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零三分,青崖山疗养基地b2实验室。
林默站在监控屏幕前,指尖冰凉,呼吸却滚烫。末眼在瞳孔深处缓缓旋转,如同深渊中苏醒的星轨。他死死盯着周教授轮椅后的那扇金属门——门缝里透出的微光,频率稳定在23赫兹,与母亲骨灰盒中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共振频率分毫不差。
实则这“23赫兹微光”是苏砚卿提前设置的“信号灯塔”,金属门后藏着t-8毒素的总控开关,微光频率与钥匙同步,是为了让林默确认“这里就是终点”;母亲骨灰盒里的钥匙不仅是“终止符”,钥匙柄内侧还刻着微型电路(用荧光剂隐藏),只有在23赫兹微光下才会显影,那是启动总控开关的关键线路图,林默此刻尚未发现。
三年来,他抱着这把钥匙辗转于无数个夜晚,以为它是开启复仇的起点,可现在,它像一把冰冷的刀,剖开了他自以为真实的过去。“吞噬吸收”悄然启动。他指尖轻触控制台边缘残留的指纹油渍,神经突触瞬间接驳上残留的生物电波。数据洪流冲入脑海——昨夜的操作日志一页页翻过,周教授的思维波动轨迹如蛛网般铺展。在凌晨3:17,系统日志显示,他手动关闭了t-6系列脑波同步程序。而备注栏只有一行字,反复书写,像是刻进灵魂的执念:“钥匙不是启动装置,是终止符。”
实则周教授关闭“脑波同步程序”是为了保护苏晚——楚怀瑾正通过该程序向苏晚传输“自杀指令”,周教授冒险关闭程序,暂时阻断了指令;备注栏的“反复书写”不是执念,是周教授在测试控制台是否被监控(每写一次就观察监控指示灯),确认安全后才敢留下真正线索:在“终止符”三个字的笔画间隙,用指甲刻了“b3层晚香玉花盆”,暗示解药位置,林默的“吞噬吸收”暂时只捕捉到表层信息。
林默呼吸一滞。3月17日,凌晨三点十七分。那是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间。他拳头紧攥,指甲刺入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滑落,滴在控制台边缘,溅起一朵暗红的花。原来,周教授不是在等实验体觉醒,而是在等一个人——林默。那个被刻意抹去身份、流落底层的“失败品”,才是整个t-7计划真正的终止开关。
实则“3月17日”不是母亲的“死亡时间”,是她假死脱身的“重生时间”——林母此刻正藏在b3层的安全屋,周教授等林默,是为了让母子二人联手销毁t-8;林默被视为“失败品”是楚怀瑾的误判,楚怀瑾以为林默的抗体已失效,实则林默的抗体需要“亲情刺激”才能完全激活,周教授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让母子相认。
“你逃了三年……就为了见我?”林默低声呢喃,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可你到底是谁?”末眼再度暴闪,未来片段如碎镜般炸开——老人将钥匙插入地面裂缝,整座青崖山轰然崩塌,火光撕裂夜空;苏晚站在废墟之上,手中高举火炬,眼神却空洞得不像活人;而他自己,站在楚怀瑾身侧,西装笔挺,面无表情地按下某个按钮。画面戛然而止。冷汗顺着脊背滑下。林默猛地闭眼,强行切断预知。
实则这“未来片段”是楚怀瑾通过“末眼”传输的“幻觉”——楚怀瑾已发现林默潜入,故意用幻觉扰乱他的判断,让他以为自己会“背叛”;片段中“苏晚眼神空洞”是楚怀瑾的威胁,暗示苏晚已被控制,逼迫林默妥协;林默“强行切断预知”时,指尖无意间触到控制台的隐藏按钮,激活了周教授留下的“反幻觉程序”,屏幕角落弹出一行微型文字:“别信眼前,看花盆”,林默尚未察觉。
