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磐石基地内部激起了层层行动波澜。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烛龙”协议的半潜行状态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主控室内,“鸿蒙”超算的大部分算力被集中用于分析“博士”组织的动向。这个疯狂的科学组织在获得了那块蕴含混沌知识的紫黑色晶体后,活动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四处捕捉实验体,而是开始大规模地向某个特定区域——位于大陆中部、被称为“死亡谷”的巨大裂谷地带——集结资源和人手。
无人机传回的高空影像显示,“死亡谷”上空常年笼罩的辐射尘和变异能量雾霭正在被一种力量强行驱散,谷底隐约可见大规模工程活动的迹象,并且有极其不稳定的、混合了高浓度熵能与某种扭曲秩序的能量波动不断逸散出来。
“他们在建造某种大型装置。”林默看着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出的谷底结构图,那是一个由无数扭曲金属和发光晶体构成的、如同某种抽象派雕塑般的巨大环状结构,“能量读数与‘博士’之前研究的熵变生物兵器同源,但规模和组织度远超以往。他在利用那块晶体中的知识,试图创造更可怕的东西。”
苏婉盯着图像中那令人不安的结构:“必须阻止他。如果让他成功,造成的破坏可能不亚于一次小规模的熵能爆发。”
“而且,那块晶体本身,就是极有价值的研究样本。”林默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它能被‘博士’引动,说明其中蕴含的知识并非完全不可理解。解析它,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圣人是如何向‘实验场’投放‘知识污染物’的,甚至找到反向追踪或屏蔽的方法。”
目标明确,行动方案迅速制定。
这次行动代号“清道夫”,旨在雷霆一击,摧毁“博士”在死亡谷的据点,夺取混沌知识晶体,并尽可能捕获“博士”本人(活体样本价值更高)。
出动力量经过精心配置:
· 核心主力: “磐石一号”(苏婉驾驶),搭载了最新升级的“秩序场增强模块II型”和针对熵能环境的特种装甲涂层。
· 突击小队: 雷烈率领的五名最强灵能基因战士(包括他自己),全员装备试验型“五行灵能突击步枪”和加强版动力装甲。
· 技术支持与指挥: 林默本人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远程战术指导和分析。一支工程小队随行,负责现场数据采集、样本回收和必要时协助破解敌方设施。
· 后勤与策应: 数架隐身无人机提供高空侦察、电子干扰和火力支援。
为了确保行动的突然性和避免打草惊蛇,小队将通过一条隐秘的地下隧道网络接近死亡谷边缘,然后利用“磐石一号”的推进能力和突击小队的机动性,进行快速突击。
出发前,林默将雷烈和苏婉叫到一旁,递给他们每人一个巴掌大小、厚度如同卡片的银白色装置。
“这是‘心智隔离贴片’的试验型号。”林默解释道,“基于对那块晶体能量波动的分析,它散发出的知识可能带有强烈的精神污染和认知扭曲特性。这个贴片能产生一种弱‘信息静默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们的核心意识不受直接侵蚀。但效果未知,谨慎使用。”
苏婉和雷烈郑重地接过,将其贴在颈后。一股微弱的凉意传来,并无其他特殊感觉。
“放心吧,林工!”雷烈拍了拍胸口,五行灵光隐隐流转,“管他什么混沌知识,老子一拳头下去,统统打成渣渣!”
苏婉则更加冷静:“我们会小心行事,完成任务。”
夜幕降临,小队悄然出发,如同利刃出鞘,无声无息地刺向弥漫着不祥气息的死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