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宪章》的墨迹未干,地球联盟这台崭新的、却又背负着沉重使命的机器,便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签署仪式结束后的第四十八小时,联盟中央议会便通过了《关于向各成员国及重要合作伙伴派驻特别议员的实施细则》(简称“派驻法案”)。这标志着,联盟的存在,将从宏观框架,正式渗透进各国政治肌体的毛细血管之中。
首批被列入“必须派驻”名单的,是原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欧盟、印度、巴西、扶桑等具有区域代表性和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与组织。联盟议员的入驻,并非取代原有议会,而是作为一道连接地方与中央、常规与超常的“特殊桥梁”,其权限与职责在《宪章》和“派驻法案”中有着清晰且强硬的界定:
1. 咨询与知情权: 有权列席该国议会所有涉及超自然事件、国家安全(特指涉及超常力量部分)、战略性资源分配、以及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或影响联盟整体战略的会议,并发表咨询意见。
2. 监督与质询权: 有权监督该国对《昆仑宪章》及联盟相关法令的执行情况,并对执行不力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质询。
3. 一票否决权: 对于任何被联盟议员判定为“严重危害联盟整体利益、可能引发不可控超自然风险或严重违背《昆仑宪章》基本原则”的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此项权力的行使需向联盟中央议会报备并接受审核。
4. 紧急协调权: 在发生突发性重大超自然事件时,有权临时协调该国境内所有联盟直属力量及部分国家力量进行应急处置,事后再行补报程序。
这几乎是在各国政治心脏中,安装了一个拥有相当大权限的“制动阀”和“监视器”。
作为联盟的发起国和王也道君的故土,华夏成为了第一个接纳联盟特别议员的国家。派驻华夏的议员,是原特调总局的一位资深副局长,姓周,金丹后期修为,既懂政治规则,又深谙超自然事务。
周议员入驻华夏最高议会的仪式低调而庄重。他的席位被安排在议会大厅一个相对独立且醒目的位置,座位由蕴含清心宁神效果的灵玉打造,与周围现代化的座椅形成鲜明对比。
首次列席会议,恰逢讨论关于“境内三处A级阴气裂隙的长期封锁与资源投入”议案。周议员全程静听,只在关键数据和技术路线上,偶尔通过面前的灵玉屏幕提出质询或补充来自联盟“天道阁”的更高维度信息。他的发言专业、严谨,完全基于技术和安全考量,并未对议案的宏观方向指手画脚。
当有代表提出,为节省资源,是否可以将其中一处裂隙的封锁等级从A级下调至b+级时,周议员才第一次行使了他的正式权力。他调出了联盟卫星监测到的、该裂隙深处一丝极其隐晦的鬼王级能量波动数据,平静地陈述:“根据《宪章》危机分级标准及联盟‘谛听’系统监测,此裂隙维持A级封锁为最低要求。降级提议,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本人依据授权,对此修正案行使否决权。”
会场一片寂静。这是联盟议员否决权的首次运用,理由充分,数据确凿。提议者哑口无言。最终,原议案未做修改,顺利通过。
周议员的入驻,在华夏议会内部引起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他的存在确保了联盟意志的贯彻,避免了地方利益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他表现出的专业与克制,也赢得了部分议员的尊重。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权力边界在具体事务中逐渐清晰。
与华夏的相对顺利相比,联盟议员在美联邦的入驻,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联邦国会大厦,那间象征着权力顶点的圆形大厅内,迎来了它的首位“特别观察员”——一位名叫亚历山德拉·伏尔科夫的前俄裔超心理学专家,现联盟高级外交官,拥有强大的精神感应能力。她的座位被安排在一个靠近边缘、却能俯瞰全场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个经过精心计算的、象征性的安排。
第一次参加关于“重启51区部分外星科技逆向工程”的听证会,亚历山德拉便感受到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当军方代表滔滔不绝地阐述重启计划对“维护美联邦国家安全”的所谓重要性时,亚历山德拉通过面前的特殊通讯器,用流利的英语直接发问:
“将军,据联盟‘天道阁’共享数据库记录,51区保存的‘泽塔-7’号飞船残骸,其核心能源系统具有极强的精神污染特性,未经有效防护的逆向工程,在已知宇宙文明史上已导致至少三次区域性智慧生命集体癫狂事件。请问,贵方计划中,针对此风险的具体防护措施是什么?是否经过联盟‘技术伦理委员会’的评估?”
她的问题一针见血,引用了联盟数据库的权威资料,直接击穿了“国家安全”这面惯用的盾牌。那位将军一时语塞,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随后,一些议员开始试图从程序上质疑亚历山德拉的权限,甚至隐晦地提及“主权侵犯”。亚历山德拉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微笑,她只是再次重申了《昆仑宪章》的相关条款,并强调:“我的存在,不是为了剥夺诸位的权力,而是为了帮助美联邦,也是为了帮助整个地球文明,避免因未知风险而坠入深渊。联盟的数据库和风险评估体系,是对所有成员国的宝贵财富,而非枷锁。”
她的冷静、专业以及背后代表的庞大信息优势,让许多原本抱有敌意的议员开始重新权衡。最终,该重启计划被暂缓,要求补充更详尽的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联盟审核。亚历山德拉成功地在第一次交锋中,确立了联盟议员不容忽视的存在感,但也让双方都明白,未来的博弈将会更加复杂。
在扶桑,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个岛国在鬼患中受损极其严重,多处古刹封印破裂,百鬼夜行几乎成为常态,民众对超凡力量的依赖和敬畏达到顶峰。
派驻扶桑的联盟议员是一位精通风水阵法的中年道姑,道号“清微”。她入驻扶桑国会的第一天,迎接她的不仅是政客,还有列队鞠躬的神道教神主、佛寺住持。与其说是监督,不如说是被当成了救星。
在一次关于“京都净化预算”的审议中,清微议员直接指出了原有方案中几处关键的风水布局错误,并提供了更高效、更节省资源的阵法改良方案。她甚至当场以茶代朱砂,在议会的地板上勾勒出简易阵图,解释其原理。这番举动,折服了在场的许多专业人士。
扶桑议会几乎是以一种“请教”和“依赖”的态度,接受了清微议员的存在。许多涉及超自然事件的决策,甚至主动要求她先发表意见。清微也借此机会,迅速推动了扶桑境内阴阳节点的普查和修复工作,并将扶桑特色的“式神”文化与联盟的“人间鬼差”制度进行试点结合。
联盟议员的入驻,在这里更像是一种技术和权威的输入,短期内效果显着,但也埋下了未来可能产生过度依赖的种子。
联盟议员如同一个个精密的探针,被植入全球主要国家的政治躯体。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监督和制约,更是新的知识体系、危机评估标准和全球一体化视角。
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摩擦、不适甚至暗中的抵抗。但在王也那超越凡俗的视野和联盟日益强大的实力背书下,这股潮流已不可逆转。旧有的政治游戏规则,正在被注入无法忽视的“超自然变量”和“联盟常量”。
昆仑秘境中,王也面前悬浮着一幅光影地图,上面实时显示着各位联盟议员的位置和主要活动状态。他看着那些在不同政治生态中努力适应、挣扎、或施展影响力的光点,眼神深邃。
“水已搅动,就看能沉淀出怎样的格局了。”他低声自语,“内部的整合,必须快过外部的威胁……希望,他们不会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