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所有事后,大胖橘就泯然长逝了。
太医院众太医使出看家的本领也没留住这位勤政的帝王。
“皇上驾崩!”
随着高无庸喊出这句话,宜修和殿内的众人皆跪着默默哭泣,收到消息来到养心殿外的各宫妃嫔和公主们也跪在殿外痛哭了起来。
看到眼前的一幕,宜修发觉自己的心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畅快,但是她却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
等大胖橘的丧仪过去后,就是七阿哥宏昭的登基大典。
这日,天清气爽,万里无云。
宜修身着华丽的吉服,抱着穿着皇帝朝服的宏昭随着礼官高声宣布的各项流程,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到了祭告天地太庙这一环节时,宜修抱着宏昭起身,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太庙。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跪地叩拜,场面极为壮观。
等各种仪式结束后,宜修带着宏昭从乾清宫台阶下一步一步向着象征着权利的巅峰位置走去。
两边的百官跟着一起走在后侧,等她抱着宏昭在龙椅上坐定时,小李子一声高呼“跪”,百官纷纷有序的跪下三呼皇上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
宜修抱着宏昭坐在龙椅上,感受着这无上的尊荣,胸中升起豪情万丈,她看着脚下的百官,眼神坚定,今日,历史终将从她的手中改写,她定会带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最前沿,再也不用饱经战火风霜、列强入侵。
— —
登基大典结束后,宜修抱着宏昭回到了乾清宫后殿休息的地方。按礼制来说,她应该住在慈宁宫的,只是她需要照顾宏昭,还需要替他批阅奏折,所以暂时待在了乾清宫,不过对外放出的消息都是她忙完后就会回到慈宁宫的。
宏昭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宜修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走来,她呕心沥血、算计重重,如今终于走到了这个位置。
宜修深知,往后的路也不会轻松,朝中的众臣不会眼睁睁看着她这个有权太后压在他们身上的,为了能拿捏年纪尚小的新帝,他们都在等着自己犯错好夺权,将她和新帝都变为坐在龙椅上的傀儡。
宜修将宏昭放在了榻上自己玩,叹了一口气,心想所有事情都还任重而道远啦。
还好最后关头系统有了点反应,大胖橘在系统的影响下完全放下了对自己的疑心,有了他的临终遗言及圣旨列明自己可以垂帘听政,朝中大臣们即使心中不愿,也怕担上气死先帝的罪名,这才没有反驳自己这个太后扶持新帝弄权。
就在宜修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带着大清一点一点繁荣起来的时候,殿外传来江福海的声音,齐皇贵太妃、吉太贵妃、柔太贵妃前来拜见。
宜修好奇的宣了他们进来,问他们前来所为何事。他们三人对视了一眼,由李静言开口问宜修如今三阿哥已经获封淳郡王出宫开府,她能不能也出宫和宏时住到一起。
宜修沉吟了片刻,对着李静言和安陵容说你们两人都可以在宏时和宏瞻成婚后出宫和他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安陵容和李静言闻言,高兴的谢恩,虽然不能现在就出宫,宏时也要守孝三年才能成婚,宏瞻更是还要多等几年,等皇上、太后娘娘赐婚,毕竟他还小,他们需要在宫里再等几年,但是他们也高兴,毕竟心里有了期盼。
宜修好奇的看向跟着一起来的吉贵太妃富察欣怡,富察欣怡对着宜修笑了一下,揪了揪手里的帕子,这才开口
“臣妾是想带着温宜住到圆明园去,不知太后娘娘可否恩准?”
听到富察欣怡的这个提议,宜修思考了片刻,对着她说道“与其去圆明园,不如等公主再大点,到时候哀家给她赐婚在京城,赐下公主府给她,到时候你也好跟着公主出宫去公主府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如何?”
