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的密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王也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却并未掀起惊涛骇浪。这一切,本就在他的预料与算计之中。经过短暂斟酌,他决定予以回应。
回复同样以密函形式发出,措辞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同意了会晤提议,并出人意料地将地点定在了——梵蒂冈。
此举意在表明:我无惧深入你之核心腹地,此乃平等对话之诚意,亦是绝对实力之彰显。
消息传回梵蒂冈,再次引起一番震动。那位东方道君的胆魄,超乎他们的想象。教皇本笃十六世闻之,沉默片刻,只缓缓道:“准备吧,以最高规格接待,但不必奢华,重在庄严与尊重。”
会晤之日,晴空万里。
梵蒂冈依旧庄严肃穆,无数信徒与游客穿梭其间,感受着圣地的氛围。无人知晓,一场足以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对话,即将在圣彼得大教堂最深处、不对外的“圣索菲亚祈祷厅”内进行。
祈祷厅内,光线透过高窗彩绘玻璃,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有淡淡的焚香气息,宁静而神圣。教皇本笃十六世身着朴素的白色长袍,并未佩戴过多象征权势的饰品,只手持一柄简单的木制权杖,静立于厅堂中央,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他没有带任何护卫,甚至遣散了厅内所有的神职人员。这是最高级别的信任,亦是最高级别的谨慎。
约定的时间一到。
祈祷厅中央的空间,如同水波般轻轻荡漾起来。没有炽烈的圣光反应,没有刺耳的空间撕裂声,只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平和而浩瀚的力量波动悄然弥漫。
下一刻,一道身影自那荡漾的空间波纹中缓缓一步踏出。
来人身形挺拔,穿着与现代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和谐的青色道袍,黑发以木簪束起,面容年轻俊朗,眼神深邃如星海,正是王也的化身。他周身气息圆融自然,与这充满信仰之力的神圣殿堂竟无半分冲突,仿佛他本就该存在于此,是这庄严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目相对。
一位是西方信仰世界的精神领袖,执掌圣权千年,深不可测。
一位是东方新晋的化神道君,横空出世,势压四方。
两者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火花,没有威压的碰撞,只有平静的审视与探究。仿佛两条浩瀚的江河,在此刻相遇,彼此感受着对方的深度与流向。
“尊敬的教皇陛下,”王也化身率先开口,微微颔首,行了一个标准的东方揖礼,“应约而来,叨扰了。”
他的声音平和清越,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在这神圣的厅堂中回荡,却丝毫不显得突兀。
“欢迎您的到来,东方的道君阁下。”教皇本笃十六世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同样微微欠身还礼,“您的光临,让梵蒂冈蓬荜生辉。请恕我未能远迎。”
话语客气,却暗藏机锋。“蓬荜生辉”是谦词,亦暗示此地乃我之主场;“未能远迎”则点出对方是不请自入。
王也淡然一笑,仿佛未觉:“空间咫尺,何谈远近。陛下气度恢弘,肯开放圣地,共商未来,才是真正令人钦佩。”
他轻描淡写地将“不请自入”转化为“开放圣地共商”,点出此次会晤的平等本质。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初步的言语试探,平分秋色。
教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移至厅旁早已备好的两张古朴木椅坐下。中间并无桌案,象征着此次会晤的坦诚与直接。
“道君阁下近日在西方的诸多举措,令人印象深刻。”教皇缓缓开口,切入正题,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尤其是那能改善狼人、血族困境的‘功法’,更是闻所未闻。”
“一点微末伎俩,因地制宜罢了。”王也语气平淡,“万物皆有生存之权,亦有向上之径。堵不如疏,压不如导。予其一线希望与约束,总好过任其在绝望中疯狂,祸及无辜。陛下以为呢?”
他将传播功法之举,定义为“疏导”与“约束”,并抬出了“祸及无辜”的大义。
教皇目光微动,自然听出其弦外之音,缓缓道:“导人向善,自是好事。只是这‘道’之所在,关乎灵魂归宿,需谨慎而行。若因力量而易辙,恐迷失本心,舍本逐末。”
这是在质疑东方功法可能引导人偏离对上帝的信仰。
王也微微一笑:“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我所传之法,只教人认识自身,锤炼体魄精神,明心见性,而非强信某位神只。心性光明者,自能亲近光明;心向善者,其行自善。至于最终信仰为何,是个人的缘法,亦是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不是吗?陛下传播福音,不也是希望世人因信而善,而非因惧而屈吗?”
他巧妙地将“信仰自由”和“结果导向”抛了回去,并将教皇可能提出的“信仰唯一”论,以“自由意志”化解,甚至隐隐拔高了一层。
教皇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位东方强者的思辨能力,远超他的预期。
“道君阁下妙语连珠,对信仰的理解亦有其独到之处。”教皇并未继续纠缠教义之争,话锋一转,“如今世界,暗流涌动。深海之下的低语日渐清晰,星空之外的窥视亦不再隐秘。这些,想必阁下亦有感知。”
他终于将话题引向了真正的核心——来自域外的共同威胁。
“略有感应。”王也神色也严肃了几分,“旧日支配者的疯狂,冰冷造物的窥探,皆非此界之福。混乱与秩序,存在与虚无,方是根本之争。”
他直接点出了“旧日支配者”和“冰冷造物”,表明自己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且有着清晰的认知框架。
教皇心中一震,对方知道得远比他想象的更多!“既然如此,教廷愿与阁下,以及阁下所代表的东方力量,在此类关乎世界存亡的威胁上,进行有限度的合作与情报共享。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这才是教廷最终决定对话的真正目的。面对可能存在的灭世级危机,多一个强大的、并非绝对邪恶的盟友,总好过多一个可怕的敌人。
“可。”王也回答得干净利落,“混沌潮汐将至,无人可独善其身。在对抗域外邪魔与维护此界秩序方面,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具体合作细节,可由下面的人慢慢磋商。”
他爽快地答应了合作,却又将范围严格限定在“对抗域外威胁”和“维护秩序”上,并且将具体事务下放,保持了自身的超然地位。
教皇点了点头,对此并无异议。能达成这个初步共识,已是此次会晤最大的成功。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并未深入讨论具体细节,而是更像两位哲学家和统治者,就力量本质、世界格局、未来趋势等宏大议题,进行了一场跨越文明与理念的交流。虽有分歧,但更多的是对彼此智慧和格局的欣赏。
时间流逝,会谈接近尾声。
“与阁下交谈,令人受益匪浅。”教皇真诚地说道。
“陛下睿智,亦让我对西方信仰多了几分理解。”王也起身,再次行礼。
没有签订任何契约,没有发表任何联合声明,但一种无形的、基于实力与利益权衡的默契,已经在两位巨头之间达成。
王也化身的身影缓缓变淡,如同融入空气,消失在祈祷厅内。
教皇独自一人,站在原地,久久不语。他手中的玫瑰念珠微微发光,刚才的对话内容已被某种神术记录。
他知道,世界已经不同了。一个全新的、强大的、无法忽视的极,已经正式登上了全球舞台。
而教廷,必须学会与这个新生的“东方道庭”共存,甚至……合作。
他缓缓踱步到彩绘玻璃窗下,望着窗外澄澈的天空,低声祈祷:
“愿主赐予我等智慧,在这纷乱的时代,指引迷途的羔羊,守护人间的光明……”
祈祷声中,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沉重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