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来得比预想中更干脆——星芒网分管内容的副总周明,是个出了名的“作品至上”派,据说当年就是他力排众议,签下了好几部没人看好的小众剧,最后都成了口碑黑马。他看完《浮灯》的成片,又翻了两小时评论区的真实留言,直接拍了板:“怕什么?恒星传媒能给我们钱,却给不了我们‘能留住用户的好内容’。给《浮灯》安排直播专访,两小时,平台首页推流,让他们自己说,让观众自己看!”
消息一公布,不仅恒星传媒那边炸了,连剧粉都惊了——《浮灯》主创从没露过面,第一次公开就敢直面“数据争议”,胆子够大。而机房里,所有人都在围着桌子打转,夏晓雨攥着刚领到的新戏服(化妆组特意给她熨烫平整的),紧张得手心冒汗:“我……我也能去直播吗?我只是个小配角……”林曦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你是《浮灯》的一部分,你的故事,也是这部戏的故事。”
直播前夜,所有人挤在临时租的小会议室里,灯光昏黄,桌上摆着喝剩的奶茶。陆岩穿了件干净的黑色连帽衫,头发梳得整齐了些,却还是遮不住眼底的红血丝。他看着眼前的人——苏晓在背台词,陈默在琢磨待会儿怎么说角色,夏晓雨在小声练自我介绍,林曦坐在角落,手里攥着磨破的笔记本,上面写着直播的核心要点:“1. 讲创作,不讲苦;2. 数据证据直接摆;3. 演员谈角色,不谈八卦。”“记住,咱们不卖惨,不诉苦。”陆岩敲了敲桌子,声音沉却有力,“观众要看的不是我们多可怜,是我们为什么要拍《浮灯》,是这部戏里藏着的真心。”林曦点头,补充道:“我不露脸,用‘编剧浮灯’的身份语音连麦,变声器处理一下——重点放在故事本身,别让焦点跑偏。”
直播当天,星芒网的直播页面早早就挤满了人,弹幕却一片狼藉:“来了来了,准备看卖惨大会”“数据图怕不是p的吧,敢不敢放真实后台?”“那个新人夏晓雨,怕不是来蹭热度的?”陆岩带着苏晓、陈默、夏晓雨走进镜头时,弹幕里的嘲讽更凶了——有人笑陆岩的连帽衫“像刚从片场赶来”,有人说苏晓的妆容“太素,没明星样”,有人刷“恒星传媒才是正统,你们别碰瓷了”。
陆岩没慌,对着镜头笑了笑,语气沉稳:“大家好,我是《浮灯》的导演陆岩。今天不聊别的,就跟大家聊聊我们的戏。”他没管弹幕的嘲讽,直接拿起桌上的剧本,翻到第一页:“《浮灯》的初衷,是想讲一个‘被夺走一切的人,如何守住自己’的故事。女主角不是大女主,她会怕,会哭,但她攥着最后一点念想——那株枯荷叶,那盏煤油灯,不肯低头。我们拍她,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都不该灭。”
接着,苏晓聊起女主角的眼神:“拍雨戏时,林曦姐告诉我,‘你的眼泪不是为了博同情,是为了自己——为自己没护住的家,没留住的人’,所以我哭的时候,攥着荷叶的手会更紧,因为那是我最后的倔强。”陈默说起沈啸林,眼底有了光:“他不是坏人,是被时代逼到绝路的可怜人。我加了个细节,他每次威胁人时,都会摩挲袖口——那是他年轻时被人欺负留下的疤,他的狠,是装出来的保护色。”
轮到夏晓雨时,她紧张得攥着衣角,声音有点发颤,却很真诚:“我是影视学院的学生,之前没人愿意给我机会,说我‘不懂规则’。是陆导和林曦姐给了我卖花姑娘的角色,林曦姐教我‘卖花不是卖东西,是卖希望——给娘买药的希望,给自己活下去的希望’。这是我第一次演有台词的角色,我怕演不好,每天天不亮就去戏楼练,谢谢剧组愿意相信我。”
弹幕渐渐静了,有人刷:“突然有点心疼……”“夏晓雨好真诚,不像演的”“沈啸林的细节,我看剧时就注意到了,原来有这么多深意”。
