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小行星带外围,代号“听风者-7”的预警卫星,正如同一个沉默的哨兵,在永恒的寂静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巨大构造体,其主体结构不过一辆地面卡车大小,通体覆盖着深空迷彩涂层,表面刻录着微型的“敛息阵”与“幻形阵”,使其在雷达与常规光学观测下几乎与背景星空融为一体。
它的核心,是两套并行不悖的探测系统:一套是基于格伦塔帝国技术逆向工程而来的高精度引力波与空间曲率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极远处质量跃迁或高速航行引起的时空涟漪;另一套,则是由元初门阵法师主导设计的“太虚灵波感应阵列”,对非自然产生的能量波动,尤其是涉及空间跳跃或高强度灵能活动的痕迹,异常敏感。
就在地球历一个平淡无奇的校准周期内,“听风者-7”内部,两套系统几乎同时捕捉到了一组极其微弱、却绝不属于自然现象的信号!
引力波传感器记录下了来自奥尔特云方向、一阵短暂而规律的空间褶皱,仿佛有什么东西以极高的效率“滑入”了常规空间,其质量特征与已知的格伦塔帝国小型高速舰艇高度吻合。几乎与此同时,“太虚灵波阵列”也感知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明显秩序性的能量余晖,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小石子后荡开的、即将消散的涟漪。
数据被瞬间加密,通过预设的、极难追踪的量子中继链路,跨越数亿公里,传回了月球“广寒宫”基地的“深空之眼”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内,柔和但不容忽视的警示灯光无声闪烁。主屏幕上,代表“听风者-7”的光点旁,弹出了一个猩红的“一级异常接触”标识。负责值班的军官瞳孔骤缩,几乎是本能地按下确认键,将警报优先级提升至最高。
“报告!‘听风者-7’传回数据,坐标K-77-theta区域,检测到非自然空间波动及能量特征!特征比对……与帝国‘影蛇级’高速侦察舰相似度87%!”军官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带沙哑,但汇报内容清晰准确。
整个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绷紧!瓦西里耶夫上将的身影几乎在下一秒就出现在主控台前,他的脸色凝重,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
“确认信号强度!分析跃迁落点误差范围!启动所有临近探测单元,进行交叉验证!通知‘伏羲’,启动战术推演模型!”一连串的命令迅速下达。
更多的数据从部署在小行星带其他位置的“听风者”系列卫星以及几颗伪装成陨石的被动观测站传来。经过“伏羲”AI的快速整合与比对,一个清晰的结论呈现出来:一支小型帝国舰队,数量估计在3到5艘,以极高的隐匿状态,刚刚完成了一次超远距离的精准空间跳跃,其落点,恰好位于小行星带外侧一个监控相对薄弱的区域!其意图不言而喻——渗透侦察,甚至可能是针对某个关键设施进行试探性骚扰或破坏!
“他们来了……比我们预估的,稍微早了一点。”瓦西里耶夫上将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厉色,“但他们没想到,我们‘看’得比他们想象的更远!”
这就是“深空之眼”预警系统的价值!它未能阻止敌人的潜入,但它成功地将敌人的“隐秘行动”变成了“暴露行踪”。这宝贵的提前预警时间,是无数将士用生命和智慧换来的!
“命令!”上将的声音响彻指挥中心,“‘利刃’第一、第三快速反应分队,立即自月球基地出发,前往K-77区域进行拦截驱逐!‘长城号’建造区域加强戒备,启动伪装阵法!火星方向,所有航行运输船队变更预定航线,进入隐蔽模式!通知‘星空特战团’,进入一级待命状态!”
他没有选择调动庞大的主力舰队,那样反而会暴露更多信息。他要用的是锋利的“手术刀”,在敌人尚未完全展开、自以为隐蔽时,给予其迎头痛击,并尽量捕捉活口或残骸,获取更多情报。
与此同时,一道神念传音也落入了正在月球“砺刃”基地指导训练的王也耳中。王也微微抬眼,目光仿佛穿透了基地厚重的装甲,望向了小行星带的方向。
“终于按捺不住了么……”他并未亲自出手的打算,这只是开场前的试探,正好用以检验联军新建体系的成色。他的神念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蔓延开来,并非直接探查那支帝国小分队,而是笼罩在己方出击的快速反应分队周围,既是一种无形的护佑,也是一种冷静的观察。
“听风者-7”依旧在原地沉默地运行着,它不知道自己刚刚立下的功勋,也不知道自己传递的信息即将引发一场小规模却至关重要的前哨战。它只是继续监听者深邃的星空,如同文明伸向黑暗的、最敏感的触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