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遁光划过滇南上空,落入元初门山谷。护山大阵感应到王也的气息,无声无息地打开一道门户。
甫一落地,王也便微微一愣。
与他离开时相比,山谷已然大变模样。曾经的废墟和战痕早已被清理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崭新殿宇楼阁。虽然用料算不上顶级,多是就地取材的坚硬青石和灵木,但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隐隐形成某种聚灵阵法之势,显得颇具气象。
山谷内人影绰绰,比之前热闹了数倍不止。除了原本的陈家和巫门弟子,更多了许多陌生面孔,修为大多在引气到化雨之间,穿着统一的元初门制式青袍,正在一些执事弟子的带领下进行晨练、巡逻或完成各种杂役任务。整个宗门显得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恭迎门主出关归来!”
把守山门的弟子最先发现王也,愣了一下后,立刻激动地单膝跪地,高声喊道。声音瞬间传遍了山谷。
下一刻,如同水滴入滚油,整个山谷瞬间沸腾起来!
“门主回来了!” “快!快去禀报石堂主和陈堂主!” “弟子拜见门主!”
无论是正在练功的、巡逻的、还是做杂役的弟子,纷纷停下手中动作,面向王也的方向,恭敬地躬身行礼,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敬畏。人的名树的影,王也金丹斩凝海、一怒灭百毒的事迹早已传遍西南,在这些新入门弟子心中,门主简直就是神话般的存在。
很快,两道身影带着数名执事,急匆匆地从主殿方向飞来,正是石龙和陈天南。
“属下恭迎门主归来!”两人落到王也面前,躬身行礼,神色激动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王也目光扫过二人,微微颔首。石龙的伤势已然痊愈,气息甚至比之前更加凝练了几分,似乎因祸得福有所精进。陈天南也精神奕奕,显然这段时间宗门发展顺利。
“起来吧。看来我离开这段时日,宗门打理得不错。”王也语气平和,当先向着主殿走去。石龙和陈天南连忙落后半步跟上,低声汇报情况。
“托门主洪福,宗门一切安好。”陈天南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兴奋,“自门主立威西南,我元初门名声大噪,每日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我与石堂主谨遵门主留下的章程,严格筛选,至今共收录外门弟子三百七十二人,内门弟子四十一人,皆已立下心魔大誓,忠于宗门。”
石龙接口道:“宗门建设也未停下,依循门主当初划定的图纸,主殿、传功阁、丹器坊、执事堂、弟子居所等已初步建成,聚灵阵也已布置完成,虽效果无法与那些千年大派相比,但也远胜寻常散修洞府了。”
王也一边听,一边神识扫过整个山谷,微微点头。两人确实用了心,宗门初具规模,弟子们精气神也还算饱满。
进入主殿,王也于上首主位坐下。石龙和陈天南侍立下方。
还不等王也喝口茶,各种事务便如同潮水般涌来。
“门主,这是本月灵石、丹药、药材的消耗与库存清单,请您过目。”陈天南递上一枚玉简。 “门主,这是新入门弟子的名册及考核评语,其中有几个苗子不错,是否重点培养?”石龙也递上一枚玉简。 “门主,负责采购的弟子回报,市面上流通的几种低阶炼器材料价格近期上涨了三成,是否减少采购量?” “门主,黑风洞的修士与我们的一支采药队在边境起了点冲突,对方声称我们越界了,该如何处置?” “门主,几位内门弟子为争夺一间靠近灵眼源的修炼静室,险些动手,已被执事堂压下,等候门主发落…” “门主…” “门主…”
一时间,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汇报和请示纷至沓来。小到柴米油盐、弟子纠纷,大到资源调配、外交摩擦,几乎都需要王也最终拍板。
王也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想到会琐碎到这种程度。他忽然有些理解,为何那些大宗门的掌教、族长大多修为高深却很少再进一步,实在是俗务缠身,耗心费力。
但他并未感到厌烦。这些琐事,看似平凡,却正是“元始大道”中“万象包罗”的一环。管理一个宗门,协调各方资源,处理人际关系,本身就是对心性的一种磨砺,是对“秩序”的一种实践。
他沉下心来,一条条处理。
接过清单玉简,神识一扫,心中便已有数:“灵石消耗在预期之内。丹药方面,低阶辟谷丹、回气丹可加大炼制力度,优先保障弟子修炼所需。药材采购…价格上涨便暂缓,命丹殿尝试寻找替代药材或优化丹方。”
拿起弟子名册,重点看了石龙标注的几人:“此子心性坚韧,可多加磨练;此女悟性尚可,但心浮气躁,需挫其锐气;这两人…可额外赏赐一瓶凝气丹,观察后续。”
对于边界冲突:“查清具体边界,若确是我方越界,赔礼道歉;若对方无理取闹,让巡逻队加强戒备,示之以威,不必主动生事,但亦不可怯懦。”
对于弟子争执:“修炼静室按贡献度分配,明文规定,岂容私相争夺?涉事弟子,各罚三月俸禄,贡献度清零。公告全宗,以儆效尤。”
他处理事务条理清晰,赏罚分明,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往往一针见血。许多让石龙和陈天南纠结许久的问题,在他三言两语间便得以解决。
石龙和陈天南一边记录命令,一边心中暗叹佩服。门主不仅修为通天,处理这些俗务竟也如此老道,仿佛天生就该执掌一方。
处理完积压事务,王也又道:“从明日开始,本座会每日在传功阁讲道一个时辰,为期半月。内外门弟子皆可来听,能领悟多少,看各自造化。”
两人闻言大喜!金丹老祖亲自讲道,这可是天大的机缘!足以让门下弟子的整体实力和忠诚度提升一个大档次!