当主持人问到“数据争议”时,陆岩直接把星芒网官方盖章的后台图表推到镜头前——屏幕上,红色的“真实用户播放曲线”平缓上扬,每一个峰值都对应着“观众自发讨论高峰”;蓝色的“观看时长数据”显示,近七成用户看完了全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下面还附着Ip地址分布,散落在全国各地,没有集中的“刷量特征”。“这是星芒网数据部提供的原始图表,大家可以截图比对。”陆岩的声音很坚定,“《浮灯》的热度,是每一个熬夜看剧、认真写评论的观众给的,不是刷的。我们穷,没流量,但我们不骗观众。”
弹幕彻底炸了,质疑声少了,更多的是“对不起”“之前错怪你们了”“数据看着是真的,我就是其中一个熬夜看的”。
最后,主持人cue到了一直沉默的“编剧浮灯”。林曦深吸一口气,按下语音键,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透过耳机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大家好,我是《浮灯》的编剧。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没流量、没资本的戏?因为我们想讲一个‘被夺走声音的人,如何重新学会说话’的故事——女主角的文章被偷,像我们的创意被轻视;她被逐出家门,像我们被资本打压。但她没放弃,她点亮那盏灯,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就算被定义为‘污点’,就算被说‘不行’,我们也能亲手照亮自己的价值。”
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点温柔,却更有力量:“《浮灯》拍了四个月,我们没场地,演员退组,被人抹黑,但我们没停——因为我们相信,真诚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它不需要流量加持,不需要资本护航,只需要有人愿意停下来,听它说说话。谢谢星芒网给我们机会,谢谢每一个为这盏灯添过一把火的人——不管是‘等待戈多的蜗牛’,还是今天刚点开剧集的你,是你们,让这盏灯亮得更久。”
她没提楚瑶,没提恒星传媒,没提那些抢场地、散流言的过往,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对那段艰难岁月最有力的回应——我们没输,我们的灯,亮了。
语音落下时,弹幕彻底失控了,密密麻麻的“给浮灯道歉”“对不起,之前误会你们了”“这才是用心做剧,比那些流量剧强一百倍”刷屏,还有人刷“#浮灯值得#”“#为浮灯正名#”。直播结束时,星芒网的剧集页面瞬间涌入几十万新观众,播放量一小时暴涨十万,热度值直接冲到平台单日榜第五,评论区里全是“刚看完直播来的”“为了编剧的话,我要二刷”“夏晓雨演技好,未来可期”。
机房里,所有人都在欢呼。小王抱着夏晓雨转圈,苏晓红了眼圈,陈默拍着陆岩的肩膀,笑得眼角皱纹都堆了起来。陆岩看着手机里飙升的数据,又看了看角落里的林曦——她没说话,只是攥着那个磨破的笔记本,眼底亮着光,嘴角微微翘着。
窗外的天彻底黑了,却有无数盏灯,在屏幕里亮着——那是《浮灯》里的煤油灯,是观众手机屏幕的光,是机房里的灯,更是每个人心里,那盏不肯熄灭的、名为“真诚”的灯。
林曦拿起手机,点开“浮灯小记”,最新一条动态下,“等待戈多的蜗牛”留了很长一段话:“今天的直播,哭了三次——夏晓雨的真诚,陈默老师的角色理解,还有编剧最后的话。原来真的有人,在为了好故事拼尽全力。浮灯不灭,我们不散。期待灯火燎原,照亮更多人的路。”
林曦笑着回复:“灯已亮,路还长。谢谢陪灯的你。”
她知道,这场仗还没完全打赢,但他们已经赢了最重要的东西——观众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肯定。而《浮灯》这盏灯,从今往后,再也不会被风吹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