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沉默像潮水般漫过卡座,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林曦指尖的柠檬水早已变温,杯壁的水珠洇湿了她的虎口,连呼吸都变得沉重,几乎要耗尽她最后一点撑着的勇气。她甚至已经在心里演练好了被拒绝的场面——礼貌地道谢,转身离开,然后继续在出租屋里写《浮灯2》,哪怕永远没人看见。
就在她垂眸,准备说“没关系,还是谢谢您看了剧本”时,陆岩忽然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像是卸下了什么重负,又像是下定了某种孤注一掷的决心。
“这个本子,我接了。”
短短六个字,轻得像一声叹息,却炸得林曦猛地抬头,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镜片后的眼睛里,刚才的审视和犹豫消失了,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她几乎要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过,”陆岩的表情依旧严肃,眉头还皱着,语气没有半分轻松,“别高兴太早。我有三个条件。”
他竖起手指,一条一条地说,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第一,我现在手里没多少预算——上次《深巷》被雪藏,投资方欠我的钱还没结,这次只能找些独立制片人凑钱,给你的编剧费可能很低,低到不够你付三个月房租,而且得分期给,你能接受吗?”
林曦攥紧了手,没说话,只是用力点头。
“第二,按我们刚才聊的,中段那几个转折必须大改。阿栀找证据那段太飘了,得落地,要让她走更多弯路,吃更多苦,逻辑才能闭环。改稿的时候,我要全程参与,每天至少聊两小时,周末不休息,你得配合。”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陆岩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上,目光灼灼地盯着林曦,像是要看到她心里去,“在项目成功上线,拿到足够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之前,你必须继续匿名。编剧栏只能写我的工作室名,对外宣传也绝不会提你的存在。我们不能在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软肋露出来,暴露在恒星传媒的炮火之下。”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林曦,这意味着,就算片子火了,最初的掌声和荣耀,都落不到你头上。你,能做到吗?”
不能署名,意味着她只能做《浮灯》背后的影子,看着自己的心血被打上别人的标签,连一句“这是我写的”都不能说。微薄又分期的报酬,意味着她接下来几个月,依然要靠泡面和速溶咖啡度日,要继续面对房东的催租,要把口袋里的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
可林曦没有任何犹豫,甚至没等陆岩的话音落尽,就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声音斩钉截铁:“我能。”
署名不重要,报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浮灯》,那个在深夜里陪着她哭、陪着她熬的故事,终于有机会以它应有的、完整的姿态,被世人看见;重要的是,阿栀那句“就算跌进泥里,也要抬头看星星”,不再只是剧本里的台词;更重要的是,她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和她并肩,一起对抗资本洪流的战友。
陆岩看着她眼里毫不掩饰的决绝,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动了些,他拿起桌上的笔,在剧本第一页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推到林曦面前:“明天开始改稿,早上九点,老地方见。”
林曦接过剧本,指尖碰到纸页上陆岩的字迹,粗糙却有力。她知道,这场豪赌,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开始——赌上的,是陆岩在业内所剩无几的职业声誉,是他三年雪藏后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人脉,更是她早已没了退路、破釜沉舟的未来。但这一次,她不再害怕,因为黑暗里,终于有人和她一起,举起了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