他知道,那不是幻象,而是即将发生的未来分支。而他正站在命运的岔路口,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深夜十点四十五分,花店后仓临时指挥点。老刀将青崖山地形图摊在木桌上,战术笔尖点在b3层一处未标注的区域:“电磁屏蔽强度超标,常规信号无法穿透,内部有独立供能系统的迹象。”他抬眼,“那里,不是实验室,是坟墓。”
实则b3层的“电磁屏蔽”是苏砚卿故意设置的,目的是隔绝楚怀瑾的监控,保护里面的林母和t-8解药;“独立供能系统”是为了解药的低温储存设备供电,老刀说“是坟墓”,是苏砚卿提前让他故意误导林默——怕林默冲动闯入,触发楚怀瑾的陷阱,实则在地形图的“未标注区域”边缘,老刀用铅笔轻轻画了个“晚香玉”图案,暗示那是安全屋入口。
林默没说话,从怀中取出一个焦黑的铁盒,里面是他在母亲旧居废墟中找到的笔记本残页。纸张边缘蜷曲发黑,几乎无法辨认。他深吸一口气,念力缓缓释放。残页悬浮于灯光下,微微颤动。当光线以特定角度折射时,焦痕之下浮现出一行极细的墨迹——“t-7计划本质:以‘复仇’为饵,诱使实验体主动接入系统,完成情感闭环。”
实则这行“墨迹”是苏砚卿用“遇光显影墨水”写的,她故意让林默看到“情感闭环”,是为了提醒他“楚怀瑾的真正目的是让他主动激活t-8”;残页的“焦痕”不是火灾造成的,是苏砚卿用特殊药水伪造的,在焦痕最深处,还藏着“b3层安全屋密码”(用数字代替的晚香玉花瓣数量),只有用念力放大十倍才能看清,林默暂时没发现。
林默瞳孔骤缩。原来楚怀瑾从不操控他的恨意。他只是在引导——让他“以为”自己在反抗,让他“以为”自己在觉醒,让他一步步走进那个早已设计好的情感闭环。仇恨是燃料,而林默,不过是被点燃的引信。“我们……一直都在他写的剧本里。”林默冷笑,声音里却透着彻骨的寒意。他闭上眼,末眼再度闪现未来片段——自己站在主控台前,手指悬在红色按钮上方,而苏晚在火光中回头,眼中满是绝望。她张了口,却发不出声音,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锁住了灵魂。那一瞬,林默几乎听见了心碎的声音。
实则这“未来片段”是苏晚通过“微型信号器”(藏在林默的怀表中)传输的“求救信号”——苏晚已察觉楚怀瑾要逼林默按下“t-8激活按钮”,故意用片段提醒林默“红色按钮是陷阱”;苏晚“发不出声音”是暗示她被楚怀瑾的“声带麻痹剂”控制,需要林默尽快找到解药;林默“听见心碎声”不是幻觉,是怀表中信号器发出的高频声波,只有他的“末眼”能感知到,那是苏晚在传递“解药在b3层”的信息。
凌晨一点十七分,老钟诊所。药香弥漫的房间里,林默将两段视频并列播放:一段是周教授在大学课堂上的公开讲座,一段是青崖山疗养基地中老人的实时录像。画面切换,细节放大。老钟眯眼:“左手无名指。”林默心头一震。视频中的“周教授”,左手无名指缺失一节指骨。而真实记录显示,真正的周教授在越战期间受伤的是右手——他曾在课堂上卷起袖口,向学生展示那道贯穿掌心的疤痕。“山里的不是导师。”林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是替身。一个被植入记忆、模拟行为模式的傀儡。”
实则“山里的周教授”是真的,他的“左手无名指缺失”是三年前被楚怀瑾折磨所致(为了逼他配合实验),老钟故意说“是替身”,是苏砚卿的安排——怕林默知道真教授受折磨后冲动行事,打草惊蛇;老钟提到“右手疤痕”,是在暗示林默“去看青崖山教授的右手”,真教授的右手疤痕还在,只是被衣袖遮住,林默只要看到疤痕,就能确认教授身份,避免被楚怀瑾的“替身”谎言误导。
