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调查顾问顾沉的那条“将计就计”,像一把钥匙,恰好打开了林曦心底盘旋已久的那扇门——两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不谋而合。
与其现在撕破脸把周明瑞踢出去,让恒星瞬间警觉,转头启用更隐蔽的后手,倒不如把他留在棋盘上,当成一颗“双面棋子”,亲手给恒星传媒的楚瑶,递上一份裹着糖衣、藏着尖刀的“大礼”。一个大胆的“钓鱼”计划,在林曦的脑海里迅速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连细节都渐渐丰满。
第二天下午,林曦把周明瑞叫进了小会议室,陆岩陪在一旁。会议室的灯调得很暗,只开了桌角一盏暖黄的台灯,桌上放着一杯凉透的柠檬水,杯壁凝着水珠。周明瑞进门时,头依旧低着,双手攥在身前,衬衫的袖口皱巴巴的,像是一夜没睡。
“明瑞,我们不骂你,也不逼你,”陆岩先开了口,声音比昨天缓和了些,却带着掩不住的疲惫,“就跟你算笔账。”他把一份打印好的《商业犯罪量刑标准》推过去,指尖点在“侵犯商业秘密罪”那一行,“你收的50万美金,加上试图窃取核心代码,证据链完整,报警的话,你至少要面临3年以上有期徒刑,还有天文数字的赔偿——你爸妈的化疗费刚有着落,你想让他们在医院里,还要担心儿子蹲监狱吗?”
周明瑞的肩膀猛地一颤,指尖死死抠着桌布,指节泛白。林曦接过话,语气冷静得像在分析一份项目方案:“现在有第二个选择。配合我们,演一场戏。”她把一台笔记本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是一份加密的代码文件夹,“这里面是互动剧的‘核心技术’,但陆岩已经动了手脚——加了三层逻辑炸弹,只要他们敢用,上线当天就会全线崩溃,后台数据自动清零。你要做的,就是假装‘艰难突破’了我们的防护,分三次把这份代码传给恒星的联系人。”
她又递过一份空白协议,封面上写着《保密及免责协议》:“过程中,你要随时跟我们汇报他们的动向——比如他们什么时候测试代码,有没有起疑心,楚瑶有没有亲自过问。事成之后,我们不追究你的责任,那笔钱你可以留下,但必须签这份协议,未来三年接受我们的定期监控,不能再碰任何和互动剧相关的技术领域。”
台灯的光落在周明瑞脸上,映出他眼底的挣扎——一边是牢狱之灾和父母的未来,一边是背叛后的“赎罪”和仅存的良知。他沉默了足足十分钟,期间几次抬手想擦眼泪,又硬生生忍住,最后,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选第二条。”他的手在发抖,却还是抓起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像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切割。
计划悄然启动,像一颗埋在暗处的地雷,只等猎物踩上来。
每天深夜,周明瑞的工位依旧亮着灯,只是屏幕上的代码,换成了那份动过手脚的“诱饵”。他按照林曦的指令,先用加密邮件给恒星的联系人发了第一条消息:“防护太严,只能分批传,今晚先给10%的底层架构,剩下的要等下周。”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他额头冒了层冷汗,下意识看了一眼门口——那里装了个微型摄像头,林曦和陆岩正在监控室里,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为了取信对方,苏瑾还特意帮他编了一整套“戏码”:让他在聊天里抱怨“林曦最近对我盯得紧,昨天还查了我的工作记录”,又“无意”透露“陆岩和林曦吵翻了,陆岩觉得项目风险太大,想撤资,林曦非要硬撑,工作室资金链快断了”,甚至附了一张伪造的“财务紧张”的工资表截图。恒星的联系人果然上钩,回复得越来越急切:“尽快,楚总催了,代码到手给你加奖金。”
周明瑞每次传完代码,都会立刻把聊天记录截图,发到一个只有他们四人的加密群里。林曦看着群里的消息,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节奏;陆岩盯着技术后台,确保那份代码里的逻辑炸弹没有被提前触发;苏瑾则忙着整理那些“内部消息”,琢磨着下一轮该放什么“料”,让恒星更相信这是真的。
整个过程像在走钢丝,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没有丝毫声张——只有深夜办公室里亮着的那盏灯,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和加密群里不断刷新的消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暗战的紧张。周明瑞坐在工位上,偶尔会想起当初和大家一起啃泡面改代码的日子,眼神复杂,却还是咬着牙,继续扮演着“叛徒”的角色——他知道,这是他唯一能赎罪的机会,也是织梦工作室反杀恒星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