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北风卷地,寒霜凛冽。
曹操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号称八十万,旌旗蔽日,舳舻千里,自江陵顺流东下,兵锋直指江东!
与此同时,蔡瑁、张允率领的荆州水军(已降曹)作为前锋,也已逼近夏口。
战争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长江两岸。
柴桑,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率精兵三万,逆流而上,进驻夏口,与刘备、刘琦联军汇合。孙刘联军总兵力不过五万,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形势岌岌可危。
夏口军帐内,气氛凝重。刘备、周瑜、诸葛亮、林凡、鲁肃等核心人物齐聚。
“曹军势大,战舰连接,稳如平地。我军船小,难以正面抗衡。”周瑜指着地图,眉头紧锁,“唯有火攻,方可破敌!然,如今乃是冬季,常刮西北风。若用火攻,非但烧不到北岸曹营,反而会引火烧身!”
这正是困扰周瑜的最大难题。帐内众人皆沉默,苦思无策。
就在这时,一直静听的诸葛亮,羽扇轻摇,缓缓开口:“都督所虑,亮已思之久矣。欲破曹军,非火攻不可。至于东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凡身上,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亮,或可一试,于七星坛上,祭天借风。”
“祭天借风?”周瑜、鲁肃等人皆露惊容。此法玄乎其玄,闻所未闻。
诸葛亮看向林凡:“然,此法需汇聚天地灵气,扰动天机,恐引反噬。需有一位法力高深之士,于暗中护法,并助我一臂之力,稳固风势。”
林凡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诸葛亮要将这“神迹”之功分润于他,以提升他在联军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时也确实需要他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
他当即颔首:“孔明兄放心,林某义不容辞。你于明处登坛作法,我于暗处引动天地之风灵,必教那东风,如期而至!”
周瑜虽觉此事过于玄奇,但见诸葛亮与林凡皆信心十足,且眼下别无他法,只得抱拳道:“既如此,一切有劳孔明先生与林先生!公瑾即刻准备火船、引火之物!”
计策既定,联军迅速行动起来。周瑜与老将黄盖定下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诸葛亮则于南屏山筑起七星坛,沐浴斋戒,披发仗剑,登坛作法。
是夜,星月无光。七星坛上,诸葛亮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桃木剑直指苍穹。坛下,联军将士屏息凝神,翘首以盼。
而在更高处的云层之中,林凡盘膝虚坐,周身清蒙仙光流转,《昊天统御万神经》悄然运转。
他并未像诸葛亮那样“借”风,而是以其无上神识与对天地法则的理解,引导并放大了长江区域本就存在的、细微的东南气流!
“巽风,听吾号令,聚!”
随着林凡神识的引动,天地间无形的风之灵力开始汇聚、加速!
起初只是微风,渐渐转为强风,最终化作呼啸的东南大风,卷起江涛,直扑北岸曹营!
几乎在同一时间,江东诈降的船只满载引火之物,趁风驶向曹军水寨!
“东风!是东风!”
“天佑我军!”
“诸葛军师神算!”
南岸联军见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周瑜眼中精光爆射,手中令旗猛然挥下:“全军出击!火攻!”
刹那间,数十艘火船如同一条条咆哮的火龙,狠狠撞入曹军连在一起的船阵之中!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顷刻间,曹军水寨化作一片火海!
船舰相继燃烧、沉没,士兵焦头烂额,跳水溺毙者不计其数!
曹操在岸上营中看得目瞪口呆,惊怒交加:“诸葛村夫,安能欺天?!”
然而,灾难才刚刚开始。林凡在云层中,并未停手。
他目光冷冽,锁定曹营中那些试图以邪法稳定军心、甚至呼风唤雨企图反制的黑袍术士。
“魑魅魍魉,也敢在此兴风作浪?”林凡并指一点,数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破邪之力的神识冲击,如同利剑般射向那些术士!
“噗!”
“啊!”
那些正在施法的术士,如遭重击,纷纷吐血倒地,法坛崩碎,凝聚的煞气瞬间溃散。曹军失去了最后的“超自然”依仗,彻底陷入了混乱。
与此同时,周瑜指挥江东水军主力趁势掩杀,刘备亦令关羽、张飞、赵云各率兵马,从陆路袭击曹军侧翼。
赤壁江面,火光映天,杀声震野。曹军大败,死伤无数,曹操本人仅率少数残兵败将,从华容小道狼狈北逃。
赤壁一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火烧曹军,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战后,诸葛亮“借东风”的神机妙算,与林凡暗中护法、破邪定风的无上手段,成为了联军中口耳相传的神话。刘备集团借此战威名大震,真正站稳了脚跟。
周瑜对诸葛亮与林凡深深忌惮,却也无可奈何。而刘备,则更加倚重这两位如同左膀右臂的军师。
站在满是焦痕的江岸边,望着北逃的曹军和欢呼的将士,诸葛亮与林凡相视一笑。
“此战之后,天下格局定矣。”诸葛亮羽扇轻摇。
“不错,”林凡点头,“接下来,该是收取胜利果实,西图巴蜀的时候了。”
赤壁的烽火渐渐熄灭,但一个属于刘备,也属于诸葛亮与林凡的新时代,正伴随着长江的波涛,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