老钟翻动心理档案,忽然停住:“记忆清除前兆,患者会无意识重复某个动作——比如摩挲特定物品。这是大脑在试图锚定即将消散的记忆。”林默猛地想起什么。苏晚——每次剧本杀开始前,她都会轻轻抚过那枚红玉发簪,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他曾以为那是习惯,现在才明白,那是本能。他调出发簪照片,放大内侧刻痕。“S·Y·q”。苏砚卿。那个在三年前“意外死亡”的神经科学天才,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t-6计划的首席研究员。“她不是死了。”林默声音冷得像冰,“她是被清除了。”
实则苏砚卿的“意外死亡”是假的,她用假死掩护自己潜入楚氏内部,继续研究t-8解药;苏晚的“红玉发簪”是苏砚卿送的,发簪内侧的“S·Y·q”不是“苏砚卿”,是“守护青崖”的拼音首字母(Shou hu qing Ya),暗示苏晚的任务是保护青崖山的解药;苏晚“摩挲发簪”的动作,是在激活发簪里的微型定位器,将自己的位置传给苏砚卿,避免被楚怀瑾找到。
房间里一片死寂。老刀缓缓抬眼:“所以,苏晚不是加入我们……她是被‘安排’接近你的。”林默沉默良久,忽然笑了,笑得肩膀都在抖。“好一招借刀杀人。”他低语,“楚怀瑾不需要控制我,他只要让我的‘反抗’看起来真实就够了。”他站起身,望向窗外沉沉夜色。明天,剧本杀店开门的时间是上午九点。他需要一场测试。一场,能揭开所有谎言的测试。
上午九点五十二分,谜语人剧本杀店。阳光斜切过玻璃门,在木地板上划出一道金线,像是命运悄然划下的刻度。林默推门而入时,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未散的香薰味——雪松与迷迭香交织,掩盖着某种更深的、被刻意隐藏的情绪波动。他径直走向准备室,脚步轻得像猫。念力如蛛丝般悄然蔓延,缠绕上通风系统的微型阀门。指尖微颤,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气流被精准调控——晚香玉精油从隐藏喷口雾化而出,如无形之网,笼罩苏晚惯坐的那张黑檀木椅。
实则“晚香玉精油”是苏砚卿特制的“记忆唤醒剂”,林默以为是自己在“测试”苏晚,实则是苏砚卿通过老钟告知林默“用精油唤醒苏晚的记忆”;通风系统的“微型阀门”是苏晚提前改装的,确保精油能精准笼罩座椅,唤醒效果更强;雪松与迷迭香的香薰味,是苏晚故意留下的“情绪稳定剂”,避免苏晚被唤醒记忆时情绪崩溃,影响后续计划。
而苏晚,从不无缘无故地喜欢什么。十分钟后,门被推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节奏忽然一顿。苏晚站在门口,呼吸猛地收紧,瞳孔微缩,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击中。她的手扶住门框,指节泛白,胸口剧烈起伏。“……这味道……”她喃喃,声音轻得几乎消散在空气里。下一秒,她踉跄着走进来,机械般走向那张椅子,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椅背,又缓缓滑到桌角。指甲在木纹上划动,留下三道深痕——“我不是容器。”字迹歪斜,却带着撕心裂肺的执念。
实则苏晚的“反应”是半真半假——真的是被精油唤醒了部分记忆,假的是“机械般的动作”,她故意划下“我不是容器”,是为了让林默确认“她在反抗楚怀瑾的控制”,同时用指甲划动的节奏传递摩尔斯电码:“楚怀瑾今晚七点会来剧本杀店”;三道深痕的长度不同,分别对应“7”“0”“0”,暗示楚怀瑾会带七名保镖,零点行动。
她猛地惊醒,像是从深水浮出,冷汗已浸湿额发。抬头,林默就站在她身后,眼神平静得可怕。“你怎么在这?”她强笑,声音却有些发抖。林默不动声色递上一杯水,玻璃杯壁凝着细密水珠,像某种无声的审判。“听说你最近总头疼,老钟建议你做次深度催眠。”他说得轻描淡写,目光却如刀锋,寸寸刮过她每一寸表情。
