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寒意渐浓。灵隐寺的禅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济公和尚那张略带戏谑的脸。他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一边小口啜饮着,一边翻看着一本不知从何处淘来的破旧话本。
“师父,都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睡啊?”小和尚必清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夜宵走了进来,看到济公还在喝酒看书,忍不住劝道,“明天一早还要做早课呢。”
济公头也不抬,摆了摆手,含糊不清地说道:“急什么,本济公精神着呢。这话本正看到精彩的地方,待我看完这一章再说。”
必清无奈地摇了摇头,将夜宵放在桌上:“那师父您也别喝太多酒,对身体不好。还有,刚才山下的刘家村派人来报,说村里的那棵千年古槐最近有些不对劲,夜里总是发出奇怪的哭声,还闹得村民们人心惶惶的,想请您明天下山去看看。”
“哦?千年古槐?还会哭?”济公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放下酒葫芦,摸了摸下巴,“有意思,待我明天去会会这棵‘会哭’的老槐树。”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济公就揣着两个肉包子,摇着破蒲扇,和必清一起下山了。
刘家村坐落在灵隐山脚下,是个宁静的小村庄。村子中央,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树干粗壮,需要好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枝桠向四周伸展,像一把巨大的绿伞,覆盖了大半个村子。这就是村民们所说的千年古槐。
此时,古槐树下已经围了不少村民,他们脸上都带着恐惧和不安,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济公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大声喊道,“本济公来了,有什么事尽管说!”
村民们看到济公,顿时像是看到了救星,纷纷围了上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是刘家村的村长,他对着济公深深鞠了一躬:“济颠大师,您可算来了!我们村子的这棵老槐树,最近可邪门了!”
“老人家,慢慢说,到底怎么邪门了?”济公问道,一边说一边还不忘咬了一口手里的肉包子。
村长叹了口气,说道:“大师有所不知,这棵老槐树已经有上千年的树龄了,一直保佑着我们村子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可就在半个月前,夜里开始,树下就会传来女子的哭声,哭得可伤心了,听得人心里发毛。刚开始大家以为是听错了,可后来天天如此,而且村里还接连发生了几件怪事,有几家的鸡无缘无故地死了,还有人的衣服晾在院子里,第二天就变得破破烂烂的。大家都说是树精在作祟,再也不敢靠近这棵树了。”
济公摸了摸下巴,走到古槐树下,仔细打量起来。只见古槐树的树干上有一个大大的树洞,洞口黑漆漆的,像是一张张开的嘴巴,散发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他又绕着树干走了一圈,发现树干上刻着不少密密麻麻的字迹,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了。
“嗯,这树确实有问题。”济公点了点头,他从怀里掏出一把佛珠,对着古槐树念起了咒语。佛珠发出阵阵金光,照射在古槐树上。
就在这时,树洞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声:“呜呜呜……好苦啊……我好苦啊……”
声音哀怨婉转,听得人心都碎了。村民们吓得纷纷后退,脸色苍白。
济公眉头一皱,对着树洞大声喊道:“里面的东西,出来吧!躲在树洞里装神弄鬼,算什么本事?”
哭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白色古装的女子从树洞里飘了出来,她长发披肩,脸色苍白,眼神空洞,看起来十分凄凉。
“你是谁?为什么要在这里作祟?”济公问道。
女子幽幽地看了济公一眼,缓缓说道:“我叫苏怜儿,是一百年前死在这里的。我本是邻村的一个女子,和村里的一个书生相爱,可他后来考上了状元,就抛弃了我,娶了吏部尚书的女儿。我伤心欲绝,就跑到这棵槐树下上吊自尽了。我的怨气不散,就附在了这棵槐树上,一直在这里徘徊。”
“原来是个怨灵。”济公点了点头,“可你为什么要祸害村民?他们又没有得罪你。”
苏怜儿的眼神变得怨毒起来:“我就是恨!恨所有负心的男人!恨这个不公平的世道!那些村民,他们每天在树下欢声笑语,过得那么幸福,我看着就生气!我就是要让他们也尝尝痛苦的滋味!”
“胡闹!”济公怒喝道,“你自己遇人不淑,被人抛弃,那是你命苦,可你不能把怨气撒在无辜的村民身上!他们招你惹你了?你这样做,只会让你的怨气越来越重,永远都无法超生!”
苏怜儿愣了一下,眼中的怨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迷茫和悲伤:“我……我只是太苦了……我该怎么办?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济公见她有悔意,语气缓和了下来:“本济公可以帮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以后不要再祸害村民,要放下心中的怨恨,好好忏悔。我会为你诵经念佛,助你早日超生。”
苏怜儿连忙点了点头,对着济公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大师!我答应您!我以后再也不祸害村民了!”
济公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经书,坐在古槐树下,开始为苏怜儿诵经。必清和村民们都静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随着济公的诵经声,苏怜儿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起来,脸上的悲伤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平静和释然。
过了一会儿,苏怜儿对着济公再次鞠了一躬:“多谢大师点化,我终于可以解脱了。”说罢,她的身影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了空气中。
济公收起经书,站起身,对着村民们说道:“好了,怨灵已经被我送走了,以后这棵古槐树不会再作祟了。”
村民们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济公道谢。
村长感激地说道:“多谢济颠大师!您真是我们的活菩萨!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保护这棵古槐树,再也不会让它受到伤害了。”
济公笑了笑:“这就对了。万物有灵,只要你们善待它,它就会保佑你们。”
说罢,济公摇着破蒲扇,哼着小调,转身朝着灵隐寺走去。阳光洒在古槐树上,树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济公道谢。刘家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