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晚那句“交给妾身来处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清晰地回荡在烛火摇曳的锦墨堂内。
萧景玄深邃的眸中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随即蹙紧了眉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脸上,带着审视与不赞同。
“你?”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上位者惯有的决断和一丝因担忧而生的烦躁,“此等污秽流言,岂是你能应对?自有本王雷霆手段,将其连根拔起,看谁敢再妄议一字!”
他心底的念头更是直接而暴戾——【抓几个带头散播的,当众杖杀!看谁还敢嚼舌根!】
苏晚晚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冰冷煞气,知道他是真的动了怒,也是真的想用最直接的方式保护她。她心中微暖,却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
“王爷雷霆手段,自然能震慑宵小,令流言暂息。”她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平和却逻辑清晰,“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强行压制,或可得一时的清净,却难堵天下悠悠众口,反而可能坐实了流言,显得我们心虚胆怯,更予人以攻击王爷‘暴戾专横’之口实。”
她顿了顿,观察着萧景玄的神色,见他眉头依旧紧锁,但并未立刻反驳,便继续道:“况且,此流言真假掺半,刻意扭曲,其目的并非仅仅毁妾身清誉,更深层之意,在于打击王爷声望,动摇王府根基。若王爷因此大动干戈,岂非正中幕后之人下怀,显得王爷……沉不住气?”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有些小心翼翼,却精准地点出了关键。
萧景玄眸光猛地一凝。他并非不懂这些朝堂权术,只是事关苏晚晚,那汹涌的怒火与保护欲让他下意识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对手利用的方式。此刻被苏晚晚点破,他冷静下来,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
【……她竟看得如此透彻?】他心底的惊诧压过了怒火,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她不仅有着惊人的算学能力和临危不乱的镇定,更有着对局势敏锐的洞察力。
苏晚晚见他神色松动,趁热打铁道:“王爷,流言如毒,强行逼出,恐伤自身。不如……以疏导化解之。妾身已有初步想法,或可一试。请王爷给妾身几日时间,若妾身无力平息,届时再由王爷出手,亦不为迟。”
她的眼神清澈而恳切,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萧景玄沉默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同于寻常内宅女子的智慧与韧性,看着她明明身处风暴中心,却依旧能冷静分析、谋定后动的沉着。他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的这位王妃。
过了许久,久到烛火噼啪一声爆开一个灯花,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几分煞气,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你有何打算?”
苏晚晚知道他已经默许,心中一定,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其一,堵不如疏。妾身欲借《京都新报》之力,不直接辩驳流言,而是连续刊载几篇关于夫妻相处之道、信任之重的文章,再辅以前朝几位因君臣相得、夫妻同心而成就佳话的名人轶事,潜移默化,引导舆论。”
“其二,转移视线。妾身准备以王府名义,在京郊开办几场小规模的慈善义诊,或向育婴堂、孤寡院捐赠物资,并亲自露面。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虚无缥缈的流言,转移到实实在在的善举上来。”
“其三,示弱以强。”她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妾身会‘无意中’让外界知晓,因这无端流言,妾身忧思过甚,寝食难安,甚至‘病倒’。届时,王爷的关切,太医的诊治,便是最有力的反击——若真有其事,王爷岂会如此紧张?若妾身心虚,又岂会‘忧思成疾’?”
她一条条说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既有宏观的舆论引导,又有具体的行动方案,甚至包含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萧景玄听着,眼中的惊异之色越来越浓。他从未想过,应对流言,还能有如此……精巧而迂回的方式。这完全超出了他惯常的思维模式。
【……这些法子,她是如何想出来的?】他心底充满了探究,看向苏晚晚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某种程度的、对等能力的审视与认可。
苏晚晚说完,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决断。
萧景玄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几下。他终于点了点头,沉声道:“便依你。需要王府如何配合,直接吩咐福伯。”
这便是将一部分权柄,正式交到了她手中。
“谢王爷信任。”苏晚晚微微屈膝。
萧景玄站起身,走到她面前,高大的身影带着无形的压迫感。他低头看着她,目光深沉:“记住,无论成败,宸王府,永远是本王说了算。无人能动你分毫。”
这是他的承诺,也是他的底线。
苏晚晚心头一暖,郑重应道:“妾身明白。”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民众惊讶地发现,原本愈演愈烈的关于宸王妃的香艳流言,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引导、稀释。
《京都新报》上开始出现一些意味深长的文章,谈论信任的价值,歌颂坚贞的感情,字里行间虽未直接提及宸王府,却处处透着对近期流言的回应。同时,宸王府接连施粥赠药、帮扶孤弱的善举也被有意无意地宣扬开来,赢得了不少底层百姓的好感。
更引人注意的是,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宸王妃因不堪流言困扰,已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宸王殿下忧心忡忡,不仅亲自延请太医,更是连日守在病榻前,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交织在一起,逐渐扭转着舆论的风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那流言的可靠性——若王妃真与人有染,宸王岂会如此紧张?若她真的心虚,又怎会“病倒”?
流言的毒焰,在苏晚晚这套组合拳下,虽未完全熄灭,却已失去了最初那股汹汹之势。
锦墨堂内,苏晚晚“病”了几天后,终于“好转”。她坐在窗下,听着翠儿汇报外面舆论的变化,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满意的笑容。
这场公关危机,她似乎,快要扛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