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盟沿黑风岭东侧构筑的防线,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亘在云州腹地与魔修盘踞之地间。这条防线以“七星联防阵”为核心,串联起天风关、断尘谷、断魂崖、万魂谷外围等七处要地,每处要地皆设有主阵眼与辅阵群,阵眼由金丹修士轮流值守,辅阵则由筑基弟子日夜巡查,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防御网。
防线的小队编制按“营-队-伍”三级划分:每伍十人,由筑基后期修士统领;每队五伍,配金丹初期修士为队长;每营三队,设金丹后期修士为营主。重要关隘则在此基础上增编“锐士营”,成员皆是各宗精锐,擅长攻坚与奇袭,许贤所在的断尘谷小队,便隶属于锐士营序列。
经过月余集结,正道盟麾下已汇聚二十多个宗门与家族的修士,其中元婴修士二十七位,金丹修士三百一十六人,筑基弟子两万一千余众。这些兵力大多集中在正道盟总部天风关“望魔域”与对面的焚天盟黑晶岩大营对峙,其余则按战力梯次分配至各关隘,形成“总部压阵、关隘联防、游骑策应”的布局。
万魂谷外围的防御由浩然书院与青岚宗共同负责。此处毗邻焚天盟万魂谷分支,常年受“蚀灵瘴”侵蚀,防御难度极大。正道盟在此增派了两位元婴修士坐镇:一位是浩然书院的太上长老孔玄,年过八百岁,主修儒家“浩然正气诀”,虽不擅攻伐,却能以正气净化瘴气,稳固阵眼;另一位是青岚宗的玄尘太上长老,一手“青岚剑诀”出神入化,曾于百年前力敌三位魔修元婴而不败,是此处防线的定海神针。
驻守修士中,青岚宗来了三位金丹长老与两百名筑基弟子,负责布防与巡逻;浩然书院则派出五十名擅长阵法的儒生,以“文心阵”加固联防阵,其阵纹以笔墨勾勒,蕴含浩然正气,对魔修有天然克制之力。孔玄长老每日清晨都会在阵前诵读《正气歌》,声浪所及,瘴气退散,修士们皆感心神清明,士气大振。
断尘谷的防御主力是流云宗与铁剑门。自焚天盟屡次袭扰后,正道盟在此增派了赤霞宗的元婴长老赤霞子——此老擅长控火术,能以烈焰焚烧瘴气,其本命法宝“赤霞宝镜”可照破隐匿,正好克制血爪卫的偷袭。
流云宗由宗主苏浩天亲率百名弟子驻守,其“流云阵盘”能与断尘谷的栈道地形完美契合,使防御阵的韧性提升三成;铁剑门则派出吴强师傅、金丹后期修士王孚子真人,带来了门中绝学“铁壁诀”,门下弟子皆着玄铁重甲,守在栈道最前端,如同一道钢铁屏障。许贤的小队作为锐士营,负责机动支援与阵眼预警,他绘制的显形符被分发至各伍,成为识破魔修伪装的关键。
断魂崖是防线最西侧的关隘,与焚天盟黑晶岩大营仅隔十里,由刚刚赶到的昆仑墟与玉虚观协防。此处增派的元婴修士是昆仑墟的虚谷子,虽只元婴初期,却精通推演之术,能预判魔修的袭扰时间与路线,提前布防。
玉虚观来了两位金丹长老,带来了门中一些“破妄符”与“镇魔印”,前者配合许贤的显形符使用,可让隐匿的魔修无所遁形;后者则被嵌入崖边的防御阵,能镇压魔气滋生。昆仑墟虽只派一人前来,却送来十柄“清心剑”,剑身蕴含寒冰灵力,斩击时可冻结魔修经脉,由虚谷子亲自分配给各队队长。
天风关作为防线中枢,是正道盟总部望魔域的门户,集结了最多的兵力。紫霞仙宗的紫渊长老在此坐镇,统筹全局;青云宗宗主亲率三百弟子驻守主阵眼;另有十几个中小宗门的修士负责粮草押运与伤员救治。
紫渊长老每日都会巡查各关隘的传讯阵,确保军情畅通;青云宗则以“青云梯”连接各关隘,使援兵能在半个时辰内抵达任何一处战场;后勤方面,百草堂的丹师们搭建了临时丹房,日夜炼制疗伤丹与清心丹,确保前线补给不断。
整体防御策略上,正道盟采取“固守待援、以阵制敌、奇袭破袭”的方针:各关隘依托联防阵坚守,利用地形与阵法削弱魔修攻势;锐士营与游骑小队则伺机突袭焚天盟的小股部队,摧毁其前哨;总部的元婴修士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驰援危急关隘。
这日清晨,许贤正在断尘谷的阵眼旁绘制新的预警符,赤霞子长老踏着火焰而来,将一枚传讯符递给他:“紫渊长老传讯,各关隘需加派巡逻,焚天盟的魔气波动异常,恐有大动作。”
许贤接过传讯符,神识扫过,只见上面写着:“黑风岭魔气凝聚,似有大军调动,各关隘即刻进入一级戒备,严查进出人员,加固阵眼,静待指令。”
他抬头望向黑风岭方向,瘴气比往日更加浓郁,隐约能看到魔气翻涌如涛。身旁的苏灵儿握紧铁剑,沉声道:“看来,要打硬仗了。”
许贤点头,将刚绘制好的预警符分发给队友:“通知各伍,今日起每刻巡查一次阵眼,显形符贴身携带,发现任何异动,立刻传讯。”
阳光穿透瘴气,照在断尘谷的栈道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正道盟的防线如同一根绷紧的弦,而对面的焚天盟,已将蓄势待发的利箭,对准了这根弦的最薄弱处。一场决定云州命运的大战,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