的平衡
最具争议也最具创新的是“贡献度积分系统”。公民通过工作、创造与公共服务积累积分,积分决定资源分配与权限等级。这套系统旨在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雏形。
奈芙蒂斯在科研条款中加入了“知识共享原则”:所有非核心技术必须在一定期限后公开,确保知识流动。
艾拉则为防御条款设置了严格限制:“武力的使用必须遵循最小必要与精确打击原则,任何超出此范围的行动需要公民议会特别授权。”
宪章颁布当晚,城市各处设立解读站。在中央图书馆,一位法学校授激动地对学生说:“看这第三条:任何法律不得违背文明进步的根本利益。这是将动态发展写入根本大法啊!”
这部融合古老智慧与现代需求的法典,成为城市运转的基石,也向世界展示了超越旧秩序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