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的回应长文,最终敲定在上午十点整,以“织梦工作室”官方微博和她刚注册的实名账号“编剧林曦”同步发出——前者头图是《浮灯》《她途》的剧本封面叠印,后者简介只有一句话:“写故事的人,守自己的道。”
发布瞬间,织梦工作室里静得能听见每个人的呼吸声。林曦攥着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屏幕停留在发送成功的页面;苏瑾盯着电脑,刷新键按得指尖发烫;陆岩站在办公室中央,目光扫过每个人紧绷的脸,连空气都像凝固了——网络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评论区前三十秒只有零星的“沙发”“来了”,随即,便是铺天盖地的、海啸般的反响。
第一条热评在第三十五秒弹出:“看哭了!从《浮灯》追到《她途》,就觉得编剧写的‘被窃取心血’太真实,原来竟是亲身经历!林曦加油,我们信你!”紧接着,点赞数以每秒几百的速度飙升,评论区像开了闸的洪水:“七年付出,没署名就算了,还被骂吸血鬼?顾琛楚瑶要点脸吧!”“用作品说话的人,永远比搞阴谋的人硬气!支持林曦,抵制资本打压!”“女性创作者太难了,稍微有点成绩就被泼脏水,这次必须站林曦!”
支持的声音从各个角落涌来——《浮灯》的剧粉自发组织了“#林曦作品说话#”的话题,截着长文里的证据图在超话扩散;厌恶资本操控的网友开始扒星途文化与恒星传媒的关联,把张诚的背景扒得底朝天;不少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被抢功劳”的故事,共情声浪越来越大。短短半小时,#林曦长文 真相# #支持认真做内容的人# 两个话题就冲上前十,后面紧跟着刺眼的“爆”字,评论区每分钟新增上万条留言,热评刷新速度快得让人看不清。
更令人意外的是,星云视频的赵雯几乎是第一时间转发了林曦的长文。她彼时正在办公室开项目会,手机弹出推送后,直接当着团队的面点开微博,手指飞快敲下配文:“和织梦合作《她途》时,就见识过林曦的才华与认真,合作愉快,期待下次。支持所有认真做内容的创作者,拒绝污名化。”配图是《她途》的合作授权书截图,红色公章清晰可见——作为平台方,这份公开力挺,无疑给了织梦最硬核的背书。
紧接着,业内的声援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曾因拒绝恒星潜规则而被雪藏的编剧老陈,深夜转发长文,配文:“感同身受,创作者的心血不该被阴谋践踏,支持林曦。”小有名气的演员周雨桐,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演过《她途》里的配角,林曦老师的剧本细腻又有力量,相信她的为人。”甚至连几个常年和恒星有合作的小制作公司,也悄悄给织梦官微点了赞,立场不言而喻。
最重磅的一击,来自沈哲的“逆光资本”。下午两点,逆光资本官方账号突然转发了织梦工作室的声明,没有多余文字,只附了两个字:“已阅。” 短短两个字,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资本圈的深潭——业内谁都知道,逆光资本是近几年最敢跟头部公司叫板的资本方,此刻的“已阅”,哪里是简单的看过,分明是在敏感时刻亮明了站队态度。消息一出,不少观望的媒体立刻调整了报道方向,连之前收了恒星通稿费的营销号,都悄悄删掉了抹黑林曦的内容。
织梦工作室里,气氛早已从紧张变成了雀跃。小夏抱着手机尖叫:“赵总转发了!还有周雨桐老师!”周明瑞推了推眼镜,难得笑了:“逆光资本转发后,好几个之前拒接我们合作的平台,刚才发消息来问新项目了。”陆岩看着林曦,眼底满是笑意,伸手拍了拍她的肩:“你看,真相和作品,终究能赢。”林曦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支持,眼眶发热,却笑着点了点头——她终于不用再躲在匿名背后,不用再被标签定义。
而恒星传媒顶层办公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楚瑶盯着电脑屏幕,“逆光资本 已阅”五个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她刚摔了手机,屏幕裂成蛛网,昂贵的机身躺在地毯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助理战战兢兢地进来汇报:“楚总,热搜压不下去,#楚瑶操控舆论# 反而冲上来了,我们找的水军……被网友扒出来了,现在都在反噬。”
楚瑶猛地转过身,脸色惨白,手指紧紧攥着那份《金牌编剧》的策划案,指节泛白,纸张被捏得皱成一团。她原本以为,只要把林曦钉死在“抄袭者”的标签上,就能彻底毁掉织梦,可现在,支持林曦的声音越来越大,连资本都站在了对面,她一手操控的舆论场,第一次出现了无法修补的裂痕——那裂痕像蛛网一样蔓延,顺着屏幕,顺着网线,最终爬进了她心底,让她第一次尝到了失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