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的排查像剥洋葱,一层层揭开了内鬼的痕迹。她坐在监控室的电脑前,盯着屏幕里的回放——近一周,只有两个新员工频繁靠近她的工位:一个是她前手下推荐来的策划小吴,另一个是剪辑师阿峰。小吴总借着“请教方案”的名义,在她离开时瞟向电脑屏幕;阿峰则总以“拷贝素材”为由,磨蹭着不肯走。
真正的突破口,是财务发来的银行流水截图。苏瑾指尖划过屏幕,停在小吴的转账记录上——上个月,有一笔匿名转账从恒星传媒中层李哲的私人账户,流进了小吴的银行卡,金额不多不少,正好是他房租的三倍。“就是他。”苏瑾把截图打印出来,纸页边缘被她攥得发皱,“阿峰应该是被他拉来打掩护的,真正跟恒星勾连的是小吴。”
核心会议上,苏瑾把流水单拍在桌上,声音压得很低:“证据够了,小吴的转账记录、监控里他偷看我电脑的画面,都有。要直接开除吗?我现在就让人事发通知。”
陆岩攥着拳头,指节发白:“开!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留着只会碍事!”
林曦却没动,她盯着桌上的流水单,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眼神沉得像深潭。半晌,她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现在开除,等于告诉他我们发现了,他一转头就会把消息传给楚瑶——楚瑶知道我们有了防备,只会换更阴的招。不如……将计就计。”
她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内鬼小吴”旁边画了个圈,又在圈外写了“虚假战略”四个字:“我们给他一份‘诱饵’,让他主动把假消息传给楚瑶。”
计划在当晚就敲定了。苏瑾熬夜改了份“核心战略规划”,封面用烫金字体写着“织梦工作室2024-2025战略机密”,里面半真半假地掺着料:真的部分,是与星云视频的合作细节,包括单元剧的剧名《她的城》和女主设定;假的部分,则被她用红笔重点标注——“星云视频追加200万投资,计划将短剧改编成院线电影”“正在与东南亚平台‘星耀影视’接触,洽谈海外发行权”“筹备都市女性大电影《霓虹之下》,预算500万”。
第二天早上,苏瑾故意把这份规划放在办公桌上,封面朝上,电脑屏幕亮着,里面是“星耀影视合作意向书”的空白模板。她起身去茶水间时,故意跟路过的小吴打招呼:“小吴,帮我盯下电脑,我去冲杯咖啡,这份规划别让人碰啊,林总特意交代的机密。”
小吴眼神闪烁了一下,连忙点头:“苏姐放心,我看着呢。”苏瑾走后,监控里清晰地拍到,小吴左右张望了一眼,飞快地掏出手机,对着规划书拍了十几张照片,又点开电脑里的“意向书”,截图保存,手指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
而另一边,织梦的真实筹备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陆岩把陈默接到工作室,没在大办公区停留,直接带进了小会议室,门上挂着“项目封闭筹备,勿扰”的牌子。会议室里,剧本被打印出来,贴满了整面墙,陈默和编剧小夏对着台词争论:“这句‘我不需要别人可怜’太硬了,改成‘我能自己扛’更软一点,但有力量。”陆岩则在旁边核对拍摄场地,手机里存着十几个社区的联系方式,都是他凌晨打电话敲定的——“就定城东的老社区,烟火气足,租金还便宜”。
但对外,他们却演足了“内忧外患”的戏码。陆岩故意在小吴面前跟林曦吵架,声音大得整个办公区都能听见:“陈默那边又提要求,说预算不够,星云的钱还没到账,这项目怎么推进?”林曦则皱着眉,把手里的文件摔在桌上:“海外平台那边也黄了,人家嫌我们没名气,不肯合作。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停摆!”
小吴果然上钩了。当天下午,苏瑾就从沈哲那里得到消息:“恒星内部在传,织梦眼高手低,跟星云的合作快黄了,还异想天开要搞大电影,资金缺口几百万。楚瑶好像信了,正等着看你们笑话。”
林曦听到消息时,正在跟赵雯视频通话,屏幕里的赵雯笑着说:“你们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到位,连我们平台的人都以为项目要黄了,只有我知道,你们的剧本都改到第三版了。”
“楚瑶越觉得我们在泥潭里挣扎,就越不会盯着我们的短剧。”林曦看着屏幕,指尖划过桌上的真实拍摄计划表,上面标注着“下周一开机,周期20天”,“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等她反应过来,我们的短剧已经拍完了,她想拦都拦不住。”
苏瑾站在旁边,看着林曦冷静的侧脸,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监控里,小吴还在偷偷拍着桌上的“假预算表”,却不知道自己传出去的每一条消息,都成了织梦迷惑楚瑶的烟雾弹。办公区的阳光正好,落在林曦手边的《她的城》剧本上,扉页写着一行小字:“真正的陷阱,是让敌人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边是小吴偷偷传递假消息的窃喜,一边是织梦团队在封闭会议室里的紧锣密鼓;一边是楚瑶坐在恒星办公室里等着看笑话的笃定,一边是林曦、苏瑾、陆岩在深夜核对拍摄细节的专注。信息成了最锋利的武器,心理成了最关键的战场,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而织梦,显然已经占了先机。