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人伏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短短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杭州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欢欣鼓舞。茶馆里、酒肆中,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件事,称赞济公和尚的智慧过人、包状元的清正廉明,以及官府的公正无私。
“真是大快人心啊!那个知府大人,平日里就作威作福,没想到竟然是个杀人凶手!”
“还是济公大师厉害,一眼就看出了破绽,不然这冤案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还有我们的新科状元公,年纪轻轻就这么正直,将来一定是个好官!”
“是啊是啊,有他们在,我们老百姓就有盼头了!”
灵隐寺内,更是一片欢腾景象。住持方丈特意召集了全寺的僧人,在大雄宝殿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仪式。
“济公、广亮、必清,”住持方丈手持念珠,面容慈祥而庄重,目光扫过站在殿中的三人,“你们此次明察秋毫,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协助包状元揪出了隐藏在官府中的元凶,为枉死的李老汉和王二昭雪了冤屈,不仅为我灵隐寺赢得了声誉,更是为我佛门积下了无量功德。老衲代表全寺上下,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说完,住持方丈对着三人深深鞠了一躬。
“住持客气了,折煞弟子了!”广亮和必清连忙侧身避开,双手合十还礼。
济公却嘿嘿一笑,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大大咧咧地说道:“住持师父,您这就见外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济公的本色嘛。再说了,我佛慈悲,见不得百姓受冤,见不得奸佞当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住持方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济公,你虽行事不羁,看似疯疯癫癫,但心中却自有佛性,心怀苍生,难得,难得啊。”他又看向广亮,“广亮,你此次也表现出色,能够明辨是非,协助济公查案,没有辜负老衲的期望。”
广亮连忙谦逊地说道:“住持过奖了。此次能成功破案,全赖济公的机智和包状元的鼎力相助,弟子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不敢居功。”
“必清,你也不错,”住持方丈最后看向必清,“你年纪虽小,但在查案过程中却能保持冷静,积极配合,也值得表扬。”
必清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摆手:“住持师父,我……我没做什么,都是济颠和尚和大师兄的功劳。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好好修行,不辜负您的教诲。”
“很好,”住持方丈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都能有这份心,老衲很欣慰。但切记,功成名就之时,更要保持初心,不可骄傲自满。佛法无边,修行之路漫长而艰辛,还需你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践行。”
“弟子谨记住持教诲!”济公、广亮和必清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表彰仪式结束后,众僧人纷纷散去。济公回到了自己那间简陋的禅房,刚坐下准备歇口气,就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济公随口应道。
门被推开,包拯走了进来。他今天没有穿那身显眼的状元红袍,而是换上了一身素雅的青布长衫,看起来更加温文尔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大师。”包拯拱手行礼。
“哦,是包状元啊,快请坐,快请坐。”济公连忙起身,热情地招呼包拯坐下,又给他倒了一杯刚沏好的粗茶,“怎么,事情都处理妥当了?”
“都处理好了,”包拯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知府大人已经被我派人严密看管起来,明日一早就会押往京城,等候皇上的最终发落。李狗剩因为是主谋之一,且罪行严重,也已经被重新审判,改判了斩立决,三日后执行。王二的家人,我也已经让人送去了官府的抚恤金,还承诺会资助他的孩子读书,也算对他有个交代了。”
“好,好,这样就好。”济公欣慰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总算是给了死者一个公道,给了百姓一个交代。李老汉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包拯放下茶杯,看着济公,语气诚恳地说道:“大师,此次破案,您的功劳最大。若不是您一直坚持追查,不肯放弃,恐怕这桩冤案就真的要石沉大海,真相永远无法大白于天下了。学生无以为报,只能在此再次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哎,说这些就见外了!”济公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我济公一生,别无所求,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能为百姓做点实事,让这世间少一些冤屈,多一些公道。你能有这份心,比什么都重要。”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好奇地问道:“对了,包状元,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是暂时留在杭州,还是马上回京城复命?”
包拯道:“我已经让人快马加鞭,将案件的详细经过和审理结果写成奏折,送往京城了。估计用不了多久,皇上的旨意就会下来。等旨意一到,我就要即刻启程回京城任职了。此次能在杭州遇到大师,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实在是我的荣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