听到宜修这么说,富察欣怡立马惊喜的抬头看向宜修,看到她眼中的真诚,她眼角瞬间就红了,她立马用手帕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对着宜修就行了一个大礼,直说自己愿意。
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出宫的一天,原以为能够去圆明园度过余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李静言和安陵容听到宜修的这个安排,也是跪下行了一个大礼,他们这些入宫的嫔妃,哪里是能够出宫的,只要进了这紫禁城,那么一辈子都会被困在这个金色的牢笼里,如今他们心中皆有了期盼,都是太后娘娘的功劳,他们真是感激不尽。
等三人离开后,宜修在殿中坐了很久,她承认自己不现在就放她们出宫是因为心有顾虑,她才掌权,若是现在就放他们出宫,岂不是会给朝中众臣机会,让他们利用三阿哥和六阿哥和自己作对,还有富察氏一族也需要留着富察欣怡在宫中作为人质和纽带。
不过她对他们承诺的话也是真的,等她手中权利稳固之后,她必定会放宫中想要出宫的妃嫔离开的。
— —
时间一晃十年就过去了,此刻,在乾清宫处理政务的宜修头发已经白的差不多了,她严肃着一张脸手里不停的批阅着案上的奏折。
当初她和前朝众臣、宗室王爷们明争暗斗了一番,最后凭着派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土豆、番薯等物的量产方法和种植方式推广开来,她在民间及朝中名声大噪,在朝中也有了替她办事的人手。
这些年来她一边将教导宏昭长大,一边处理国事,现在大清在她的治理下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闭关锁国的国策也早就被她废除了,现在大清的海军战队强的让西方的众国害怕。
宏昭也完全继承了她的理念,现在对着海外的资源虎视眈眈。
不等宜修把手中的折子看完,平时稳重的宏昭特别激动的冲进殿中,对着宜修就是一番豪言壮语。
“额娘,好消息,戴梓和他的儿子真是大清的栋梁之材,他们带着工部的人研发出了一种新的燧发枪,特别好用,不像之前的燧发枪总是炸膛,还有红衣大炮也是研究出了一种特别方便携带的,可以几人协作带着它作战,不用像之前的红衣大炮必须用车拉着才能运到战场去。(抗战时期九二式步兵炮:日军装备的九二式步兵炮全重仅212公斤,可分解为三部分,由两名士兵推或十名士兵背负运输。该炮射程2.7公里,隐蔽性强,常用于步兵营支援火力。以及中国 20 式 82 毫米迫击炮等。)
额娘,儿子想要带兵出征!先将大清周围的北国、琉球、安南、缅甸、南掌、暹罗等地都纳入我大清的版图。
等把他们打下来后,儿臣要去地图上的另一边去看看,现在大清领土上的传教士没有一个说真话的,他们都只会奉承朕,说大清有多好,自己的国家有多贫瘠,朕才不相信,真当朕是傻子不成?哼!”
宜修被宏昭的一番话说的脑袋上青筋直跳,她放下手中的朱笔,用手揉了揉眉心,对着遗传了大胖橘这个隐形话唠的宏昭招了招手,让他上前来。
宜修用帕子擦了擦他由于过于激动走的太快额角渗出的汗水,然后看着他喝了一盏茶后,这才开口
“宏昭,你想好了吗?朝中大臣们同意了没有?”
宏昭对着宜修点了点头,“额娘,儿臣想好了,儿臣定要带兵出征,只是还要辛苦额娘替儿子稳定好后方了。
至于朝中大臣,儿臣已与傅恒、海兰察、啊桂等人说好了,他们会劝好他们的家人的。”
听到宏昭这么说,宜修只拍了拍宏昭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说“宏昭,这是你的梦想,额娘不会阻止你的步伐,但是你是大清的帝王,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额娘会替你坐镇好后方,在京城等着你凯旋归来。
这件事你自己去坤宁宫告诉丰声伦,她作为你的皇后,有权利知道你的决定。”
“是,额娘你放心,儿臣会保护好自己的,那儿臣就去坤宁宫了。儿臣告退”
“嗯,去吧。”
看着宏昭离开的背影,宜修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