“此外,”王也取出几枚早已准备好的玉简,“这是我整理修改后的几部基础功法和术法,比你们之前修炼的更加系统高效,放入传功阁,供弟子以贡献点兑换修习。”
这些功法是他结合《无上天元心法》的奥义和当前修真界现状修改而来,去芜存菁,更适合普通弟子打基础。
石龙和陈天南激动地接过玉简,如获至宝。有了这些,元初门的传承根基才算真正稳固!
随后几日,王也便陷入了忙碌而充实的宗门生活之中。
白日里,他或在传功阁开坛讲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修行妙理,台下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有人恍然大悟,突破瓶颈;或处理各项宗门事务,接见附近前来拜山、试探或投诚的小势力代表;偶尔也会亲自指点一下石龙、陈天南等高层修为上的疑惑。
夜晚,他则沉浸在对“道韵”的感悟和巩固之中,同时分出一部分心神,研究那外星星图数据和符文体系,并与炼器之术相互印证,尝试修复那面青铜令牌和几件破损的外星法器。
他甚至抽空去了一趟鄱阳湖底,查看黑水的情况。那蛟裔果然老实待在那处水眼修炼,进境颇快,见到王也更是敬畏无比。
忙碌中,王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初生的“道韵之纹”在缓慢而坚定地变得清晰。管理宗门,梳理秩序,传授道法,本身就是在践行他的“元始大道”,是一种另类的修行。
这一日,他正在批阅一份关于与蜀山剑宗下属商会建立贸易渠道的提案,忽然心中一动,抬起头。
只见殿外,一个穿着内门弟子服饰、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探头探脑,一脸犹豫和紧张,似乎想进来又不敢。
王也记得这个少年,名叫林风,是陈家族人推荐来的,资质只是中上,但悟性不错,在几次讲道中提问都切中要害,被他随口点拨过两次。
“何事?”王也放下玉简,温和问道。
林风吓了一跳,连忙走进来,噗通一声跪下,紧张道:“弟…弟子林风,叩见门主!弟子…弟子修炼《基础引气诀》时,气过紫宫穴总是滞涩不畅,尝试多次无法解决,斗胆…斗胆前来请教门主!”
他说完,脑袋埋得低低的,似乎生怕被责罚。毕竟门主日理万机,自己却因这点修炼小事来打扰。
王也看着他紧张的样子,不由微微一笑。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般懵懂摸索。
“起来吧。气过紫宫,非力之过,乃意之阻。你且运转功法,我看看。”
林风又惊又喜,连忙起身,依言运转功法。
王也伸出一指,隔空点向他紫宫穴方位,一缕微不可察的纯正法力渡入,轻轻引导:“意随气走,勿强勿躁,感受此穴如溪中石,水过而石不阻…”
少年身体一震,脸上顿时露出豁然开朗的神情,体内滞涩的灵气瞬间变得顺畅无比!
“多谢门主指点!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林风激动得连连磕头。
“去吧,好好修炼。”王也挥挥手。
看着少年欢天喜地离开的背影,王也忽然觉得,处理这些“琐事”,似乎也别有一番意义。
也许,这就是开宗立派,传承道统的滋味吧。
充实,忙碌,却也在细微处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