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完成的消息传到织梦工作室时,玻璃门内侧刚贴上的红色喜报还带着油墨香,上面“b轮融资圆满落定,总额创行业初创纪录”的字样格外醒目。但办公区没有预想中的欢呼,秦涯的团队仍围着服务器屏幕调试“方舟”的新模块,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点;苏瑾的工位上堆着x capital送来的祝贺花篮,她却只顾着核对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协议,笔尖在“资源对接时间表”上划得飞快;连平时最爱热闹的陆岩,也只是捏着融资协议复印件兴奋地挥了挥,转头就扎进了新业务的市场调研里——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终点,只是新战役的序幕。
林曦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手里攥着一份烫金的融资交割文件,指尖轻轻摩挲着“逆光资本”与“x capital”的联合签章。她今天穿的还是那件米白色西装,只是袖口别了支新的银色钢笔——那是沈哲昨天送来的,附了张便签:“握好方向盘,逆风也能行”。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文件上,将“林曦(创始人)”的签名照得发亮,她却没半点志得意满,目光掠过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眼底始终凝着一丝清醒:估值翻番、现金充沛,这些只是“弹药”;股权结构的平衡、新业务的切入,才是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
内部大会选在周末的大会议室,没有气球和彩带,只在讲台后挂了块白板,上面用黑笔写着“下阶段核心目标”,下面分三栏列着“方舟研发提速”“股东关系维护”“新业务落地”。员工们按部门坐得整齐,手里都拿着笔记本,连刚入职的实习生都绷紧了脊背——没人把这当成庆祝会,更像一场战前动员会。
林曦走上讲台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她没有拿演讲稿,只是抬手按在讲台边缘,指尖轻轻划过“初心”两个用红笔写的小字,声音不高却传遍整个会场:“我们从租民房写代码时走来,靠的不是运气,是秦涯团队熬了无数个夜改出的算法,是苏瑾跑断腿谈下的第一个合作,是陆岩顶着压力抢来的第一笔订单——是所有人对‘做自己的数字领土’的执念。”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在秦涯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苏瑾磨破边角的笔记本、陆岩沾着墨渍的袖口上一一停留,语气渐渐坚定:“现在我们有了更多资源,却要面对更复杂的局面——‘方舟’的技术暗战没停,新界互娱还在盯着我们,股东们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但记住,钱和资源是工具,不是目的。我们的初心从来不是做大估值,是为所有心怀梦想的人编织可能——让创作者有舞台,让好内容被看见。”
说到最后,她抬手指向白板上的“方舟”进度图,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接下来的路,研发团队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平台内测,市场团队要打通教育、文旅的业务渠道,行政和法务要做好股东沟通——我们要把梦织得更大,更牢,直至无人可以撼动!”
台下没有热烈的掌声,却响起了整齐的键盘敲击声——有人当场打开电脑修改工作计划,有人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目标,秦涯甚至直接举起手:“林总,研发团队今晚就加派人手,保证按时完成内测!”林曦看着眼前这群眼里有光的人,忽然笑了,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工作室刚成立时,几个人挤在民房里拍的,背景墙上还贴着歪歪扭扭的“织梦加油”。她把照片贴在白板上,与“下阶段目标”并排:“我们从这里出发,也会从这里,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