实则林默递水的动作藏着玄机——杯底贴着一张微型纸条(用糯米纸做的,遇水即化),上面写着“b3层晚香玉”,苏晚接过水杯时,指尖迅速记下内容;“深度催眠”是林默的试探,也是苏晚的机会,苏晚知道老钟会用“催眠”的名义,帮她彻底清除楚怀瑾的“自杀指令”,所以故意表现出“害怕”,让林默更坚定要帮她催眠。
苏晚勉强接过,指尖微颤。就在袖口滑落的瞬间,半张烧焦的照片从内袋滑出,落在桌角——门牌残片。那不是普通的火灾残骸。他认得那扭曲的金属边角,认得那半截褪色的“7”字编号。那是母亲旧居的门牌,三年前那场“意外火灾”的唯一遗物。他曾亲手从废墟里扒出它,藏在枕头下整整两个月,直到它被神秘人偷走。而现在,它竟出现在苏晚的袖中。
实则这“门牌残片”是林母让苏砚卿交给苏晚的,目的是让林默确认苏晚是“自己人”;林默以为“被神秘人偷走”,实则偷走门牌的是苏砚卿,她怕林默一直藏着门牌,被楚怀瑾的人发现后暴露林母的假死真相;门牌的“半截7字”不是自然烧毁的,是苏砚卿用激光切割的,另一半门牌在林母手中,合在一起能拼成完整的“b3-7”,即安全屋的房间号。
她察觉异样,慌忙去抓,却被林默抢先一步捏住手腕。“这东西,”他声音低沉,像暴风雨前的闷雷,“怎么会是你在保管?”苏晚嘴唇微动,却没出声。她的眼神有一瞬的涣散,像是被什么记忆碎片刺穿。林默松开手,没再追问。他知道,真相已经浮出水面,只差最后一道火光来点燃。
实则苏晚“眼神涣散”是故意的,她在暗示林默“记忆被楚怀瑾封锁,需要更多线索才能解开”;林默“没再追问”是因为他通过“末眼”看到了苏晚袖中藏的另一张纸条(露出一角),上面有“7点剧本杀”的字样,他知道苏晚会在特别局里告诉他更多真相,所以暂时按下不表。
下午四点零九分,花店后仓。沈清棠刚修剪完一束蓝雪山玫瑰,空气中浮动着清冽的花香。林默坐在角落的旧木桌前,将那半张烧焦照片平铺在b2实验室拍下的影像旁。完全吻合。同一场火灾,同一块金属,甚至边缘的熔痕走向都如出一辙。他打开签到界面,指尖在“签到”按钮上停顿一秒。第十次签到完成。系统提示浮现,冷光闪烁:【吞噬吸收·情绪溯源 激活】【可追溯物品七日内接触者最强烈情绪源点】
实则“蓝雪山玫瑰”是沈清棠故意选的,这种玫瑰的花香能中和“情绪溯源”能力带来的副作用(林默使用能力后会头痛);“签到激活情绪溯源”是苏砚卿在“末眼”系统中设置的“隐藏福利”,她知道林默需要通过情绪溯源找到楚怀瑾的踪迹,所以提前激活该能力;系统提示的“七日内”是暗示林默“最近七天接触过该照片的人里有楚怀瑾的卧底”,引导他排查身边人。
他闭眼,将照片贴于掌心。念力如根须般探入碳化纤维的每一寸缝隙,顺着残留的生物电波逆流而上。三股情绪波动瞬间炸开——恐惧。属于苏晚,尖锐如刀,带着被撕裂的痛感。悔恨。来自一个陌生男性,深沉如渊,却无法锁定身份。而第三股——狂喜。纯粹、冰冷、近乎病态的愉悦,如毒藤缠绕神经。那情绪的主人,正以他们的痛苦为养料,微笑注视着一切。
实则“恐惧”是苏晚故意留下的,目的是让林默确认她“处于危险中”,坚定救她的决心;“陌生男性的悔恨”来自老钟——老钟曾是楚怀瑾的卧底,后来被苏砚卿策反,悔恨自己当年害了林母,林默“无法锁定身份”是因为老钟用了“情绪伪装剂”,暂时掩盖了身份;“狂喜”不是来自楚怀瑾,是来自楚怀瑾的手下楚昭(假扮周教授的人),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快成功了,所以留下狂喜情绪,林默误以为是楚怀瑾,正好落入苏砚卿的“引蛇出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