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光复,曹魏覆灭,传国玉玺重归汉室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天下。
季汉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四海八荒,莫不震动。
而偏安东南的东吴,此刻却如同惊弓之鸟,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挣扎之中。
吴侯孙权在建业宫中,坐立难安。昔日与刘备的联盟早已名存实亡,如今北方强敌已灭,季汉携鲸吞中原之威,下一个目标,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谁。他紧急召集群臣商议,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以张昭为首的老臣,面色灰败,力主投降:“主公,季汉势大,不可力敌啊!刘备仁德,若我等上表称臣,或可保全宗庙,得享富贵……”
“荒谬!”周瑜与陆逊厉声打断,他们年轻气盛,不甘就此俯首,“我江东有长江天堑,水师冠绝天下!岂能不战而降?刘备、林凡虽强,其军北来,不习水战,我等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新任水军都督陆逊更是出列,掷地有声:“主公,臣近日得海外异人相助,已打造出‘龙皇战舰’!此舰以蛟龙骨为基,附以避水符文,更能引动风暴之力!林凡虽能降服蛟龙,但我有龙皇舰队,何惧于他?愿主公给臣一个机会,与那季汉水军,决一死战于长江!”
孙权看着麾下争执不休的文武,内心煎熬。投降,不甘心;抵抗,又恐惧林凡那通天手段。
最终,陆逊等主战派的激昂与对“龙皇战舰”的一丝侥幸,让他做出了决定:“既如此……便依伯言(陆逊字)之策!整军备战,与刘备……划江而治!”
消息传至洛阳,刘备召集重臣议事。
“孙权冥顽不灵,欲凭长江负隅顽抗。”刘备看着林凡与诸葛亮,“二位爱卿,如之奈何?江东水军确实精锐,更有那新式战舰……”
诸葛亮沉吟道:“江东所恃,无非水战之利与海外奇术。然,其民心未必愿战,其内部亦有主和之声。可先礼后兵,遣使劝降,若其不从,再以雷霆击之。”
林凡却微微摇头:“孙权不见棺材不落泪。劝降恐难奏效。江东新得之‘龙皇战舰’,气息与东海相连,确有几分门道。此战,关键仍在于破其水军,断其依仗。臣请旨,愿再往东海一行,会一会那所谓的‘龙皇’!”
刘备准奏。
林凡再临东海,此次目标明确,直指那为东吴提供蛟龙骨与技术的海外散修——碧游宫一脉。
此脉修士擅长御水炼器,但行事亦正亦邪。
林凡并未强攻,而是展现昊天上帝虚影之威压,并与碧游宫主论道三日,陈说利害,点明助吴对抗天命所归之季汉,有违天道,必遭反噬。
碧游宫主被林凡的道行与展现的“天命”所慑,加之本就与东吴只是利益合作,遂答应中立,不再为东吴提供帮助,并收回了对“龙皇战舰”的部分核心控制。
与此同时,季汉在林凡与诸葛亮的指导下,加速整合北方水师力量,并将“天枢营”中擅长水系道法的修士编入水军,打造附魔箭矢与“破浪符舟”。
章武四年秋,孙权拒绝季汉的最后通牒。
刘备遂以关羽为水军大都督,林凡为监军,尽起荆州、中原水军,并“天枢营”精锐,号称十万,顺流东下,直扑建业!
陆逊则率领以东吴全部心血打造的龙皇舰队,并召集山越擅长巫术的勇士,于采石矶一带列阵,准备决战。
采石矶水战,爆发!
东吴龙皇战舰果然不凡,体型巨大,航行如风,舰首雕刻的龙首能喷吐高压水箭,舰身符文闪烁,能形成水幕护盾,寻常箭矢难伤。
然而,林凡早已洞悉其弱点。
他于中军楼船之上,施展“定波咒”,大片江面变得平静如镜,极大限制了龙皇战舰的机动性与水箭威力。
同时,命令“天枢营”修士,以特制的“庚金破甲符箭”,集中射击战舰的符文节点!
更关键的是,林凡感应到被碧游宫主做了手脚的龙皇核心,他隔空催动秘法,引动其中残留的禁制!
“龙骨听令,返本归源!”
数艘冲在最前的龙皇战舰,其龙骨竟剧烈震颤,仿佛要脱离舰体飞走!战舰瞬间失去平衡,速度大减,护盾明灭不定!
“就是现在!全军突击!”关羽抓住战机,挥动令旗!季汉水师如同群狼,扑向陷入混乱的龙皇舰队。关羽更是亲乘斗舰,直取陆逊的旗舰!
陆逊虽惊不乱,指挥残余战舰且战且退,并命令山越巫师施展“迷雾术”与“唤潮术”,企图扭转战局。
江面之上,顿时大雾弥漫,波涛汹涌。
“雕虫小技!”林凡冷哼一声,再次引动《万神经》,“昊天朗照,雾散波平!”
一股浩然之力席卷江面,浓雾瞬间消散,汹涌的波涛也平息下来。山越巫师遭受反噬,纷纷吐血倒地。
失去了最后的依仗,东吴水军彻底崩溃。陆逊见大势已去,在亲卫护卫下狼狈撤退。关羽趁势掩杀,东吴水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
采石矶大败的消息传回建业,孙权最后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他知道,陆战更非季汉对手,林凡若至,建业顷刻可破。
数日后,孙权白衣素服,率领文武百官,出建业城投降。东吴,灭亡。
自此,自黄巾之乱起,纷争数十年的华夏大地,重归一统!
刘备在林凡与诸葛亮的辅佐下,先灭曹魏,再平东吴,三立大汉,完成了光武中兴般的伟业!
刘备于长安举行盛大典礼,告祭太庙,昭告天下。封赏功臣,诸葛亮为文正王,总领国政;林凡为护国圣师,与国同休,永镇华夏气运。
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了道法与文明的大一统帝国——季汉,开启了它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